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驰 《经营管理者》2011,(23):73+62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彰显着民主、公平、参与及责任的公共精神。作为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它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但是转型期制度设计不完善使得我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公共性流失严重,产生了明显的社会负面影响,需要在政府利益、政策制定体系、公民参与、行政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防止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共性流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主要问题,诸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参与途径少、不畅、公共政策制定的信息不透明,公民自身素质和意识不足等,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已经逐渐成为现实。公民通过网络对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发表意见,并以这种新途径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民网络参与有其特有的优越性,但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规范公民网络参与,使其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是当前公共管理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价值之一。公民是否有机会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反映了一个国家民主、自由和政治文明的程度。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受到诸多限制。本文从制度因素、公民自身和如何平衡公共政策的质量要求和可接受性要求方面论述完善和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以期为公民参与提供内在而持久的动力,促进我国公民参与制度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5.
广泛的公民参与是民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研究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提高政府公共行政能力和维护公共利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公民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本文从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合法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执行力,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还比较低,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本文对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完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分析了公民通过电子政务参与政策制定所存在的诸如参与意识薄弱、参与质量不高、政府网站建设滞后、数字鸿沟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郭婷 《决策与信息》2011,(10):56-57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公共行政的精神实质和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背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解决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尝试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公民参与的各种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公民参与所需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快法制化建设、培育公民参与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拓宽公民的参与渠道三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社会价值公平分配的重要途径.公民通过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主要探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和影响,公民参与的各种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公民参与所需的条件,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崔光霞 《决策探索》2009,(10):21-22
公共政策必须是公众可以参与的政策,而且要从决策的提出、形成、执行到决策的反馈等公共政策全过程都要有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与工具,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非常直白地将其解释为"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仅是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事情,还受到非政府组织、公众舆论、大众媒体的影响。因此,在公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襄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的正义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正当、公开透明、并充分考虑相关的价值和利益。评估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正义主要基于两项基本内容:一是为制定政艇而收集所需信息的过程要公平合理,二是政策制定本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实施为标志,听证制度正式进入中国公共政策领域。近年来,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长,听证制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公众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社会影响十分广泛。本文首先回顾了听证制度的渊源,然后论述了听证制度在公共政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进而指出了听证制度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增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以及提升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郭宁 《办公室业务》2013,(22):18+15
公民参与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只有进一步明确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能下大力度解决,进而真正地实现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行政的基本诉求之一是公民参与,公民在公共决策的制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公民的政治冷漠倾向,我们应该保障民主制度供给、运行理性激励机制、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完善公民参与的作用机制以及加大政府信息公开,以激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政府存在自身利益追求,客观存在着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混淆,对其中的利益分析及对公共利益内涵的明确极为重要。通过建立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民主参与机制等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抑制利益错位,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执行是将国家、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内容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执行与公共利益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公共政策落实的主体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这就意味着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种势必会受到两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找出其冲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找到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互惠的路径,避免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产生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