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席元麟土族先民自唐宋以来由中央王朝管辖,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祖国西部边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土族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伦理道德亦然。土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  相似文献   

3.
土族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农牧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了大量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涉及民歌和舞蹈两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生成发展环境的变化,土族地区部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处于濒危消亡状态;应采取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探寻土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人口较少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国际性等特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施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复兴愿望日趋强烈;另一方面,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困难重重.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5.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4,5(1):9-15,98-99
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使得世界各民族处于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之中,发展中国家及其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文化适应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本文以布朗族为个案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向。在对文化适应理论进行回顾之后,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本文认为,贝瑞所提出的文化适应理论能够较好解释及指引布朗族社会变迁及文化传承,在调适中寻求发展应是人口较少民族当前社会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的是人的生活本身,是人类创造的又一种文化形式,其特点是活态的、无形的(或是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黄河上游甘、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荟萃、交融的地区.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等黄河上游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不但是黄河上游各民族长期融汇交流过程中升华而成的思想文化的结晶,而且也是当代各民族创造和生产新文化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土族头饰类别、制作技艺、装饰功能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蕴藏在土族头饰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为灿烂多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当今现代化语境下,由于森林、土地等传统生存根基的缺失和生计方式的根本性转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普遍面临着断层和消失的危境.如何保护好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一、裕固族及其宗教信仰概况 裕固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自治乡。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裕固族人口13719人。其中甘肃省裕固族人口就有12962人。  相似文献   

10.
两种裕固语的使用现状与未来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战龙 《甘肃民族研究》2009,(3):101-105,100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加速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与弘扬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位文学家曾经写道:“为土族创制文字,对土族的发展插上了起飞的翅,按上了前进的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为土族创制了民族文字,得到了土族人民的普遍欢迎,亦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国际有人认为:为土族创制文字,对于人口较少的民族如何发展自己的书面语,具有国际意义。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孙竹、吴安其二同志专程来青海就土族文字的推广情况进行了调查访问,对11年来土文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从试行到推行的土族文字》为题,发表在《民族语文》1990年第2期上,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我们特将此文转载,旨在鞭策土族语文工作者不辜负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土族人民群众的期望,戒骄戒躁,奋发努力,使土族语文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公元1578年,俺答汗在青海湖畔之仰华寺与西藏哲蚌寺法台索南嘉措会晤,并皈依了藏传佛教。青海自然成为藏传佛教僧众来往与蒙古各部落与西藏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藏传佛教必然会对甘青地区的土、蒙古等各民族产生重要的影响。藏传佛教传入土族社会并渗入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由此也产生了双重影响,本文对这些影响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认为一方面它成为束缚人们的精神枷锁,阻碍了土族社会的人口繁衍、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却使土族地区的寺院成为文化传播的中心,一些土族的高僧成为当时的知识精英,他们通过著述与宗教实践,对加强土、藏、蒙古、汉等民族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文化互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回回民族的婚丧文化辛智(回族)婚丧礼仪,在中国民俗学的分类中属于人生礼仪民俗和信仰民俗。56个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构成整个中华民族的绚丽的民俗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深入研究各民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对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的民...  相似文献   

14.
土族是河湟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在历史上,这个民族中不仅在宗教界高僧辈出,而且在军界也有诸多颇有功勋的将领。本文仅对现在人们较少注意的明代土族将军祁秉忠和地方史志界尚未发现的清代土族将军本进忠两位作一介绍,姑且名为“土族二忠将军传略”,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土族历史人物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黄彩文  梁锐 《民族学刊》2014,5(1):16-22,-100-101
近年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民族地区的文化生境不断遭受破坏;加上人口较少民族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现断层等问题,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形势严峻。云南布朗族在应用信息化手段保护民族文化方面有很好的实践。布朗文化遗产可数字化资源划分为实体和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按照三级指标评价模型,结合可数字化文化资源的特点,首先聘请专家依据"可数字化资源评价赋分标准"对布朗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打分,并采用微积分运算公式计算出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根据最终评价得分来评判布朗族民族文化资源是否具有可数字化的价值。然后,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综合采用静态数字化技术、动态数字化技术和三维数字技术,按照文本数字化、图像数字化、三维图像建立、虚拟物品制作四个数字化级别来进行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在此次"两会"期间,记者有幸采访到10位人口较少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们当中既有人口只有几千人的珞巴族、门巴族、塔塔尔族等代表,也有在去年刚刚列入人口较少民族的土族、仫佬族等代表;他们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更多的则是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干部。回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履历,他们深深感受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照顾与扶持,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来说,不仅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也不断增强。这些变化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党和国家优越的民族政策,而老百姓心中的幸福指数也犹如一把尺子,丈量着国家为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土族婚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土族婚俗文化婚礼作为人生大礼,是一种最庄重严肃的礼仪。它意味着一个人的成熟,有组成家庭和生养子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土族婚俗不仅最具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而且有着十分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旧时,土族人民坚持民族内婚和氏族外婚,尽量从异姓氏族择妻,而不与...  相似文献   

18.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19.
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保持工作意义重大,既可以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也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保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具备跨领域、多元化的视角。可从民族、资源、社会等多种视角,结合我国当下经济、教育、文化等情况,对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保持进行宏观分析,提出相应策略,将有利于人口较少民族母语保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裕固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分析,认为在多种文化的边缘薄弱地带形成的一些新民族如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和撒拉族等民族的文化有较突出的复合性,可称之为“复合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