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语种多,文种多。在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五十三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回、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文);解放前,二十一个民族已有了自己的文字。五十年代,国家又帮助十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帮助一些民族改革或改进了文字。目前,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多数人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的交际工具。 四十多年来,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还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除一部分民族通用汉语外,大部分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一部分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少数民族中小学,除一部分学校使用汉语文教学外,相当一批学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平等政策。但是,各族人民也越来越看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我国具体条件下,汉语文事实上已成为各民族之间交往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今天,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文,  相似文献   

3.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不仅语言和文字的种类繁多,而且使用情况复杂.因此,民族语文工作历来是民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0年来,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事实上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还落后于  相似文献   

4.
民族语言文字是构成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回顾和分析西藏民族语文工作的实践情况,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实际,制定学习、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方针政策以及立法的过程,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民族语文工作的一贯重视及党的民族语文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同时依据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汉语文和各少数民族语文共同发展并构成了我国多元性和多样化的文化,阐明了做好民族语文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建设,是民族教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有13个省、自治区的21个民族的一万余所学校使用民族语言或双语授课,在校生达600余万人,使用民族语言达60余种。 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是组织双语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民族文字教材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80年代以来,先后建立了3个跨省区和10个省、区的民族文字教材协作组织和教材审查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质量,降低了教材成本。目前全国每年用21个民族的29种少数民族文字编译、出版少数民族中小学教材近 3000种…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23日,黑龙江省挖掘、抢救、整理鄂温克族语言的工作会议在讷河市举行。这次会议标志着省内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挖掘、抢救、整理工作将全面启动。 在黑龙江省53个少数民族中,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世居民族。在这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和朝鲜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生前,没有就民族语文问题出版过系统的、专门的论著,但在他的许多讲话和有关论著里对民族语文的社会功能、性质及其与本民族发展前途的关系等问题,却有过十分精辟、言简意赅的论述。几十年来,这些论述已成为我们党制定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现在,我国已经被识别并确定民族成份的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30多种新老文字,这里面就有早在1959年以前为壮、布依、苗、侗、哈尼、黎、纳西、凉山彝族等民族创制的文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重申和落实各项民族政策,民族语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厉来重视民族语文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民族语文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其主要内容包括: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自治机关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人民政府帮助少数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多语种、多文种的民族语文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法规、政策,保证了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健康发展。这些法规、政策,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欢迎,同时也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尽管它受到过错误思想的干扰,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语文平等政策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却是始终如一的。实现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民族语言平等政策。1938年,毛主席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习惯,不但不应强迫他们学习汉文汉语,而且应赞助他们发展用各族自己语言文字的文化教育……禁止任何对他们带有侮辱性与轻视性的言语、文字与行动……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多民族语言文字并存,法律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主要采取了“以少数民族语文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文”的授课形式,基本形成了从少数民族幼儿园、小学、初中直到高中的双语教学体系.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必要保障,建议要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的关系;在课程教学上组织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因材施教;国家在资金、师资上给予倾斜,按照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分类指导,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约有80多种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解放之初,有通用或半通用文字的民族,不到十几个.为此,当时帮助少数民族解决文字问题,是民族语文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但我国民族众多,分布地区很广,仅靠当时少数民族语文工作者调查,势必旷日持久,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1955年胡乔木同志受毛主席委托在中南海召集有关科研人员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会议中,毛主席派人来要会议记录.可见毛主席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解放前有21个少数民族有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锡伯、傣、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俄罗斯等11个民族的文字较通用;有7个民族(彝、纳西、苗、景颇、傈僳、拉祜、佤)的文字不很通用;有3个民族(回、满、畲)通用汉文。解放后,国家建立了民族语文研究机构,在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13.
一、继往开来,充分认识民族语文工作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语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进一步加强民族语文法制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理论、政策的宣传;搞好民族语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推进少数民族文字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满足少数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对民族语文的需求;推进民族语文的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二、依法开展民族语文工作,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赫哲族口头流传的百科全书──“伊玛堪”海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生息着我国人口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人口为1476人。赫哲族是一个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长期以来,赫哲族人民运用一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就展”暨“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久前在京举行。此次成就展以“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翻译、出版、古籍整理、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民族语文影视作品等相关方面的成就,同时也是了解我国民族语文工作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此次活动的点睛之笔——“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阐发真知灼见,提交的研究成果质量高、涵盖广、层次深,既反映了我国民族语文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又为今后一段时期民族语文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民族语文工作是国家语文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必须与民族工作相一致、相协调.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把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民族语文工作指明了方向.民族语文工作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对象和工作任务,但在指导思想方面,在大的方向上,不能离开这个总原则.民族语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文字的自由,从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出发,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积极、慎重、稳妥地开展民族语文工作,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米,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党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的指导下,党的少数民族语文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蒙古族人民享有了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学习使用蒙古语文的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族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民族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有人主张以汉语教学“直接过渡”,有人主张明确规定:“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够全面。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一方面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布局和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历史与现状,使我国各民族既使用自己固有的语言,又互相学习,使用对方的语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又使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略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人民群众日常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地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极为重要的工具,更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分布在占全国面积50%以上的广大地区。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以外,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因为有同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的情况,所以语言的数目比民族的数目多。根据现在了解的情况看,少数民族语言在六十种以上。这些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等语系。解放以前,十几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三十多个民族没有文字。文字的体系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