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好往来     
1987年12月12日伊拉克驻华使馆参赞阿卜杜·克利姆·穆罕默德·艾斯沃德先生向我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赠送阿拉伯文图书.研究会会长刘麟瑞先生主持了赠书仪  相似文献   

2.
近代阿拉伯风格研究是古代阿拉伯风格研究的延续和发展.由于阿拉伯修辞学发展到阿卜杜·卡哈尔·朱尔吉尼时代之后趋于停滞,一直承袭着辞达学、辞华学和辞巧学的衣钵,因此,近代阿拉伯风格研究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学者在近代阿拉伯民族振兴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影响的结果.在阿拉伯近代史上,涌现了大批语言学家投身于风格研究,其中代表人物有侯赛因·玛尔萨非、穆斯塔法·萨迪格·  相似文献   

3.
埃及阿拉伯语协会第53次会议于今年2月23日至3月9日在开罗举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阿语专家应邀列席了会议,其中有叙利亚的阿德南·哈提卜博士、约旦的阿卜杜·卡里姆·哈里发博士、也门的艾哈迈德·侯赛因·谢尔夫丁博士、黎巴嫩的莫尼  相似文献   

4.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费萨尔国王基金会是由沙特前国王费萨尔的8个儿子为纪念父王逝世一周年而于1976年创立的。费萨尔·本·阿卜杜·阿齐兹是  相似文献   

5.
在民族文化艺术中,文学是核心,是脊梁.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先后推出了国家文学荣誉奖,实业家也纷纷解囊相助,设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学艺术奖励基金会,定期评奖.在这方面,埃及起步较早.埃及——阿拉伯文学的沃土为鼓励文学创作和评论,早在19世纪40年代,埃及语言学会就设立了小说创作奖,可惜后来中断了.1958年起,埃及正式设立国家文学荣誉奖,当年塔哈·侯赛因首先获得该奖,次年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嘎德得奖,1960年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获此殊荣,1968年小说家纳吉布·马哈福兹被推上领奖台.此奖一年一度,从未中断,得奖者以诗人和小说家居多,也有少数剧作家和大学教授.按章程规定,得奖人一般应为健在者,但也授予过刚刚去世的作家,因为有的作家生前硕果累累,但错过了机会,对此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予以追认.埃及是阿拉伯文学的沃土,在阿拉伯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自当首推埃及人.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创设于1901年.多少年来,阿拉伯文化机构先后推荐过埃及的塔哈·侯赛因、阿拔斯·迈哈穆德·阿  相似文献   

6.
伊本·赫尔敦(1332~1406)出生在突尼斯的一个官宦家庭,全名叫阿布·宰德·阿卜杜·拉赫曼·本·穆罕默德·本·赫尔敦,他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多少年来,伊本·赫尔敦一直是东方学者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学者把伊本· 赫  相似文献   

7.
书法之页     
阿卜杜·哈基姆·易卜拉欣是一位勇于追求、大胆创新的阿拉伯书法家.他博采众家之长,熔库法、巴士拉两大书法流派于一炉,集书法、绘画、图案造型于一体,构思巧妙,表现手法新颖别致.他的书法作品具  相似文献   

8.
1998年3月25日,沙特驻华大使尤素夫·本·穆罕默德·迈达尼先生专程赶到上海,代表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副首相阿卜杜拉·本·阿卜杜·阿齐兹亲王殿下向上海外国语大学赠送一批(1000本)阿拉伯文原版图书;受到校方领导及上外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赠书仪式于当日上午11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上外校长戴炜栋教授、上外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兼《阿拉伯世界》主编朱威烈教授、上外外办主任陆楼法教授、上外图书馆馆长施永林教授、上外东方语学院院长陆培勇教授,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杰出的阿拉伯作家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因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于1990年1月11日与世长辞,享年71岁。噩耗传来,埃及文学界、艺术界、新闻界无不感到悲恸。《金字塔报》、《消息报》、《华夫脱  相似文献   

10.
阿曼学者访开罗阿曼著名伊斯兰思想家拉西迪·福卡尔博士应埃及新闻部部长阿卜杜·阿齐兹·鲁瓦司的邀请,在从巴黎回国的途中.到开罗作短暂访问。访问期间,拉西迪博士作了若干次关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景的讲座,并就埃及在阿拉伯现代思想中的作用,与文化界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言研究中运用语言的科学理论来探索人类语言普遍性现象和研究各种具体语言如英语、法语、汉语等已成为语言学家的中心任务。目前,在阿拉伯国家中把古代阿拉伯语言理论如阿卜杜·高希尔·查尔加尼和查希兹等的语言理论与美国著名的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12.
此文系根据埃及伊斯兰研究会前秘书长阿卜杜·贾利勒·沙勒比博士所著《伊斯兰教教法》一书(1989年版)译编。该书内容丰富浅显易懂,自1981年问世以来曾多次再版,是阿拉伯国家的畅销书,也是一部介绍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宗教、习俗、礼仪等情况的通俗读物。本刊从今年第2期起予以连载。  相似文献   

13.
对合成构词,褒贬者均有,有人将它归入派生构词法,或把它与复合及组合构词法混为一谈.然而不管语言学家看法如何,合成构词在阿拉伯语中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古已有之,近代更有增加的趋势.一、什么是合成构词合成构词在阿语中叫作(?).叙利亚语言学家马格里比说:“(?)的原义是‘砍,劈;雕,刻’,(?)在语言学术语中的含义是:从两个词或一句话中截取一部分,组成一个简略的词,说明原词或原句的含义.由于这种截取与劈木、凿石相仿,故将这种构词的方式称为(?)我们没有按原义将(?)译为“砍劈法”,而是根据它的构词方式译成“合成构词”,简称“合成法”.埃及当代语言学家阿卜杜·阿齐兹说:“合成构词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经删节合成为一个词,合成后的词具有被合成的各部分的含义,如(?)从名词句(?)简化合成,表示原句含义“赞美真主’;又如(?),它由正偏组合(?)简化而来.再加上从属名词标志,合成为原正偏组合的从属名词,意为‘阿语师范学院的’、‘阿语师范学院毕业生’.”阿卜杜·高迪尔·马格里比:《派生与阿拉伯化》,第21页、埃及新月出版社.1908年.穆罕默德·哈桑·阿卜杜·阿齐兹:《阿拉伯语中的合成构词》,第7页,阿拉伯思想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是埃及和阿拉伯现代最有名的文学家之一.他1919年1月1日生于开罗一个艺术、政治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1942年毕业于法学院,当过律师和新闻记者,60年代和70年代曾先后担任过《鲁兹·尤素夫》杂志、《消息报》、《金字塔报》的主编或管委会主席.他出版的作品共100多部,其中50多部已经改编成电影、电视和广播连续剧,堪称一位多产作家.由于对埃及和阿拉伯文学的巨大贡献和影响,他曾荣获埃及文艺一级勋章,并于1986年得到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接见,握手留影.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埃及文坛耆宿纳吉布·马赫福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当代阿拉伯文学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这无疑令阿拉伯人扬眉吐气,同时,人们会问,阿拉伯作家中,谁可能继马赫福兹之后第二个问鼎诺贝尔文学奖?阿拉伯文坛,众星闪烁,名家如云,其作家、作品虽不及欧美诸国享誉世界,亦不乏令人瞩目的佼佼者。其中,埃及作家更是不同凡响。像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尤素福·伊德里斯、萨尔瓦特·阿巴查等名家著作甚丰,不少篇章还颇获好评,有些人的资格和影响几乎能与马赫福兹相提并论。但当人们向马赫福兹问及阿拉伯作家中谁有可能继他之后成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哈纳·米纳。”此言乍听起来有些突兀,怎么不是大名鼎鼎的埃及作家,而是叙利亚作家?其实,研究一下米纳的生平和创作,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1996年9月22日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萨克特博士在北京召开的耶路撒冷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代表阿盟秘书长阿卜杜·马吉德博士所作的讲话。受阿盟代表处委托,本刊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穆罕默德·阿卜杜·哈利姆·阿卜杜拉(1913~1970)是埃及小说家中著名的“三骑士”之一,出身农村,从小受尼罗河文明的熏陶,喜吟古诗,酷爱文学。1946年,他参加埃及阿拉伯语言学会举办的文学创作比赛,他的参赛作品《弃婴》以其诗情交融的独特风格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位评委的心弦,  相似文献   

18.
1991年5月4日凌晨,埃及国家电台中断了正常节目,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本世纪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音乐艺术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由于心脏病突发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出,人们无不目瞪口呆,悲痛万分。一条艺术的尼罗河终于停滞。本世纪来,他的歌声晚上伴着人们入梦,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0月16日,阿拉伯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阿卜杜拉·马吉德·肖曼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盛大招待会,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历史学家协会主度、埃及开罗大学文学历史首席中世纪史教授赛义德·阿卜杜·法泰哈·阿述尔博士,是研究十字军运动和伊斯兰埃及史的著名专家,在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赛义德·阿述尔1922年7月30日出生于开罗,1944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文学院,1949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1954年以一流水平的论文及答辩荣获博士学位,同年担任开罗大学讲师,1960年晋升为副教授,1965年升任教授,自1967年起担任开罗大学文学院首席中世纪史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