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画艺术是民间美术的宝贵财富,体现出传统农耕文明的意象造型特点.以东昌府年画为例,解析年画图形的内涵,从形制、色彩和技艺等方面分析了年画艺术的造型特点;阐释东昌府年画的神灵附会、图形象征、移花接木等意象造型方法;论述东昌府年画造型的尚吉思想、乐生精神和向往自由的民俗审美取向,为年画艺术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仙镇年画作为木版年画的母体,其造型与色彩具有原生态的设计风格,其粗犷的造型风格和艳丽对比的紫色系色彩设计,对现代设计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看民俗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民俗事项 ,与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上可看出民众生活观、心理观及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滩头年画出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滩头镇,是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资水哺育下诞生出的一个年画品种,也是清代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年画产地.滩头年画中的门神类年画尤富特色,它在借鉴和学习重庆梁平、苏州桃花坞和广东佛山等地区年画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符合本地区和主要销售地区审美取向的新形式,其造型多借鉴,色彩重创新,是中国门神年画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武将门神年画在我国木版年画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各地年画风格的典型代表。漳州木版年画中的武将门神形象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图式与形态语言。分析了漳州武将门神的四种类型各自的形态特点,同时通过与北方年画中相似图形的比较,指出了漳州年画与河南朱仙镇年画的内在联系。漳州木版年画中武将门神形象的自身演变,也表明了漳州木版年画的世俗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艺术是从意念出发的"意念艺术",使用意念化的造型观。国产动画片曾经在借鉴我国民间剪纸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作出了一系列剪纸动画佳作,但目前却一味地学习迪士尼和日本动画,从而失去了中国特色。而学习和改造中国年画、剪纸、皮影、面具、壁画、国画等民间艺术,有助于创造出中国自己的动画风格。  相似文献   

7.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和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分别于2005、2006年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地的木版年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差异性,滩头年画与梁平年画的起源问题也是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学术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两地年画图像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对梁平年画和滩头年画的差异性,以及发展性上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为今后研究和考察两地年画渊源、造型和工艺传承提供详实的文献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8.
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及程式化语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艺术特色,其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强烈、造型古拙、木版套印、不描不绘.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程式法则,制作出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蕴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梁平木版年画是盛行于重庆市梁平县境内的一种民间绘画艺术,已有300年历史,其继承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精隨。内容包括门神、神话故事、戏曲故事等三类。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梁平木版年画为  相似文献   

10.
凤翔木版年画所运用的造型语言背后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理念。这些艺术造型构成了民族、地域认同的符号体系,具有相当强大的文化接受背景,是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动画形象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美与色彩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它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始终紧贴民风民俗 ,它那独特的造型手段和色彩表现方法始终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而且长久兴盛不衰。本文将从它的造型规律和色彩规律两方面进行研究 ,这对于我们继承和吸收民间木版年画的精华以及在现代绘画中的创新都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家埠年画艺术的色彩语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埠年画是我国主要年画之一,它以其古朴稚拙的形象特征,喜庆吉祥的象征意义,浓艳强烈的色彩效果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其构图对称饱满,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夸张朴实;用色大胆热烈,鲜艳明快,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语言基本上以纯色为主,红、蓝、黄、绿、紫是主要色彩。以线为骨,平铺色块,敢于用亮色、纯色、补色对比;鲜而不俗,亮而不媚。  相似文献   

13.
医巫闾山民间剪纸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研究意义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本文从其图腾崇拜、有对思维与观物取象、超时空观、生活风俗造型观、萨满文化造型观来解释建构其造型体系。也正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土壤中,才生出了这朵民间剪纸艺术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年画、挂灯笼、放鞭炮、剪窗花,大大渲染了节日喜庆的氛围。而窗花就是我们常说剪纸,它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美术教育内容之一。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民间剪纸艺术造型中所蕴舍的审美理想,对提高学生的审美造型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结合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规律及剪纸艺人的独特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浅析民间剪纸艺术造型中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5.
雅丽 《山西老年》2012,(2):49-49
炕围画是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作为山西地方文化中地域性很强的造型艺术,融汇壁画、建筑彩绘、年画的精华。炕围画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其中尤以原平、代县的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6.
意象造型是表现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造型方式.本文从以神起观、凝神取形、炼形造型、型形传神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意象造型在中国画绘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产于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的滩头木版年画,在中华大文化和湖湘民俗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在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小品年画、农村年画、阳刚年画等特质。  相似文献   

18.
桃花坞是中国重要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令,桃花坞年画加入了"新年画运动"的创作行列,年画创作人员及生产机构在此时发生了巨变,主要表现为美术工作者的加入及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的成立,这些变革在为桃花坞年画创作提供新鲜养分的同时,也使之变为政治宣传的工具,消解了其原有的民俗属性。本文在该时期新年画创作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木版年画到新年画的继承与嬗变,试图讨论该地新年画创作的动机、影响,以及民间文化在新形势下生发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的造型观是意象造型,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产物。“意象”是指绘画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物象相互融合,交织而成的艺术精神。“似与不似之间”,对形与神的总体把握,是中国画意象造型观的核心。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观念是中华民族绘画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年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最初的形式为门神,用于趋避鬼巫邪祟,当时的年画多为手绘或石印,到宋代才出现了木版年画。当今的木版年画遍布大江南北,产地多达二三十处,各地追溯当地木版年画历史都引经据典,似乎把当地的木版年画历史说得越古老越好,造成木版年画发端地多处的混乱状况。本文认为中国木版年画的发祥地在开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