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新疆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新疆经济与环境指标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法,定量的评价新疆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状况,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得出,新疆经济与环境质量是良好协调发展型,但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略显滞后.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市为例,文章考察了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作为基础,以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废水、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固定废弃物的排放量等四个方面作为环境质量的替代指标,我们考察了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广泛存在,体现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但是除了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拐点以外,其余污染物排放量的拐点还未到来,环境污染压力仍然很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对苏州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利用辽宁省1995-2010年的时序数据研究环境指标与人均不变价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模型的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辽宁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模型和分类判别标准,对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整体上不高,其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好之间的不匹配.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论述,阐明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环境质量的评价模型,对我国各省(区、市)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2008年我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污染排放的大幅削减和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与环境质量进行辨析,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系统的特征和评价指标的特点,从综合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出发,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出U型下降的特征;其中气候变化呈现出没有明显变化的特征,植被覆盖呈现出U型特征,土地退化、水环境、环境质量等呈现出U型下降特征.  相似文献   

8.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准确测度环境质量、居民收入对医疗健康支出的影响有利于完善环境保护与医疗改革政策。基于医疗技术进步、医疗政策等不可观测性,构建了截面相关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了迭代GMM估计方法,分析了环境质量、居民收入对医疗健康支出的效应以及医疗支出的区域差异性。研究表明:环境质量的恶化导致居民医疗健康支出的增长,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应以人为本;医疗保健支出的收入弹性略小于1,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显著地改善居民健康状况;医疗支出上涨压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性,政府应重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健康支出压力,给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足迹的角度,根据1978~2008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了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结果发现:我国资源环境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呈现倒"U"型,处于拐点时人均GDP为19672.6元,表明我国整体上已于2008年跨过拐点,进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期。并通过动态面板的广义矩估计,详细分析了各类型生态足迹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资源环境成为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瓶颈约束。文章借助"边际损害函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养猪场造成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后分析了改善环境质量带来的效益,最后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生态型养猪场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给出了求最优模糊聚类的方法和对基于重金属和有机氯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聚类和分级的方法,并利用该聚类和分级的方法对太湖地区某市农田的土壤样进行聚类和分级。从聚类结果来看,本方法分类是将环境质量相近的土壤样分在同一类。从分类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土壤样处于相对安全状态,适于一般农业经济产品的产生。本文所用方法有利于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定量和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包含环境治理体系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基于模型的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方面生产者补贴较为有效;而技术研发补贴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其通过“研发投入→绿色技术提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路径可以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此外,本文还模拟了生产者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政策组合对社会福利和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可以采用生产者价格补贴或技术研发补贴促进产出水平增长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增大生产者价格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的幅度则能够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促使污染水平不断下降.最后,本文给出了社会福利增进与环境质量改善双重目标下生产补贴和技术研发补贴政策的可行性区域,进行了环境公共治理政策的优化组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环境退化:核算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缅昆 《统计研究》2004,21(11):3-4
环境退化不仅是绿色GDP核算理论的概念范畴 ,而且也是绿色GDP核算实践的指标范畴。基于环境退化范畴在绿色GDP核算框架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 ,笔者认为 ,在对绿色GDP框架进行整体研究的基础上 ,有必要将环境退化核算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专题的研究。  一、环境退化范畴的定性认识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系统的负面作用 ,使环境质量出现降级或恶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又反作用于人类经济活动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福利遭受损失。如果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考察环境退化概念 ,不难发现 ,环境退化的形成是与外部不经…  相似文献   

15.
郭秀云 《上海统计》1999,(11):24-26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自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由此产生的环境统计问题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建立独立的环境统计学,不仅有利于统计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完善,而且对于环境管理和国家环境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环境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环境统计学的目标、研究对象、特点和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自然环境、能源消耗、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共20个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从1991~201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压力指数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和响应综合指数呈下降趋势,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生存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失衡,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不断恶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200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政府竞争是否是当下我国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同时进一步研究财政分权框架下的政府竞争与环境质量的内在联系,检验政府竞争以及政府竞争通过分权通道对中国省际环境质量的传导机制。创新性地提出单位污染“政府处理”这一概念,通过广义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发现政府竞争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恶化的作用机制不同。政府竞争倾向于加剧全国性和外溢性的环境问题,倾向于改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同时,透过分权通道,政府竞争的作用被削弱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明显。可以说,政府竞争是当前政府治理环境不力、环境质量恶化的直接原因之一。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采取市场化环境污染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政府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这一概念仅仅由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三大要素构成,而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使生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一个包含16个基础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测算我国全面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3年我国全面层面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地区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并不相同,呈现4种变化趋势;衡量地区间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差异的σ系数呈现"V"型的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