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外来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外来词(借词)特别是英语词汇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此表现出了很深的忧虑:这会不会破坏汉语文字的纯洁性?本文主要对外来词所涉及的内容、存在的依据、借用的形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着重指出外来词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相反,外来词的借入会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因此人们应该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吸纳外来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量的外来词进入汉语,对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汉语的纯洁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代汉语中外来词构成方式主要有英语首字母缩略词,汉语音译词和中英混合词三种。为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必须从行政、学术及道德三个层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略论汉语对外来词的汉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在各个民族语言中都有 ,汉语自然也不例外。但是 ,大量存在于汉语中的外来词 ,我们已经觉察不出它们是外来词 ,这主要是汉语对外来词汉化作用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外来词的传入方式 :纯音译、意译、音义兼译 ,以及汉语对其从语音上、表意上、构词法上、语法上的汉化等几个方面来讨论汉语对外来词的汉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汉语外来词日渐趋多这一现象,在收集2008年《开啦》(Kaila)和《时尚芭莎》(Bazzar)两本杂志的上半年各个期刊中出现的外来词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外来词进行分析归类并将各词出现的频率汇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汉语外来词的种类特征并找出外来词的汉化规律及其原因。简易统计学的方法会用来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分析在词汇方面汉语外来词汉化的规律,"语言经济"原则和模因论对汉语外来词汉化规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只要有语言接触,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就会有交流,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外来词。语言接触越频繁,外来词的数量就越多,这是语言接触的基本规律。字母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集,其主体是汉语外来词。从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字母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俄语外来词的引进有着悠久的历史。外来词的引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们更好地表情达意、学习新知识带来了方便。然而,不加分辨地引进外来词也给语言的纯洁性带来了冲击,因此,有必要对外来词进行规范,使其更好地为本民族服务。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外来词汉化轨迹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也称借词 ,是语言接触文化交流的产物 ,体现不同语言之间抗衡与妥协、异质和同化的过程。外来词的汉化 ,是指外来词从源语到汉语语言上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语音、语义、语词结构与字形等的变化。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时也存在着一些规律 ,对这些规律的揭示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 ,以及推进外来词的合理吸收和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汉语对外来词的语义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门的洞开,一种新奇的语言形式———网语以及夹杂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冲击着人们习以为常、相对稳定的汉语表达,于是“捍卫祖国语言纯洁”的口号被再度提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语及外来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语言的纯洁性”问题呢?王先霈先生主持的国家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对这些问题作了集中研究,这里选取的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小说的语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门的洞开,一种新奇的语言形式———网语以及夹杂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冲击着人们习以为常、相对稳定的汉语表达,于是“捍卫祖国语言纯洁”的口号被再度提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语及外来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语言的纯洁性”问题呢?王先霈先生主持的国家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对这些问题作了集中研究,这里选取的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国门的洞开,一种新奇的语言形式———网语以及夹杂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词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冲击着人们习以为常、相对稳定的汉语表达,于是“捍卫祖国语言纯洁”的口号被再度提起。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网语及外来词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语言的纯洁性”问题呢?王先霈先生主持的国家文字应用“十五”科研项目“网络环境下文学语言的生产、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对这些问题作了集中研究,这里选取的是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希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语外来语是英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其成因,即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然后主要介绍了来自欧亚两洲的外来语,其中包括来自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欧洲其他语言;来自亚洲的阿拉伯语、汉语、日语和亚洲其他语言。外来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联系,丰富了英语词汇,使英语更加国际化。了解英语外来语的发展过程、成因和来源地,有利于加强对英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当前汉语中外来词的广泛使用并不意味着汉语的贫乏,它是新时期汉语与其他民族语言频繁接触的必然结果。当前外来词使用中存在种种不规范现象,有关管理部门和广大语言工作者有责任规范和正确使用汉语,使汉语朝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过程中,由战前的汉字译语转变为战后的音译外来语,并呈不可逆之趋势。随着音译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也开始浮现,不同来源的外语,译成日语片假名时往往被误以为是同一个词,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片假名外来语有滥用之嫌的说法持肯定态度。可见,对片假名外来语的引进进行反思和适当的限制对规范日语的使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为汉语和日语提供了大量外来语。在分别考察汉语和日语中的英源外来语的基础上,通过汉日对比分析,从发音、词义、词性以及复合方式等角度描述了汉日两语中英源外来语在对源词忠实度方面的差异,认为此差异植根于中日民族性格差异和语言借用经验差异,并且为汉语和日语今后的英语词汇借用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仿译词可以按照汉语新词的透明度、英语原词语素间的语法结构、英语原词在构词法中的不同性质、汉语仿译词的音节数进行多角度的分类。仿译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有增加新词新义;英文单词一词多义。在仿译过程中用汉语对应词的中心义项翻译英语对应词的边缘义项,造成汉语对应词词义增加;英文单词增加新义,造成汉语对应词增加新义;受仿译影响汉语产生新义语素,有的已经发展为类词缀。仿译词的大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新颖、透明和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日语文字体系的宽容性与日本的国际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语文字与其他语言的单一文字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多样性。外来语在日语词汇中所占比重之大、来源之广在世界上颇为罕见。这表明多样化的日语文字体系在借用外来语方面具有极大的宽容性。外来语数量的多寡,与一个民族国际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尽管借用外来语的能力同时涉及文字等语言层面和文化等非语言层面两方面的因素,但是就语言层面而言,日本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踏上汉化和欧美化的道路,沿着国际化道路不断向前迈进,以至形成今天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主要归功于日语所特有的、可兼收并蓄且适应跨文化交际需要的多样而宽容的文字体系。  相似文献   

17.
借词是语言、文化接触的产物。然而,借词的研究价值不限于两种语言文化的研究,对借入和借出语言的历史研究也有特殊的意义。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汉语借词的音译情况给我们传递了元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的声韵母信息。  相似文献   

18.
不同语言文化互动交融而形成的外来词现象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现象进行研究,就是追溯中德文化交流的过程并探求其发展趋势。在当代德语外来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文外来词至今在国内外学界仍未得到完整的梳理和分析,运用计量语言学方法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现象这一文化互动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早期进入德语的中文外来词发音多源自粤方言,主要通过英语进入德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当代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则呈现数量持续上升、拼写方式向拼音化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汉、英语字词分发明字词和创造字词两种.前者涉及到语言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汉语有"六书"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之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以前人们普遍认为,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之间相似性甚少.其实不然,由于人类面对着一个相似的客观世界和拥有相似的经验,他们的认知有着相似性.正是这种认知相似性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创造字词时,表现出了殊途同归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汉语中也有其他许多民族语的成分。汉代学者扬雄所著《方言》,纪录了一些南方古族的词汇。黄河以北,由于长期种族杂居,故汉语中的非汉语因素较多,主要有匈奴语、突厥语、鲜卑语、蒙古语、女真语和满语。东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翻译事业的日益兴旺,大批的佛教和梵文的外来语被吸收到古汉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