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96年5月以来,为了应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先后采取了包括七次降息在内的一系列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但众所周知,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存在并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强化是影响近年来扩张性政策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制约及其相应对策作一探讨。一、货币供给内生性对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能力的限制1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解释中央银行扩张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是外生性紧密相关。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必须把重点摆在包括存款在内的货币供给量上。目前国内外可供选择的三种控制方法都不足取,而可行的办法是采取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挂钩的办法。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量也不断增长,后者快于前者,两者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并认为,按1:1.5的比率来供给货币,即经济每增长1%,货币供给量增加1.5%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市的发展规划中,经济增长和劳动力配置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增长和产业技术特点决定劳动力需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规模决定劳动力供给。本文在对北京市未来25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基础上,利用三种方法预测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趋势,并根据高、中、低三种方案预测北京市未来25年劳动力市场将逐渐由供给充足向供给紧张的状况转变,同时提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5.
对比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功能,在经济发达的美国,货币政策只能刹车不能启动,符合货币理论的逻辑,而在经济落后的近代中国,货币供给既能刹车又能启动,现代货币理论对此无法解释。货币政策无法启动经济的前提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美国),而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国)中,货币政策是可以启动经济的。在两种经济状态下,紧缩银根都可以使经济增长减速或刹车。  相似文献   

6.
郑建库 《唐都学刊》2000,16(2):32-34
通过对货币功能和发展阶段的分析 ,结合现代经济信用结构的特点 ,进一步分析一国货币供给中货币的三种不同类型 ,最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历史沿革 ,提出转轨时期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渠道提高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和发展,才能使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得好一些呢?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需求、就业水平、失业率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其中一些问题的计量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提供一种方法。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又是由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所决定的,其中经济增长决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需求水平;而经济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容量。  相似文献   

8.
与近年来流行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资源诅咒"论相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国在19世纪实现崛起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美国没有陷入所谓资源诅咒的基本原因。美国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同心协力改变了美国矿产资源匮乏状况,使19世纪末美国矿产资源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美国能够成功地从资源大国迈向高技术强国,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包括就地工业化、扶植高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等。美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在经济和社会主义特色方面的彻底改革。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经济效益。经济改革配合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的必要性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本国经验中吸取的教训。尽管各国的改革的意义和特色不同,但一些国家如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和波兰,以及其他让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但很难预测社会主义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现行改革的共同点是:市场能力在经济结构形式中的增长作用;计划化与管理的分散;效率和利润率等;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私人积极性在经济活动中增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多次提到了"供给侧"改革。如今,"供给侧改革"无处不在,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的"爆款热词"。到底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强调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的主要矛盾不是总需求不足,而是供给结构出现问题,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创新性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图破解目前经济增长困境。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满足现有需求,挖掘潜在需求,促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相匹配,最终实现经济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中国利率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琼巍  陈岩 《求是学刊》2002,29(3):65-68
当前中国的利率政策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本文对中国利率体制的建设和当前利率水平的确定和第8次降息效应的发挥等提供了新思路。指出 2 0 0 2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遏制通货紧缩回头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一年 ,应该掌握好政策的综合力度 ,以防止中国经济失去重大转机的风险 ,实现中国经济从重大转机到重大转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学者们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研究方法或忽略了教育成本因素,或过于主观化,甚至存在着系统性错误.为了真正获得研究的政策价值,必须对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的获得机制进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同时通过生产效应、筛选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以及投资和消费作用使个人和社会获得额外的收益,而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又对高等教育收益状况产生重要影响.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的价值在于为家庭理性选择提供指导,调节教育本身的供求矛盾;社会收益的价值在于促进一国短期和长期的经济稳定发展,基于此,处理好物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才是关键.应采取的举措为:明确高等教育的生产效应为高等教育利益获得机制的根本,坚持稳步适度发展的政策;强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使文凭成为有效信号;加强"处理不均衡状态能力"方面的教育;正确对待高等教育投资和消费作用;增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解和回归方法,考察2002-2009年间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与真实收益率变动的原因,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市场风险溢价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变动的最重要因素,美元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真实收益率的最重要因素。基于实证的研究还可以推断: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会提高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但降低了真实收益率;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名义收益率的影响不确定,但很可能提高了真实收益率。  相似文献   

14.
We use decomposition and regression to examine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in nominal and real rates of return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etween 2002 and 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 financial market risk premium i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hanges in the nominal rate of return, while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and the bulk commodity price are the two key determinants of changes in the real rate of return. From empirically based research, one may conclude that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US Federal Reserve increases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nominal rate of return but decreases the real rate of return and that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has an uncertain impact o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nominal rate of return but may well raise the real rate of return.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陆的总和生育率为1.481,呈稳中有降态势,形成了“中、西部中度低水平,东部深度低水平,东北极度低水平”的空间格局。除少数极低生育率省区回升外,实际生育率及其与政策生育率的比值仍在下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是发展,突出表现为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比总人口和育龄妇女的城镇化、非农化水平高、人口外出流动比例大,以及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对农业人口的同化作用。发展促使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现行生育政策难以使生育率稳定在合理的低水平。有可能引起政策性反弹的重点在计划生育基础较好的城镇和东部及东北地区;有可能引起非政策性反弹的势能,已基本释放;中、西部农村年轻一代妇女多胎生育平均只有4.12%。生育政策调整完善中的生育率反弹可通过渐进式策略实施有效调控,不会引起生育率大幅强烈反弹。我国生育政策全国统一调整时机已成熟。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认为IS -LM模型的重要前提假设为存在着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 ,可以形成统一的证券收益率 ,因而该模型纵轴的i为证券收益率 ,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一国经济体系中无此机制 ,则该模型的结论不存在。改革至今 ,我国的证券市场尚未成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要场所 ,总投资、货币需求总量均不是证券收益率的函数 ,因此“流动性陷阱”不存在 ,标准的IS-LM模型也无法导出 ,更不能以此牵强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我国应抓住当前完善证券市场的好时机 ,尽快完成这一前提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诉讼数量迅速增长,但1997年以后诉讼增长率明显降低。对于在社会转型期诉讼增长率不升反降的原因,可以通过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司法政策和法院公信力三个方面来分析纠纷的走向。关于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年均增长率、相关系数和比重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诉讼增长率的下降也伴随着人民调解和经济仲裁作用的下降,但行政解决机制的增强、不受理的司法政策、诉讼费用改革以及针对司法腐败的一系列制度性建设,遏制了诉讼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argument that monetary policy credibility can reduce the fear of floating (FF), we analyze this hypothesis for Brazil. Since expectations play a key role under Inflation Targeting, we also analyze whether credibility can affect the expecta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 about the FF of the Central Bank. The results show credibility can reduce the FF, and financial markets expect less intervention by the Central Bank when credibility is higher. Thus, policymak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dibility of their policies, otherwise they may be misinterpreted regarding both the goals they pursue and how they conduct monetary policy.  相似文献   

20.
张可云  刘浦信 《创新》2010,4(3):51-54,74
随着我国经济外向度逐步提高,国内经济波动开始与世界经济波动并轨,汇率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突出。汇率升值的过程是国民财富增加的过程,同时也蕴含着经济泡沫化的危险,使一国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只有壮大实体经济,加强金融监督,实行温和通胀优先的汇率升值原则,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