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特点与应用,影响渗透汽化膜分离过程的因素以及膜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是一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环保型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的膜过程可以达到浓缩、纯化、分离、促进反应等不同的分离目的。从膜技术的发展及膜过程的基本特征,介绍在化工、染料、食品、制药/生物、环保及水处理等多种行业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鳗鱼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的方法。对分离和检测这四种兽药残留的液相色谱条件、质谱条件、样品前处理方法等作了详细的研究。用乙腈萃取样品中的残留物,在氮气保护下将萃取液浓缩干,加流动相1.0mL溶解残渣,正己烷液液萃取,弃上层液,下层溶液用作液相色谱分析荧光检测或质谱检测。在鳗鱼样品中添加四种残留物,添加浓度分别为0.01,0.050和0.100mg/kg,平均回收率(n=6)在70 ̄8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0%~6.3%。  相似文献   

4.
根据目前日益恶化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论述了吸附技术、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超声波技术和电凝聚法等饮用水微污染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将分离工程的前沿研究引入本科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分离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将目前已经工业化和正在进行热点研究的新型分离手段,如乳化液膜、超临界萃取、双水相萃取、离子交换、制备色谱分离、膜分离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手段、工艺条件和应用领域引入到本科生的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专业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关于仪器分析技术在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应用的综述。本期发表的为第一部分 综述了色谱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 所述及的技术有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以及诸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一类联用技术。对每种述及的技术提供了少量的从网上搜索得来的实例。本文意在表明:1.色谱技术和其它仪器分析技术一样是与时俱进的,并且和医药科学互相促进:2.互联网的发展对于所有科学技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蒸汽渗透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本文以水蒸汽/丙烯为分离物系,采用蒸汽渗透技术考察了制膜液浓度,交联剂用量,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聚乙烯醇复合膜蒸汽渗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盐藻粉中维生素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藻粉中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测定盐藻粉中维生素E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C 18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将维生素E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维生素E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R=0.99994,本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1.15%,回收率93.0%~107.0%.通过对皂化时间、KOH用量、焦性没食子酸用量以及蒸发温度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样品制备最佳实验条件.正交实验表明焦性没食子酸用量和KOH用量是影响样品制备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在化妆品添加剂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和特点,对超高效液相色谱在检测激素、抗生素、防腐剂、色素等化妆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若被人或动物长期摄入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尤其会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本文介绍了三聚氰胺的性质,重点论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它的酚羟基容易被氧化而产生质子H^+,从而具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本文对茶多酚的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甾体皂苷提取分离及结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甾体皂苷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随着人们对甾体皂苷生理活性的研究,如何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甾体皂苷及其结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研究方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甾体皂苷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食用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酸铵-聚乙二醇(PEG)双水相体系中,PEG浓度、(NH4)2SO4用量、Trition X-100用量、溶液酸度等因素对常见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盐(SCC)萃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50mL的总体积中,聚乙二醇的浓度为30%,10%的SCC溶液的体积为1mL,(NH4)2SO4用量为10.0g,表面活性剂Trition X-100的用量为1.0mL,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叶绿素铜钠盐的萃取率达97.98%。叶绿素铜钠盐最大吸收峰位于632nm,实验测定其溶液体积在0—1.2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标准工作曲线为Y=1.0117x+0.0055,R=0.9999。在实验条件下,金属离子Zn^2+、Mn^2+、Mg^2+、Fe^2+、Ni^2+、Cu^2+对SCC的萃取均不干扰。  相似文献   

14.
与中国学者不同,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都支持或至少同情分离,并积极论证"分离权"的正当性。因此,西方分离理论主要围绕"分离权"这个核心概念展开,并由此延伸出三条研究路径,分别是国际法路径、道德权利路径和功利主义路径。其中,道德权利路径以自由民主主义为底色,将"分离权"视为自决权的天然成分,试图为"分离权"追溯某种高尚的应然源头,故而最为精致与危险。道德权利路径又派生出三大理论——民族分离、民主分离和正义分离,分别从民族自决、个人自由与人民主权、公平正义的角度为"分离权"作辩护。尽管这三大理论存在诸多漏洞,但却在现实中不断交织激荡,共同推高了全球性的公投分离浪潮,因此,中国的反分离事业只有在跨过三大分离理论的藩篱之后才能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离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蕴是,最大限度地剥离土地承包经营权超载的、原本属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公法层面的生活保障功能和农村治理功能,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完全的物权属性。由于现行法律将土地承包权的内容附着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进行一体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功能内容迁及到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将土地承包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是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回复物权属性并达到改革目的的根本方法,其中土地承包权是成员权的具体权能,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这与三权分置下的土地承包权不是一个概念。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出土地承包权而形成的这个新权利将具备包括抵押在内的完全的处分权能,其应当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名称,并应当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模式设立。  相似文献   

16.
分别财产制的主流化有利于家庭外债的处理,也有利于家事补偿请求的合理化。在分别财产制下,应着重处理好分别所有和必要共有及共同使用的关系,同时应处理好夫妻一方财产增值的分配、子女抚养费用分配等诸多问题。分别财产制能促进夫妻平等观念的形成,维护婚姻共同生活之圆满,同时维护第三人的利益及交易安全,符合夫妻财产立法的原则和目的,亦符合现有的财产所有和分配观念并应予推广并使之主流化。  相似文献   

17.
对五株菌种进行不同浓度的含酚废水降酚试验,测定其不同时间段内的降酚率和降酚的速率。本实验所筛选的菌株有较强的降酚能力,提高了降酚的速率,在较短时间内,用不同浓度的含酚量作降酚试验对比这五株菌。降酚率变化不大,可见这五株均有较强的适应冲积负荷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比得出在这五株菌中JF-5菌株的降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法律对婚前同居现象、特别是同居关系终止后的法律后果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当事人同居后产生纠纷亦不能得到现行法律的妥善解决,于是许多人试图通过订立同居协议以保护个人权益,但该类协议本身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尚存在较大争议,而该问题随着现今婚前同居行为的日渐兴盛而有予以明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以自我表示Agent精神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智能Agent行为与活动过程中,对外其自我表现出统一,而在其内部却常表现出分离的新观点。揭示出智能Agent自我需要和自我愿望等多重性特征,并对Agent自我分离的特点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将智能Agent行为与其结构联系起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文学接受是读者与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品与读者自我理解的统一。一方面,读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和作者,应该逃离自我,按照作品和作者的规定扮演相应的角色,使自我意识和经验暂时退居边缘,让作者意识主宰自己的思维,使意识产生分离,与原有的经验和意识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读者意识和经验仍然作为接受的背景发挥潜在的作用,与阅读过程中接受的经验发生交流、碰撞与整合。读者通过反思自我和批判自我,生成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