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巴以冲突中,当中东和平进程遭遇挫折、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时,巴勒斯坦人中频发自杀性袭击,本文在分析此现象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烈士"情结的宗教文化心理及其具体表现,进而揭示出此现象的出现,既是巴以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所致,又是巴人对巴以冲突的非理智反应.  相似文献   

2.
自今年2月沙龙政府上台以来,巴以形势越发紧张,双方的武力冲突陡增,暴力活动频仍,和谈陷于全面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文章就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即巴勒斯坦"起义"、以巴双方的和谈立场、巴以局势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索,认为巴以谈判不会因为以色列政府更迭而毁于一旦,而是将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继续艰难曲折地谈下去,因为和平毕竟是巴以双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自今年2月沙龙政府上台以来,巴以形势越发紧张,双方的武力冲突陡增,暴力活动频仍,和谈陷于全面停滞甚至倒退状态。文章就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即巴勒斯坦“起义”、以巴双方的和谈立场、巴以局势走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索,认为巴以谈判不会因为以色列政府更迭而毁于一旦,而是将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继续艰难曲折地谈下去,因为和平毕竟是巴以双方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综观历史和现状,解决巴以冲突的困难有的来自巴以内部,也有来自外部。通过梳理巴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作者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各方把握大局,有紧迫感;美国真正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双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对达成和平协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综观历史和现状,解决巴以冲突的困难有的来自巴以内部,也有来自外部。通过梳理巴以冲突的历史脉络,作者提出了对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希望各方把握大局,有紧迫感;美国真正能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双方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践;巴勒斯坦内部的团结对达成和平协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中东政策一向与它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一年,巴以间的相互攻击和报复与反报复的暴力冲突几乎从未停止.美国作为"国际警察",在巴以问题上,从相对"超脱"到"更积极"介入,无不是从其本国利益出发.9·11事件使美国意识到,解决巴以冲突进而实现中东和平,是和反恐战争相一致的.只有通过和平手段,公平合理地解决巴以冲突,真正实现中东和平,才能对恐怖主义做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不仅对巴勒斯坦实行领土占领,而且为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对巴勒斯坦采取了经济上的全面控制,双方的经济差距由此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巴以冲突的结果,更是引发双方冲突的导火线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2000年9月爆发的巴以冲突中,以色列不仅对巴勒斯坦实行领土占领,而且为保证自身的绝对安全,对巴勒斯坦采取了经济上的全面控制。双方的经济差距由此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巴以冲突的结果,更是引发双方冲突的导火线和原因。  相似文献   

9.
2001年美国中东政策之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2002,(1):14-16
美国的中东政策一向与它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过去一年,巴以间的相互攻击和报复与反报复的暴力冲突几乎从未停止。美国作为“国际警察”,在巴以问题上,从相对“超脱”到“更积极”介入,无不是从其本国利益出发。911事件使美国意识到,解决巴以冲突进而实现中东和平,是和反恐战争相一致的。只有通过和平手段,公平合理地解决巴以冲突,真正实现中东和平,才能对恐怖主义做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巴以冲突中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受挫情况下,它渐渐成为巴以和谈的重要议题,且有可能成为和谈的突破口.本文从国际法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巴建国问题在法理上具备了哪些条件,缺哪些条件,据此对巴建国前景作个预测.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决巴以冲突,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普通妇女对于和平的渴望在巴以冲突地区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她们的行动代表了一种新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2.
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是巴以冲突中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受挫情况下,它渐渐成为巴以和谈的重要议题,且有可能成为和谈的突破口.本文从国际法角度,结合历史,分析了巴建国问题在法理上具备了哪些条件,缺哪些条件,据此对巴建国前景作个预测.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决巴以冲突,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普通妇女对于和平的渴望在巴以冲突地区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她们的行动代表了一种新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5.
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方不断强化以打击巴激进组织领导人和活跃分子为目标的“定点清除”政策.不可否认,短期内这种政策给巴激进组织和成员以沉重打击,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行为有所约束.但是,此种违反国际法的“清除”政策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违背了以色列自身的长远利益。巴以冲突的历史表明,武力征服不了一个民族,巴以和平唯有通过政治谈判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造成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原因极为复杂,在耶路撒冷被国际与地区势力政治化的博弈中,耶路撒冷问题衍化为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关键:两个耶路撒冷话语体系的冲突、两个耶路撒冷圣城之子的身份冲突、从“异教徒”到“敌人”意象的相互构建及美欧耶路撒冷政策的博弈等.因此,进一步加强“耶路撒冷共识”的话语建设、在中东“四方机制”基础上加强巴以和解机制建设,以及在“劝和促谈”基础上构建中国式治理模式等均成为破解巴以和解政策困境的应因举措.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17日,巴勒斯坦13个力量派别在开罗达成协议,接受巴自治当局提出的对以色列"熄火"(亦称"平静期")和停火建议.这标志着哈马斯对巴自治政府和巴解组织传统的立场和态度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标志着它对以色列斗争策略的战术变化.哈马斯进入巴勒斯坦决策层肯定会使巴自治政府在巴以谈判中的立场趋于强硬,中东和平进程因此会充满更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继进行了两场重要的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法塔赫,在孤立的国际环境中组建了巴勒斯坦新政府.不久,以色列政坛也因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却又突然卧病而发生强震.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和继承沙龙路线的前进党上台,使巴以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巴以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阴影.巴以内部政治势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决策者在和谈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剖析巴以政局巨变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巴以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巴以局势的走向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自中东剧变以来,巴以问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巴以问题仍是关乎全局的中东核心问题。中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依然极为重要。本文认为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使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道义资源,同时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介入中东和平进程以发挥建设性作用。因此,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深化角色,力争更好地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后的安全问题令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备受国内外批评,使得后布什时代的美国政府将解决巴以问题作为突破口,一改往日对巴以问题的冷漠态度,转而主动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采用多重"遏制战略"和"平衡战略"以实现自身角色的调整。然而,由于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美国全球霸权结构的利己性,布什政府的角色调整对于巴以和平进程具有双重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