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加缪《局外人》中主人公莫尔索历来被当作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局外人,本文认为莫尔索是局内人而非局外人。主人公介于“有所谓”和“无所谓”两者之间,完全是荒谬社会使然,是有所谓才无所谓的。  相似文献   

2.
以叙事学与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切入点,从阿尔都塞的症候式阅读批评方法入手,从小说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视角、自由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反因果链接的情节序列、反讽型的故事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叙事。加缪在二战后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洪流面前,只能通过《局外人》隐蔽地表达作者虽同情阿尔及利亚,但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所以《局外人》不单单是存在主义哲学诗性彰显的杰出文本,而更是殖民主义政治的潜在同谋和一曲为欧洲殖民主义招魂呐喊的挽歌。  相似文献   

3.
加缪一生的创作中渗透着荒诞与反抗的主题。其哲学思想以《西绪福斯神话》和《反抗者》为主要体现;小说《局外人》、《鼠疫》和《堕落》展示了加缪一生创作的思想发展线索,从其人物的经历和思想行动中,作者展示出人对世界荒诞性从觉醒到反抗的过程,也透露出了反抗后的悲哀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加缪论荒谬问题的主要著作《西西弗的神话》入手,对其荒谬的基本特征、产生的原因和荒谬的典型等问题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加缪的荒谬生存哲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加缪小说的话语结构方式进行了透视性分析 ,加缪艺术话语本身即是荒谬艺术领域本身的表达。这荒谬的表达正是他对他的艺术家角色和小说本身的反叛 ,其中彰显了加缪的荒谬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荒诞人是阿尔贝.加缪在荒诞理论中描述的重要概念,也是他探索人生存方式的鲜活载体。针对荒诞人在操作层面的反抗、激情和自由分析得出荒诞人的生活追求是非本真生存的再现,并和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局外人的本真生存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通过特殊的小说叙事、小说人物言语 ,凸现了一个从人类主体精神角度充分意识到荒诞 ,并对荒诞持蔑视态度的人物形象 ,实现了小说叙事、人物言语与存在主义观念的审美统一 ,从而使存在主义哲学意蕴获得了完满的诗性彰显。  相似文献   

8.
《鸽子》、《低音提琴》和《夏先生的故事》是聚斯金德的三部力作,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含义。文章试从“存在的孤独与荒谬”这一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为这三部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途径。另外,聚斯金德的这三部作品还继承了西方书写小人物——即“局外人”的传统,他的“局外人”作品又有着独特的寓意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对20世纪人们普遍感受到的"荒诞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具有新意的论述。他的文学创作,描写的都是世界和人的生存环境的荒谬,《局外人》通过莫尔索孤僻、冷漠、与我们所熟悉的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世界的荒诞性,并引发人们思考应该如何面对荒诞的处境;在《鼠疫》中,加缪通过里厄及其周围人在鼠疫肆虐时的顽强抗争,共同面对"恶"的永恒性,从而完成了他从认识荒诞到觉醒,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的哲理思想演变。加缪关于荒诞的思考,在哲学上,深受克尔凯郭尔、尼采、雅斯贝尔斯等人的影响,而在文学渊源上,加缪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找到了他作品中所需要的诸如荒诞感、孤独感、虚无感、无能为力感、负罪感等各种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0.
《草中鸽》是德国作家沃尔夫冈·科本的代表作。对世界与历史的非理性、对存在的荒谬性之反思是贯穿小说的核心主题。本文以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为背景,从荒谬的表现形式与本质、应对荒谬的态度及叙述风格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书中这一主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由此来进一步窥探奠定科本小说基调的认知观与文学观,揭示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论加缪《局外人》中主人公的冷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贝特·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几乎可以说是他的存在哲学的图解。在这篇偏长的中篇小说里,我们可以找到荒诞、选择、对死亡的沉思以及种种哲学态度。令人惊叹的是,加缪能够在一部完全虚构的作品中,如此真切、细腻地描绘出一个存在主义局外人在荒诞世界中的各种微妙情感和心态。  相似文献   

12.
《局外人》是加缪荒诞哲学的文学表现.莫尔索的悲剧命运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人与社会的矛盾和悖谬,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由此引起的恶果,构成了人类生存异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和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都属于"世纪病"患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征:忧郁、冷漠和无为。本文从个人与自我、与他人和与社会诸关系不和谐的角度探寻罗亭和莫尔索如何成为忧郁、寡欢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多余人"和"局外人",力图阐明他们在无为与反抗背后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该文拟从三个方面分析《局外人》的理想主义情怀。第一个层面解读小说主人公默而索在情感方面﹑信仰方面以及在法庭被审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荒诞,揭示其蕴含的诗意;第二个层面比较《局外人》与《边城》的理想主义倾向,通过对《边城》理想主义倾向的论述来说明《局外人》与其不同的理想主义表达;第三个层面分析《局外人》的哲学意蕴,以此来证明其理想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论加缪的“荒谬”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缪认为,“荒谬”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荒谬不是理性的对立面而是“非理性的反面”,可以说是理性的一种特殊形态,归根结蒂它产生于人的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详细分析荒谬产生的根源,揭示加缪对于荒谬世界中荒谬人的出路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6.
加缪的《局外人》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将小说的主体性遮住,却没影响小说故事情节的进行;采用了“零度写作”式的摄影式外视角,打破传统的第三人称的窠臼;“零度写作”式的叙事时间对《局外人》谋篇布局,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荒诞的世界,塑造了一个对现实世界及自身命运均“无所谓”的局外人形象.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远影响,《局外人》的语言“澄明”、“透彻”,另外,简单句、短促句、中性用词及间接引语被广泛运用,一改传统情绪宣泄为暗含式、隐藏式的情感表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叙事风格.这些风格不但有助于叙事主体的消解和作品感情的沉淀,还为读者提供更多维的想象空间,将主人公内隐式的炽热情感勾勒于无形.  相似文献   

17.
编后记     
<正>本期含“名家特稿”“中山大学学术名家访谈”“词学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高水平的对外投资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等专题专栏,专题专栏导语之外,刊文凡17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加缪的小说《局外人》,自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就成为一种被持续关注的对象。作为一部被认为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小说,在最初的关注者中,法国哲学家的声音是洪亮的,萨特、罗兰·巴特等都曾不吝赞美,几乎创造了问世即经典的传奇,后来也果然高居《世界报》主持发起投票产生的100本“20世纪最好的书”排行榜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乾隆时期,在《聊斋志异》风行百余年后,《四库全书》总纂纪昀不仅抛出了自己的文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而且从小说理论上批评《聊斋》者流的创作,遭到了蒲松龄追随者针锋相对的回击,形成中国文言小说流派争鸣。争鸣集中在文言小说创作的方法理论、文言小说的风格理论及文言小说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传奇体的确立与宋人古体小说的类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体小说类型的确立是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唐人始有意创作小说,还不具备小说的研究意识,而宋人在这一基础之上,开始有意识地构建小说理论,其小说类型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本文以宋人小说类型的命名与划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唐人《异闻集·传奇》的文本依据,以为传奇小说之命名当源于《莺莺传》;其次,注重传统小说观念下的小说类型划分,认为小说类型由北宋时期的纷繁到两宋之交的趋于一致,基本认同志怪与志人轶事两种形式,因此,宋人的古体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批评家先后从女性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绘画理论等方面对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到灯塔去》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拟从语义分析学的角度,运用“新批评”理论的奠基人I.A.瑞查兹(I.A.Richards,1893-1979)的“冲动平衡论”从三个方面解读《到灯塔去》: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二是双重时空观的处理;三是小说情节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