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色对于绘画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前人的绘画中总结出有利于当代画家的作画经验是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而重彩花鸟画的设色在中国画的设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花鸟画独立分科前到分科后的不同阶段上,以时间的先后顺序,简要概述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重彩花鸟画家的设色风格,力求从一个较小的着眼点来纵观古人留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明代宫廷绘画是伴随着明代画院的建立而产生的主要为皇家服务的院体画。主要成就在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三个方面。院体山水画由于皇室政治趣味的引导,保持了南宋院画的基本形态和北宋北方山水的雄强之路,其艺术审美主要依托宋濂的画论思想;人物画分为先贤帝后肖像图、历史故事画和雅集图三类,其艺术成就在明代宫廷绘画中最为突出;花鸟画则以边文进、孙隆、林良和吕纪为代表,边文进擅长工笔重彩花鸟画、孙隆擅长设色没骨花鸟画、林良擅长水墨写意花鸟画,吕纪则能工能写,成为不同于明代文人画和民间画的一股支流。  相似文献   

3.
当代工笔重彩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经验下变革发展的新形式,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性转型的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当代语境下工笔重彩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实践和多方探索的情况。文章在材料制作、色彩表现、装饰性方面对当下工笔重彩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工笔重彩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变革所逐渐形成的"和而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当前工笔重彩课程教学的弊端出发,对工笔重彩课程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核心、课程衔接等三个方面做出对比分析,提出对工笔重彩课程改革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重彩画是从传统工笔重彩画发展而来的,它是工笔重彩画的开放形态,但又与传统的工笔重彩有明显不同,它正在创造其新的艺术语言体系.近年来,一批工笔重彩画家为建立现代中国画的色彩新体系作了不懈努力,使工笔重彩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具体体现在工笔重彩画在语言形式的探索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拓展,从而使古典工笔画向现代重彩画转型.  相似文献   

6.
工笔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以来,一直以精谨细腻、形神兼备的风格在中国画坛上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依据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提出"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文艺发展史观,将古今工笔花鸟画进行比较研究,着重在花鸟画创作的题材与内容、构图形制与色彩体系、材料技法与艺术风格、风骨气韵与审美意境等几方面探讨,以期寻求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主体取向。  相似文献   

7.
张大千晚年创造泼墨泼彩山水画,把工笔和写意进行综合性嫁接,对没骨和破墨予以承继性发挥。同时与重彩系统交集,使水墨和色彩融汇合成,发挥了重彩与水墨的双重魅力,极大地张扬了色彩力量。用笔、墨、色三位一体的整体语言,抒发画家的主体精神,并保持东方艺术神韵,宏扬民族文化独立精神,对中国画现代化变革具有重要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笔重彩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它注重意象的营造,表现风格与写意绘画中的写意性有着同源的特征。文章分析了传统写意美学与工笔重彩绘画的关系,以及"写意性"与写意、写意画的区别,对工笔重彩的写意性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力图揭示体现工笔重彩绘画的写意美的艺术文化本质及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良较早的工笔重彩水墨写意的较多,禽鸟一般都用劲笔重墨勾划出结构轮廓,兼以淡墨渲染,显得形体坚实羽翼丰满,真实而又生动。明代中叶后的文人花鸟画家亦多吸取林良的绘画特点,因此他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郑乃珖以工笔花鸟画称绝于世,但其在山水、人物、写意花鸟及金石书法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书画艺术上的全面素养为其工笔花鸟画创新和格调的升华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工笔花鸟画的灵魂,本文论述工笔花鸟画意境美的表现,阐述工笔花鸟画的现状,对其现状作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向来重视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到了宋代却出现了一种讲究构思上含蓄巧妙、强调诗情画意的新画风,这种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恪守古法的新画风即为院体花鸟画.它以精工富丽、浓重典雅的风格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对元明清乃至现代的花鸟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向来重视实用性和装饰性,而到了宋代却出现了一种讲究构思上含蓄巧妙、强调诗情画意的新画风,这种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恪守古法的新画风即为院体花鸟画。它以精工富丽、浓重典雅的风格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对元明清乃至现代的花鸟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工笔花鸟画创作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笔花鸟画创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还要注重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耿一川,男,1964年11月生。199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工笔画协会主席,国家二级美术师,山西省工笔花鸟画艺委会副会长.山西省盂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工笔花鸟画师从中国工笔花鸟画泰斗俞致贞得意弟子史秉有教授。还先后师从中国著名画家吴尔魁、赵志田学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笔花鸟画,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经形成为单一的画种,以后沿袭到五代,至宋代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花鸟画的发展是从工笔开始的,随后又出现了写意画法.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工笔花鸟画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了,成为中国画中一支独特的奇葩,并得到了健康发展.工笔花鸟画风格、形式多样.在中老年,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喜爱工笔的极多,这对工笔画的发展是很有利的.要使这一画种更具发展潜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作者的全面修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的民族审美观,更是至关重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审美观,中国的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都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和风格,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我认为,中国民族的审美观在工笔花鸟画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园林规划专业工笔花鸟画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园林规划专业学生特点及对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园林规划专业工笔花鸟画教学方法,阐述了园林规划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必要性,提出了在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应用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工笔花鸟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工笔重彩画临摹课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重视学生对工笔重彩画渊源和发展轨迹的了解;重视学生对工笔重彩画临摹课的目的和学习方法的理解;注重学生对工笔重彩画“写意”精神的体悟;重视学生对临本中语言的研究;强调学生对重彩临本中材料问题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多姿多彩,试加区分,主要可分为工笔重彩和写意水墨两大类。在绘画发展的初期,主体应说是工笔重彩。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陶器上用红、黑、白等土质颜料,画各种花纹。仰韶文化中西安半坡类型的人面纹、鱼形纹和鹿形纹陶器,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的鸟形、花瓣叶形植物纹陶器,青海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陶器等给我们提供了绘画发萌时就力求规整和使用重彩的迹像。周秦汉唐的绘画,可说是工笔重彩渐进发展继而推向一个灿烂的时期。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画迹,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夔凤妇人图》、《御龙人物图》…  相似文献   

20.
描绘女性形象的工笔人物画称之为仕女画,从传统仕女画女性服饰样式着手,尝试通过对不同时期工笔画中女性服饰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出传统工笔人物画女性服饰概况。通过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女性服饰的表现形式,探求其蕴含的艺术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