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信朋友圈有人深夜发了一条":没劲,越混越没安全感."我忍不住想起我的安全感. 我曾是个特没安全感的人. 小时家中一贫如洗.为了离开农村,我每天早上步行十多里山路去读书,晚上在夜色朦胧里回家,中间还要经过一片阴森的坟场,经常会冒出嬉皮笑脸的男人朝我坏笑.我每天手握一根粗大的木棍奔跑在山路上,不时告诉自己:考上大学,我就安全了.  相似文献   

2.
徐兴邦 《老年世界》2010,(15):24-24
故乡的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布满了我童年的脚印。弯弯曲曲的山路,梦境一般悠长,或攀峰巅,或入谷底,或挂悬崖,或绕沙梁。山路弓着脊背,默默地永无怨艾地驮走多少岁月。它像一串串长长的故事,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3.
一个残疾青年的情缘文/@@田永源北京姑娘的痴情我如果不谈及他的左腿,他算得上一个英俊的男子。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以后只有用左手拄着左膝才能走路。他儿时勤奋学习,每天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但不管暴雨如注的盛夏,还是风雪弥天的严冬,他从不缺课。班主任刘老师...  相似文献   

4.
我的高考     
汪志 《老年世界》2014,(13):14-14
我的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17岁。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跳农门”,端“铁饭碗”,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父辈们的梦想。由于我们那个县地域大,人口多,再加上离县城又远,那年高考我是在就读的区高中参加的,尽管在区高中考,但离我家还有20多里的山路呢。记得高考那几天,雨特别的大,乡间泥泞的山路让人寸步难行。为了我的高考,为了我的梦想,那几天天未亮,父亲就送我去区上。  相似文献   

5.
缺失     
我只看到我父母相互碰过一次。那是在阿尔卑斯山里的一条山路上。我那时大概六七岁。我在他们前面蹦蹦跳跳地采花。突然间,我预感到有什么事发生。于是转过身去.仿佛是要向他们展示我的花束:他们手挽着手。我目瞪口呆,回过身来拿我的花出气。我再也不敢转身。  相似文献   

6.
山间小路     
龙应台 《老年人》2014,(1):38-39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是一条山路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拭、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相似文献   

7.
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中心校杉木校区的退休校长代天久,一年前开始坚持每天早晨到镇上为孩子们背营养餐,风雨无阻。
  南广中心校杉木校区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里。该校区执行校长代天久从去年5月29日起,主动承担了为校区50余名学生背送营养餐的任务。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背着30来斤重的背篓,在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走2个多小时,当起了“背夫校长”。一年来,他背坏了两个背篓。  相似文献   

8.
用心才有味     
感动 《女性天地》2007,(9):39-39
结婚后,家里每天烧菜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我之所以每天下厨烧菜,一是因为妻子喜欢吃我烧的菜,她说我烧的菜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这种味道天下绝无分号;二是我也喜欢研究莱肴,把烧制各种菜肴当成了一种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9.
一位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每天徒步奔走在乡村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准备再走,可是他突然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的样子十分奇异。他拾起那块石头,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66岁,与其他老人喜欢打拳、跳舞来锻炼身体不同,我爱爬山,更爱“喊山”。早上爬上山顶,登高长啸,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 喊山心态最重要 每天早上7点半,我都会准时从桂林市七星区六合路的家中出发,一口气登上附近的羊角山,再登高远眺,大声喊山。除非天气特别不好,我每天都会完成一次,至今已经坚持了8年。身边不少人看我每天“喊山”,身体变得越来越好,也跟随我一起来爬山、喊山。他们哪里知道,8年前我第一次喊山,是多么尴尬。  相似文献   

11.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昨晚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今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相似文献   

12.
回乡的路     
胡云彪 《老年人》2009,(1):26-26
我的家乡在长沙市近郊。解放前,从浏城桥出发,走过阿弥岭,沿着一条尺把宽的蛇形麻石路,再越过十五里长的花桥垸,行过八里田和七里巷,乘木船渡过浏阳河,再从榔梨镇东行二十里,沿着崎岖的羊肠小路翻过几里山路后,便到了一个依山傍水、仅有十多栋土砖茅屋的小山村——我的故乡善化垅。  相似文献   

13.
梦想达人     
看达人秀,常常想到十六岁的自己,从日本刚回台湾,母亲因为反对我太早工作愤而与我切断了关系,我身体水土不服一直在生病,住在没有床只有一张小垫子,一个小热水锅的房间里,每天每天以梦喂养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0,(3):23-23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元,吃穿用两千五,孩子上幼儿园1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物业管理费三四百元,手机电话费250元,还有煤气水电费200元。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元。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职业语录     
《职业》2009,(10):1-1
我为我的职业、我的岗位自豪,是它给了我每天都能向他人奉献真情的机会,让我每一天都感到充实。  相似文献   

16.
孙芳 《城市》2010,(5):75-78
(九)昨天将近一整天艰难的山路行程,使我几乎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到达目的地梁家湾村边时,见到山乡农舍,心中立刻生起一种与孤寂、畏惧告别的欣慰。这深山坳里的小山庄,民居坐落得很分散,村里很安静,寻觅好久没见一个人。猜想,人们大概都上山忙活儿去了。正踌躇之时,见一村童赶着两只山羊走来。他带我找到了大队部一山坡上的两间破旧石头房子,没有人,门锁着。  相似文献   

17.
野店(小说)朱赫这是湘赣边境的黄茅山路。山路又长又陡,偏这时已是入暮时分了。忽然,前面山垭口闪出一座泥墙青瓦的小店,我心里立时有了一股暖意,连忙赶去投宿。小店不大,但有如朴实的老区人,朴实得让人亲切。十来个投宿者,除了出山来的山里人,就是进山去的外乡...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炎黄世界》2013,(6):71-71
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入围作品,太可爱了,太有才了: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每天早上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鸡。  相似文献   

19.
杨檀林 《老年世界》2009,(13):24-24
初三那年,我疯狂地迷上了电子游戏,每天在网吧与人厮杀,不玩到昏天黑地绝不回家。中考前的紧迫感,我完全没有。每天我都早出晚归,母亲以为我是在刻苦学习,省吃俭用“挤”出钱给我买营养品。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14,(3):15-15
网友咨询: 我现在被爱情苦苦折磨着,茶饭不思,每天很难深度睡眠,我的心理处于一种极不安宁与焦虑的状态,生怕爱上的是一个不懂感情、不珍惜感情的人;害怕他拒绝我,走进别人的生活,那样我会感到痛苦绝望的。当他出差或者因为别的事离开我的时候,我就感到忐忑不安,总担心他再也不会来找我。每天一百遍一千遍地想:他会不会喜欢上别人而离开我?如此神经质,我能活得开心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