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环境制约1.法律方面的制约。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的长期激励机制,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但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来源及流通的规定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制度有难度。一是关于股票来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卢邦贵 《浙江统计》2014,(12):34-36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股票期权激励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2年6月195家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股票期权激励实践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从股权激励的模式、股票的来源、购股资金、业绩考核等几方面深入探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存在问题的有关办法和思路等.  相似文献   

3.
股份期权--我国股权激励的一种可行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即便是上市公司,其股票流通及其实施股票期权也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就我国建立期权激励制度而言,有学者提出了股份期权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刍议我国股票期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障碍 (一)实施股票期权的前提条件不具备 实施股票期权制度,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与之配套,目前我国实施该制度尚缺乏基本条件: 1.缺乏企业家阶层和完善的企业家选聘制度.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股票期权(简称ESO),是由公司企业向其主要经营者提供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通常的做法是给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特定的时期内,按照某一预先设定的价格(所谓的执行价格或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这种权利不能转让,但所购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行使期权时,享有期权者只需支付期权价格,而不管当日股票的交易价格是多少,就可以得到期权项下的股票.若享有期权者在行使期权时想立即兑现获利,可以直接卖出其期权项下的股票得到现金差额而不必一定要有一个持有股票的过程.当然,若享有期权者愿意继续持有股票,那也是他的权利,他可以在他认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出售股票.股票期权实质上是一种受益权,也就是享有期权项下的股票因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利益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运用股票期权制度来激励科技人员,已成为人们共识和政策取向。股票期权正被我国越来越多的股份制企业所接受。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公司虚拟股票的模式,选取江苏省机电行业中,通过2005年江苏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核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比较和回归分析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SNA2008建议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雇员报酬处理,2017年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也正式将雇员股票期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但至今尚未发布具体数据。基于此,本文以Cvitani等(2008)提出的融入了雇员股票期权主要特征的雇员股票期权定价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股票期权附带业绩条件的分期执行模式,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例,科学核算了2006-2018年我国各年份以及各行业的雇员股票期权价值。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我国雇员股票期权价值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41.48%;从行业层面看,雇员股票期权价值集中特征明显,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雇员股票期权价值合计占全部行业的比重超过80%。结合实际核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本文提出了我国开展雇员股票期权核算需完善会计制度与统计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中国统计》2001,(2):30-30
股票期权(ESO)是一种金融衍生工 具,是目前国外公司实行的最重要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也是我国企业为激励企业的经营者而引入的一种新型的分配制度,当前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从承包制开始到后来一度推崇的年薪制,都曾致力于解决企业管理者的激励问题,虽然成效显著,但是其制度产生的动力很难摆脱短期化的陷阱,约束无效的弊端随后也暴露出来,随着股票期权计划在国内的逐步推行,通过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和在中国的上海、武汉、深圳已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经验来改进中国现有的企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在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股市"反应过度"现象的测度.同时利用"反应过度"现象相关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对我国股市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票回购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资本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股份公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对于上市的股份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由于转化为股票价格最大化而变得可以量化.文章分析了股票回购与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回购股票对股东财富增加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T+0清算制度是我国A股市场在1995年1月1日之前实行的交易制度,B股市场更是一直保留到了2001年12月1日.由于T+0允许股票兑现的资金立即入场回购,使有限的资金增加了使用效率,对于提高股票换手率、活跃市场交易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T+0在扩大交易空间的同时也提供了当日对冲的空间,为股价操纵、市场操纵行为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从而成为庄家赚钱的利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根据西方经济与管理理论在对经理股票期权计划(ESO)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然后,主要结合美国ESO实施的市场机制和制度模式,考察了我国目前发展ESO的现实条件和制度设计优缺点.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规则的ESO机制的优化途径:即需要在企业治理结构、制度规则建设和市场运行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刘小明  熊波 《统计与决策》2005,(21):110-111
一、可转换债券简介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以下简称可转债)赋予债券持有者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比率(转股比率)将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股票的权利.除了一般的转股权之外,可转债中还包含着许多的路径依赖期权.这些路径依赖期权都会对可转债的价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持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制度对我国的国企改革以及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公司代理人的长期激励不足问题;有助于公司降低代理成本并以较低的成本引进高级人才;促使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趋向一致;可以激励员工承担必要的风险;较大地激发经营者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综述了雇员股票期权的定义以及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对雇员股票期权的处理方法.接着介绍了2008年SNA关于雇员股票期权的处理方法,并通过雇员股票期权账户登录表,更直观地展示了雇员股票期权在授权日、含权日和行权日之间,如何分别在雇主账户与雇员账户中记录.最后,对部分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雇员股票期权作为雇员报酬处理对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特别是收入分配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菁华 《统计与决策》2005,(13):121-122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中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所有者向其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某一既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行权之前,股票期权的持有者没有任何现金收益;行权之后,其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股票市价的差价同所持有期权股票数的乘积.而当股票期权的持有者选择出售所持有的期权股票时,其所获得的增值收益由出售日股票的市价决定.  相似文献   

17.
1999年8月24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允许用国有资产增值部分作为股份进行奖励,允许民营科技企业采取股份期权形式。根据这一决定,广东、江苏、北京等省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有关员工持股制度奖励办法的规定。上海仪电控股集团成为实施“期股”方案的先驱者之一。目前,在一些民营企业、科技企业以及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经理期权已相当普遍,有些企业如方正、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已经有了按国际惯例制定的股票期权计划,一时间股票期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股票期权包括经理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A、B股市场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引入到分割市场的股票定价分析.通过交易量和换手率两个指标来构造行为市场组合.并以此为基础测算股票的行为贝塔.研究发现,A、B股市场噪声交易者风险均较为显著,且噪声交易者风险对于股票收益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噪声交易者风险越大,股票收益率越低.由于沪市与深市的市场特性不一样,噪声交易者风险对于两市B股的折价率影响不同.在沪市,A、B股噪声交易者风险之差与折价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B股折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深市,噪声交易者风险对B股折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市波动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股市发展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股市简要回顾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标志着我国证券集中性有形交易市场运作的开始.在十多年的短暂发展进程中,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起步阶段的5只上市股票到1000多家公司在两个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总发行股本达到了5997.93亿股,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统计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统计法本身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从立法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在法律概念的准确、科学;程序正义的制度安排;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应该在这些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