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为文 《领导科学》2005,(14):14-15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和谐理念、创新和谐思路、凝聚和谐力量、塑造和谐品格,才能解决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和突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树和谐之观。一要树立多样和谐的理念。和谐不是单一,和谐是多样的统一。目前,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这就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和谐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岩 《领导科学》2006,(24):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基层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落实到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基层。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重心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现实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  相似文献   

4.
<正>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但在社会转型期,在和谐的理想价值取向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面临着矛盾与冲突不断升级的问题。在和谐的理想诉求中,现实的企业管理实践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诸如无情与有情并存、差异与均衡共生、和谐与冲突交替等。如何解决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冲突,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实现人与组织的协同成长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立国之本、执政之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对和谐的理解:社会和谐为理想。统筹发展是手段 “和谐”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思路,即依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统筹兼顾、整合社会,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利益均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是依赖法律和道德调节社会利益冲突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所谓利益整合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有效地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在承认和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使各部分利益能够得到合理、有序的协调,以达到社会内部结构的平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要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就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利益分化趋势和利益矛盾,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整合机制,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合力".  相似文献   

9.
《领导科学》2012,(29):1
秦正为在《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中国政府改革创新》一文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为本质和最为关键的是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而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依赖相关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审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有利于分析和总结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经验,把握中国政府改革创新的未来走向。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统一的,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下,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坚持用和谐理念推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用和谐理念解决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建立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以促进人才队伍的和谐,推动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组工干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世纪新阶段,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把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结合近些年来宿迁市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笔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现实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大举措。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指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利益共享的社会,利益和谐是最核心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优化利益共享机制。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包括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的利益博弈机制、公平的利益补偿机制、健全的利益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谐社会是社会中各民族、各阶级、阶层、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协调、矛盾的解决以及相互信任,和睦相处而构成的稳定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协同进步与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中国社会的严重分化,引发了各种形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要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清现阶段利益关系的新变化,从而建立以社会协商对话为基础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在相关各方中合理分配利益,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     
中央部署平安建设着力解决社会安全问题随着改革触及到深层次的利益格局,社会矛盾越来越集中出现,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复杂与艰巨的程度很有可能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形势下人民内部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这类矛盾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纵横交织,盘根错节。例如,城镇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目前推进城镇化就涉及拆迁和失地,触及一部分群众的利益,这就是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全体利益与个人利…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民生九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咨询》2006,(21):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些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0.
雷雪峰 《领导科学》2007,(22):12-13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县域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沿。县级党委处在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一线,直接面对大量矛盾和复杂问题,其和谐执政能力的高低及建设和谐社会本领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构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