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生活》2005,(1):5-5
据悉,目前,在国外市场上8O%的鲜食葡萄为大粒无籽葡萄。其价格大大高于有籽葡萄,品种主要有克里森秋日皇后、红宝石、火焰超级无籽等。专家认为,大力发展耐贮运的大粒无籽葡萄种植,将是鲜食葡萄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小康生活》2006,(3):F0002-F0002
单洪友 1944年出生,我国著名农民葡萄专家。研究葡萄40年,创新技术40项,发表论文400篇。自八十年代在全国累计推广优良葡萄品种6万多亩,自八十年代在全国累计推广优良葡萄品种6万多亩,免费传艺,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车太勇 《小康生活》2005,(10):56-56
经过10年协商,现在韩国才得以向美国出售葡萄。据韩国农业部和林业部披露,当经过完全彻底的清洗检查后。近日首次船运数量为330千克的葡萄。  相似文献   

4.
单洪友 《小康生活》2004,(11):13-14
一、以防病治病为主在葡萄种植中,定植、架式、修剪、水肥土管理,枝蔓、果穗管理等,固然重要,但大量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证明病虫害防治尤至关重要。葡萄病害八十多种,一旦气候适宜哪种病菌繁衍、传播,必然危害葡萄。2003年,新疆吐鲁番、伊犁雨水多点,两处13万亩葡萄大面积发生病害,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5.
葡萄耐早怕雨,潮湿极易感病,盛产于大西北。广西春夏多雨,葡萄病害难防,历来视为“葡萄禁区”。 新世纪里,葡萄在广西异军突起。2009年,全区葡萄果园面积19.3万亩、产量18.08万吨、产值6.4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1.76倍、6.0g倍、7.42倍。  相似文献   

6.
葡萄霜霉病是我国葡萄生产中的一个主病害,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在受害部位产生一层白色的霜霉,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危害极大。防治葡萄霜霉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秋、冬、春季都要彻底清理葡萄园,半病  相似文献   

7.
《今日南国》2007,(24):80-80
自然生长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太石山区的野生山葡萄(主要为山葡萄、毛葡萄、刺葡萄),有“南国珍果”之称、据统计.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自然野生葡萄原始生长树龄在50年以上的有16万多株.大山里长有“山葡萄王”.树龄超过100年,树根直径大于30cm,分枝为20cm-22cm.覆盖面积约0.23公顷,年结果最多达1500公斤.为世界罕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河南省禹州市葡萄研究会良种场,结合低产园改造,用引进的新良种葡萄技条作接穗,对5—10年生巨峰等老劣葡萄树采用劈接法(硬枝接嫩枝法)进行高接换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针对葡萄硬枝砧  相似文献   

9.
妞妞 《人生与伴侣》2014,(11):22-23
2010年初秋,我和葡萄一头扎进了青岛传说中的秋老虎。整个晚上都蒙着一层湿漉漉的汗水追蚊子,一分钟没睡成。于是万分羡慕邻铺的妹子,把蚊子的飞行当成催眠曲,竟然睡得打起小鼾。葡萄坐在上铺看着我,同样没睡,但也不说话,动中求静。  相似文献   

10.
1987年高考落榜后,困惑的徐卫东不知人生之路该怎样走。当时,他看到市场上水果比较紧缺,葡萄尤其少,就萌发了种葡萄的念头,当年就承包了本村2.2亩的高岗地开始种植葡萄。创业伊始,最缺的是技术,一点一滴都要  相似文献   

11.
论古代中西交流中的葡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酿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西域,自西汉以后开始东传,促进了中原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业的发展。唐代以后,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是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技术的例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小刚 《可乐》2010,(6):18-19
一位导演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也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最后还是葡萄。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应该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  相似文献   

13.
反季节葡萄栽培。一改过去大棚生产早熟葡萄的旧方法,选种极早熟特大葡萄良种。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好几倍。矢富罗莎是日本园艺研究家矢富良宗,杂交选育的欧亚种葡萄新品种。90年经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该品种在山东临清表现为露地栽培。6月中旬着色,6月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14.
采收后的葡萄仍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具有呼吸作用。采取以下方法可延长其贮存期,尽可能地保存葡萄的品质。一、适时采收 葡萄采收过早或太迟均不耐贮存,要在果粒的大小、风味和色泽等外观指标均达到该品种固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魏瑾 《山西老年》2012,(7):44-44
家中盆栽葡萄不仅美观,亦可食用,一举两得。葡萄盆栽一般以长势弱的品种为主,如京亚、伊豆锦、黑奥林、紫珍香、美国黑提等。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南国》2007,(17):78-78
自然生长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石山区的野生山葡萄(主要为山葡萄、毛葡萄、刺葡萄),有"南国珍果"之称。据统计,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自然野生葡萄原始生长树龄在50年以上的有16万多株,大山里长有"山葡萄王",树龄超过  相似文献   

17.
孙武积,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木叶溪乡木叶溪村一位山寨农民。今年35岁。在县科协及乡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这位侗乡汉子敲开了科技致富大门,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土专家”和“葡萄大王”。6年来,他培育出两个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葡萄种——木丰一号和木丰二号。并发展这种新品葡萄35亩、培育葡萄苗木15余亩,同时,还开发特优柑桔5亩、板栗4亩、养蜂40  相似文献   

18.
陈建辉 《小康生活》2004,(11):15-16
在葡萄栽培中,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葡萄的品质和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一、花序修剪、果穗整理与果穗套袋 1、花序修剪与果穗整理花序修剪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花序展现之后,根据植株的负载状  相似文献   

19.
地中海东岸以及小亚、中亚地区是最早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地区。葡萄文化的传播首先是在地中海周围地区。中国种植葡萄和用葡萄酿酒最早是在新疆 ,传入内地是在西汉。唐代以前 ,中原地区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酿酒业发展缓慢 ,直到唐代 ,才有了较大发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技术的输入 ,有力地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善于吸收外来的先进生产和技术  相似文献   

20.
章剑和 《社区》2010,(5):22-22
一只狐狸听说河对面有甘甜的葡萄可以吃。便想过河。可走到河边.聪明的狐狸犯难了:过河,就要弄湿自己那美丽的尾巴;不过呢,就吃不到甘甜的葡萄。该怎么办?狐狸在河边走来走去,始终犹豫不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