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西方学者和国内学界都在关注"中国经验",可是对于"中国经验"的性质和内涵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完全照搬西方概念来分析"中国经验"的研究方法必然导致对"中国经验"的片面理解和误解."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话语权.发展中的"中国经验"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其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对"三大规律"的深刻揭示,给中国人民历史主动性的发挥以新的理论武装,必将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坚持用科学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先俊 《理论界》2009,(9):27-2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政治和文化双重内涵的五四运动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基本的前提;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一个坚强的主体;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初步提出了"中国化"的基本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韦日平 《学术论坛》2012,35(12):10-14
中共十七大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可以从宏观上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共同主题"更加明显;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更加丰富;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更加给力;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日趋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的对象是九十年的研究历史,其内容异常丰富,但至今尚无一部专著.目前研究现状基本是就某一专题的一些零星综述.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学术要求进行探讨,对一些关键性概念、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史"的不同,也都要给予厘清.  相似文献   

6.
邱水 《社会科学论坛》2013,(5):69-79,85
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起点入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点及过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肇始之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概括,阐述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始;"五四"时期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必然选择;国际两件大事的催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带根本性、决定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坚持它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舍此来谈“中国化”,就会产生“化”有余,而“马”不足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只有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国情化、时代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是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理论前提.面向现实问题,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思维路径.遵循这一思维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路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刚 《北方论丛》2006,1(1):106-109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王先俊 《学术界》2006,23(5):170-174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的学习运动是一次党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是延安时期学习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的党史学习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息息相关;有利于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偏差;锻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产物,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精神实质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中国革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和科学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诠释,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具体内容的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觉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指导,要始终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牢牢抓住科学发展的实践主题,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的陈独秀,在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领袖,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斗士,更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层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和社会思潮演变的脉络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创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地位等三个方面可阐述以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为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学理依据。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应该重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 ,还提出了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的问题 ,二者的综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内容。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化”来界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性质。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辩证地统一起来 ,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发展多方面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把"生于"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拿过来"并"化"为"中国的"东西,实在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将之放在哲学层面上加以概念性的反思,以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业内惯用语似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概念黑洞".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里面隐藏着诸多需要审视与明辨的关系,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体建构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特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的内在结构问题,等等.只有对这些关系进行认真地剖析与反思,我们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化、庸俗化甚至是歪曲化的倾向,才能更有力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自身所决定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它的中国化,是它“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中国化,不是它的中国政治化,而是它的中国文化化;它的中国化,也不是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大众文艺(通俗文艺)理论的“融合”,而是同它们的“结合”。在中国化过程中,它要保持自己的基本原则即内核,坚持自己理论的主体性。这样的理论,才会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中国化,才会是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真正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重要特点。科学发展观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状态、目标和基本要求,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杨平 《兰州学刊》2013,(9):131-137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进程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论述当中,其中,主要对于公民政治参与目的、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参与内容、政治参与方式、政治参与条件、党内政治参与以及农民政治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把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宋一 《天府新论》2009,(3):25-28
从要素方面看,中国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要素,中国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这三个方面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从系统与要素关系看,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具体实践改革与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