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南腔北调集》)的确,在中国自有文学艺术的几千年的社会里,小说一向是被看作“杂书”,“闲书”的,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写小说的人也一向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人,是无聊的人。所以,文人只能读孔  相似文献   

2.
释“屋漏”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近听有人把“床头屋漏无干处”一句中的“屋漏”讲成是“屋子漏雨”,实为不妥。 《辞海》释“屋漏”一词说:“古代室内西北隅设小帐的地方。语出《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郑玄笺:‘屋,小帐也;漏,  相似文献   

3.
作,本有造作、做作之意。作态、作秀、作势等,都有此意。更有“作女”一词,把“作”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它不是褒义词。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中说:“白描”却没有秘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可见他也是反对做作的。只是他似乎仅仅说“白描”是应忌做作的,而不是说作文是不可“作”的。他就曾经指出:“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要有技术。”这里的“技术”实际上就是指“作”。  相似文献   

4.
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自称得到古本,乱改《西厢》字句的案子且不说罢,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也就昏庸得可以。(《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相似文献   

5.
(一)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我们的《古汉语言语入门》当然也不会例外。一九七○年冬,我们到陕西省延安地区吴旗县去办师训班。偶尔看见有人释《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的“以”皆为“用”。我颇惊奇:“用钩写龙,用凿写龙”勉强可通,“用屋室雕文”如何“写龙力,我可窘住了!继阅  相似文献   

6.
我案头的《鲁迅全集》 ,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1981年版本 ,阅读之中 ,忽发现其中两例注释有阙失讹误。学术为公器 ,当求一是。谨陈拙见 ,以就教于方家。《南腔北调集》中 ,收有《谈金圣叹》一文 ,迅翁言金圣叹 :“自称得到古本 ,乱改《西厢》字句的案子且不说罢 ,单是截去《水浒》的后小半 ,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 ,也就昏庸得可以”。对此 ,注释云 :“金圣叹把《水浒》七十一回以后的章节全部删去 ,另外伪造了一个“惊噩梦”结局 (卢俊义梦见知州“嵇叔夜”击溃了梁山队伍 ,并杀绝起义者一百零八人 ) ,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 ,成为…  相似文献   

7.
(一) 《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是程伟元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一百二十卷。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程伟元因为“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红楼梦引言》),出了第二个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的印本,因是程伟元所主持的,人称“程本”,为了便于区别,又把辛亥本称为“程甲本”,壬子本称为“程乙本”。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红楼梦》坊刻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关于《红楼梦》的版本,人们也一致相信程伟元《红楼梦序》中的话:第一,“《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第二,此书开始的以抄本流传,“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第三,此书“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第四,程伟元数年以来,“竭力搜罗”后四十卷,先是积有廿余卷,又“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回忆他的早期的创作时,曾说:“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里(N·Gogol)和波兰的显克微支(H·Sien KieWitz)。”(《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九○九年鲁迅编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即收了显克微支的四个短篇小说,鲁迅尤其欣赏显克微支的《炭画》,也曾经想翻译显克微支的《火与剑》或《农  相似文献   

9.
前人在评述《水浒》时往往喜欢与《史记》相提并论。金圣叹说:“《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胡应麟说;“近一名士听人说,《水浒》作歌奄有丘明太史之长……信宇宙间未尝无对也。”但立论的根据是什么却往往避而不谈,或述而不详。这两部书体式不同,风格迥异,相距1300多年,何以能作比较?即令比较,则又有哪些相似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小说创作,鲁迅有自己的独创性.在题材选取上,他说过:“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说到《故  相似文献   

11.
以yǐ一、用。以,篆文作,从甲骨文金文变来。《说文》:“,用也。从反已。”王筠说:“已,已也。已,止也。用则不止也。字义与已反,故字形亦与已反。”(见《说文句读》卷二十八)《小屯甲编三五四》:“以众,王弗悔。”(“众”指奴隶,“以众”,用奴隶作祭品。)《经法·道原》:“(道)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见其刑(形)。”《楚辞·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论衡·程材》:“洗洿(污)泥者以水,燔(烧)腥生者  相似文献   

12.
<正> 先秦文学中尚待解决的疑案甚多。本文仅就《孔壁古文尚书》的下落、《老子》的作者两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孔壁古文尚书的下落梅赜的《古文尚书》系王肃伪造这一结论今天已没有人提出异议了。而《孔壁古文尚书》问题,自汉至今,今文学家说“伪”;古文学家说“真,但已失传”。纷纷纭纭,真象难明。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有关《孔壁古文》的记载有以下一些:《史记·儒林传、伏生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  相似文献   

13.
元曲家刘时中的研究,过去不多。近年有些人开始研究,但问题仍然不少。兹就管见,略陈一二于读者。 一、元代有几个刘时中? 七十年前,王国维在《录鬼簿校注》“刘时中待制”条下写了一条注文说: 按杨朝英《阳春白雪》:“刘时中号逋斋”;又云“古洪刘时中”,则南昌人也。 元又有二刘时中,一见《世祖本纪》,一见《遂昌杂录》,均非此人。照王氏此说,元代有三个刘时中,但没有说清,而且还有错误的论断。因为锺嗣成所列  相似文献   

14.
李冷在《灭亡》和它的续篇《新生》中都出现过。不过,在《灭亡》里,他是作为杜大心的陪衬,以一个泛爱的和平主义者的面目出现的。在《新生》里,李冷则成了作品的主人公。关于《新生》,作者曾说:“《新生》写理想不死,一个人倒下去,好些人站了起来。”又说:“我想写一个人的转变,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谈<新  相似文献   

15.
壹、“有”字无定代词用法的确认“有”字在上古汉语中有很多个意义,其中一个表示“有(个、些)人”、“有的”,即指代无定的人或事物。例如:(1)有自门间射阳越,杀之。《左传·定公八年》(2)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相似文献   

16.
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齐植公伐楚》) 84年中华书局版《古代汉语》(下同)第14页注道:“齐临渤海(古人称为北海),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盲其远.”又:“风,放,指牝牡相诱。” 按:张华《博物志》说:“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海”训为“晦”,比较切合古人心态。查《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和张说一致。《辞源》说先秦中国人认为有四海环绕。如果以《尔雅》的定义来理解,“四海环绕”不成问题;但如果以为先秦人认为有北海、南海等四个真正的海环绕中国,则查无佐证。《辞源》显然有误。王氏注释根据《辞源》,也就错了。看《论语》,《颜渊》篇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话极明白地道出了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一说杜句“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旧注各家都对“沉”字无注。《语文学习》一九五七年五月号载有刘岫、商文光《对“沉塘坳”解释的意见》一文,甚有见地,兹转录如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冯至《杜甫传》的解释是“有的挂在林梢,有的沉入塘坳。”初中文学课本的注解也说“沉  相似文献   

18.
越中楹联选     
青藤书屋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一澎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故居重访想当年老崖吟诗落落甘为镬层历劫不磨看此日苍藤夜架枝枝欲化龙飞数棣风雨几劫沦桑想月中跨鹤来归诗魂 尚下陈蕃榻半架青藤一池乳液看石上飞鸿留印名迹 应光越绝书禹庙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东湖柳岸晓风时闻吹笛花潭春水大好观鱼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扰横隐士云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此是山阴道上咬。来西子湖头问木挥香否知游鱼乐乎万绿如潮仰见飞瀑一壁无底下有潜蛟凿石出奇文满壁藤箩存鸟迹自天侍长剑四山风雨作龙…  相似文献   

19.
仁是《聊斋志异》的灵魂和核心。 《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写冥府科考事,但明伦认为:“立言之旨,首揭于此。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见宇宙间唯仁孝二字,生死难渝;正性命,质鬼神,端在乎此,舍是则无以力人矣。”这是非常中肯的。 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在《聊斋志异》整部作品中,仁和以仁为核心组成的词如仁厚、仁爱、仁人等约有40个,孝和以孝为核心组成的词如孝顺、孝谨、孝子等约出现63个。孟子说:“亲亲,仁也。”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①换句话说,孝不过是仁在有血缘关  相似文献   

20.
李颀里居生平考辨和诗歌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里居李颀是唐代开元、天宝间的著名诗人。但新、旧《唐书》都没有他的传。他的籍贯,第一次见于记载的,是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2。传中说:“李颀,东川人”。清代曹寅等编的《全唐诗》卷232《李颀传》因之,也说:“李颀,东川人”。过去一般对“东川”二字无异议,但对“东川”究为何地,则颇有异同。有的把东川指为云南或云南会泽;有的则指为四川三台或四川东部。近几年有好几位同志对此提出疑问。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