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男人身高只有1米43,背上隆起一个大大的包,沉沉地压在身上,他走路时总是佝偻着一步一步前行,遇见上楼,就像是在爬。10多年来,她还没有正眼看过他,虽然这个被称为"骆驼"的矮小男人是给了她生命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凌子波 《老年人》2003,(5):23-23
4年前的一个夏夜,父亲在家看电视时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性命虽然保住了,但却留下了后遗症——失忆断语,右半身偏瘫,直到今日还躺在病床上。为了让父亲能早日康复,我们兄妹给他制订了一个身体康复的训练计划,重点是学步,再配合其它治疗。每到假期,我都要急忙赶到父亲身边,替换哥哥姐姐,陪着父亲练习走路。父亲学步,一开始十分艰难。每次,我要先把他僵直的右手搁在我的右肩上,再将我的左肩紧顶着他的右肩,还要在父亲的右脚上套上一根绳子。起步时,我把绳子提一下,父亲的右脚便抬一步,左脚也跟着拖动一步。每迈出一步,父亲沉重的身子都要摆动一…  相似文献   

3.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4.
张世普   《现代妇女》2005,(11):29-29
前不久,年近七十岁的母亲患了严重的胃病,去省城医院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手术后,我们弟兄和妯娌几个商量着轮流伺候母亲,但是父亲执意不肯,父亲说他能够照顾好母亲。父亲特意为母亲买了一把黑色的拐杖。父亲把一根根红毛线搓成红绳,然后在绳子上缀一些精巧雅致的小铃铛。那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非常不理解父亲这种孩子气十足的举动。一开始,拐杖并没发挥作用,因为身体虚弱的原因,母亲无法拄着拐杖行走。母亲惟有放下拐杖,让父亲搀扶着锻炼走路。一步,两步,三步……终于在三天以后,母亲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了。母亲在病房内移来挪去,叮当,叮当,…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9月,一篇题为《男生676分考上清华,同学都没有他的微信,看到手机后全都沉默了》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清华大学学生部工作人员证实,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单小龙确系该校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就读于电子信息专业。单小龙的父亲是文盲,哥哥辍学才换来他继续读书的机会。曾经,他也懈怠散漫,最终在严父"一步一盯"的督促之下,他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哥哥辍学弟弟散漫单小龙的家在宁夏西吉县兴隆镇马嘴村,父亲  相似文献   

6.
【新闻背景】2009年6月,正当《潜伏》在全国各地热播之际,本刊编辑部接到一位73岁老者从长沙打来的电话,声称是该剧中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儿子仲夏(原名吴仲霞)。因为父亲籍贯在湖北,所以他想找一家家乡的媒体来独家披露一段真实的历史,揭秘一个他心中真实的父亲。本刊记者与仲夏多次联系,并邀仲夏先生来到本刊编辑部,认真核实其提供的相关资料,确定他所说完全属实。多年前,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他的父亲无奈之中扔下妻儿,从军统天津站站长位上只身逃往台湾,从此杳无音讯。父亲离开时,他还是13岁的少年,此后,他戴上了大特务家属大帽子,命运多舛。每当被命运的双脚踏倒在地,他就忍不住憎恨父亲。时光流逝,年逾古稀的他时常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他渐渐读懂了父亲。  相似文献   

7.
普通人     
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在北影院内,甚至范围缩小到我当年居住的十九号楼内,这是司空见惯的事。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  相似文献   

8.
父亲老了     
刘慧 《老年人》2014,(8):32-32
正那天我在野外看到一棵老树,满树的枯枝败叶,看不出一点生机,这让我不禁想起我的已是风烛残年的父亲。父亲老了。他头发花白,弯腰驼背,一副龙钟老态之相。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曾经是年富力强、充满朝气的父亲,是从学校教书回家就拿起农具下地干活的父亲,是那个曾经被艰辛的生活掏光  相似文献   

9.
父与子     
父亲从来不大和儿子说话,从他小的时候就一直是这样。他不知道什么是和父亲撒娇,这在他的三十年经历中是没有的。父亲一直偏爱他的妹妹,他见过妹妹在父亲跟前撒娇,这在他是不可能的。他想父亲一定是恨他的,可是为什么恨他,他却不明白。在父亲  相似文献   

10.
石海 《老年人》2014,(12):34-35
正开国中将丁秋生191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1930年由矿工投身红军。战争年代他数十次负伤,屡获嘉奖,是一位从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走出安源1923年秋,丁秋生一家背井离乡从老家逃荒到江西安源。由于父亲早年外出谋生后失联多年,为了生存,丁秋生13岁时就进了安源煤矿当童工。煤矿工人辛苦不说,常年吃的都是发霉的糙米饭和不见油的辣椒煮白菜根。少年的丁秋生在辛劳困苦中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1.
父亲和祖父祖籍山东荣城,他们目不识丁。上溯十八代乃至二十八代,尽是文盲,尽是穷苦农民。父亲十几岁时,被生活所迫,随村人"闯关东"来到了哈尔滨。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第一个工人。建筑工人。他转折了我们这一梁姓家族的成分。我在小说《父亲》中,用两万余纪实性的文字,为他这个农民出身的"工人阶级"立了一篇小传。从转折的意义讲,他是我们家族史上的一座碑。父亲对我走上文学道路从未施加过任何有益的影响。不仅因为他是文盲,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乖巧的孩子,在出国留学期间,偷偷回国,并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再未和家人有任何联系。为此,父亲林少卿变卖家产四处寻子,并开出十万元的巨额奖赏。在找寻儿子的途中,林少卿一步步接近了事情的真相……儿子失踪袁莫名其妙2015年11月26日,是林少卿永生难忘的一天。那晚9点左右,林少卿刚结束完厂里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突然想到远在俄罗斯留学的儿子,不知他现  相似文献   

13.
长城 《老年人》2004,(6):10-11
邓朴方是邓小平的大儿子,1944年生于山西省左权县。“文革”中,由于父亲被打倒,他受株连而遭批挨斗。1968年9月,造反派把他关进了一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实验室。面对死亡的威胁,他翻窗逃走,不幸摔成重伤,双腿瘫痪。得知儿子出事后,母亲卓琳一连哭了3天。邓小平没有流泪,只是默  相似文献   

14.
国语 《老人世界》2008,(6):8-10
2007年12月11日晚,一位名叫赵德仁的老人在辽宁省武警总医院因肺癌经抢救无效,含笑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一著名笑星赵本山。享年82岁。父亲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尽管已被医生告知无数遍,但一直守候在父亲病床前的赵本山看到父亲离去时,仍像个孩子似的痛哭失声,几欲昏厥。  相似文献   

15.
生活畅想     
梁启超十岁那年,一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一进家门,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微妙之举,恰恰被父亲和朋友家的人看在眼里。他的父亲教子甚严,但又不好当面开口,便匆匆进了客厅。  相似文献   

16.
青青 《女性天地》2009,(5):48-49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曾以《夏令营的较量》—文为广大家长熟知,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位十足的慈父,爱女孙冉的淘气一度让他很头疼,可他凭着父亲的神圣责任感,把女儿一步步调教得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7.
读懂父亲     
打小我就有些惧怕父亲,一来是父亲在我四岁时才转业至地方,加之工作特别忙,我较少接触他的缘故;更主要的是父亲素来严肃,一张黑黢黢的脸终日难见笑容,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部队纪律,活脱脱一个现代"黑脸包公",叫人不敢亲近。因此,父亲刚年过四十就被同事和朋友尊称"树爹",这固然有父亲老相的原因,恐怕其中更多的是父亲身上有着一股不怒而威的霸气。记得小时候小朋友们来我家玩,一听到父亲下班回家在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丢在人堆里绝对找不着的那一种 我出生在中原大地的作家之乡--河南某市下面的一个县城,父亲在政府任职,母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从不知什么是吃苦.高考后,我被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了,师范毕业一股是当老师,但家里已有两个老师(母亲和嫂子),我觉得她们挺辛苦,就不想凑这个热闹.可我下一步怎么走呢?也许是父亲在政府任职的原因,我对法律很感兴趣,常捧着那些枯燥的、没有故事情节的法规条文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的父亲,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月30日晚,青年演员张默因吸毒被北京顺义警方抓获。8年前因暴打女友被中戏开除的他"一举成名",如今再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众所周知,让这个年轻人一有事儿就被过度消费和关注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的父亲是张国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