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数人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婚姻的最大敌人是一方有了外遇。事实上,除了那些天生花心又意志薄弱的男人女人,导致婚姻解体的真正原因,都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  相似文献   

2.
治理社会是依靠道德,还是依靠刑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两种吏治情形:一种是依靠仁义礼乐等道德教化来使人民从内心萌发一种向上的人格力量,从而达到社会大治;另一种试图通过严刑峻法的镇压手段使人们服从自己。司马迁提倡刑德并重,综合治理。司马迁认为,利欲乃人的天性,他通过卜式这样一个人物,具体阐明"富之"、"教之"的富民教民思想。欲望是指人体感官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先秦诸子发起的人性之争,都把欲望归之于人性,主张遏制欲望。《老子》第六十四章说"罪莫大于可欲";法家主张用刑法制欲;《孟子·尽…  相似文献   

3.
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郑仓元(浙江省委党校)评价是生活中无时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内容,然而评价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同认识是什么关系呢?对此,有人认为评价是主观的、情感的表达,是对客观对象的态度、情感、意向、判断和选择,否认评价的认识特性;也...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基本原则再认识魏英敏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基本原则?有人认为是集体主义;有人主张是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还有人说是公正与功利。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不同的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它们都不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基本原则。  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合理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关于合理性的实质内涵 什么是“合理性”?“合理性”究竟指什么?这是不少学者参与讨论合理性问题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人们对“合理性”实质内涵的理解,可谓歧义丛生,因而对“合理性”的概念界定也是五花八门。但总地看来,较有代表性的理解及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有人认为,人们对“合理性”的内涵从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其中较为普遍的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种是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它含有“合事实、合理性、合规律与合逻辑”的意思;另一种则本身就是价值判断,含有“合目的、合理想、合原则”及“是应该的”意思。 也…  相似文献   

6.
婚姻道德与婚姻法的控制功能及其关系□罗萍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人类离开动物状态以来,就对婚姻关系有所约束,这种约束就是婚姻行为规范。从婚姻缔结、维系、解除整个过程到夫妻双方处理家庭人际关系,都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规范有软性的控制,如道德规范;也有硬...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研究”课题组一、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在对待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是“地随房走”;有人认为地上有房、房依地载,两者密不可分,“所以那种机械地‘...  相似文献   

8.
面对婚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与考验.有人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句“离婚”。仿佛立刻轻松置身事外;有人选择委曲求全,一句“凑合过”,义说得何等辛酸!然而有关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认为“爱情已经远去”的心理感受,其实恰恰是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你可以选择结束婚姻,但绝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结束,否则,注定会在多年之后的醒悟中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应该建立在爱情与义务相统一的基础之上。婚姻义务不仅在于维持作为社会单位的家庭,而且在于巩固和发展婚姻赖以建立的爱情。性爱是人的一种天性,任何男女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但是,人有了爱,随之就产生了爱的义务。恋爱结婚并非是与社会国家无关的个人私事,  相似文献   

10.
智商与能力关系研究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就是人的一般能力吗?智商、智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怎样?“天才”是否意味着智商?近几年来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对这些问题的争论又重新激烈起来,并由此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智力测验基本上反映了人的一般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智力不是人的一般能力,人们对智力所下的定义有误,故必须重新给智力下定义。由智力、智商与能力关系的争论引发了对“天才”的争论。尽管存在着这些争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承认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学校教育不能按照一个统一的分数尺度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给我们的现代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什么是哲学阿尔奇·J·巴姆不同的人对哲学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觉得哲学妙不可言,有人认为哲学一无是处,又有人觉得哲学神秘莫测。自然,认为哲学十分美妙的人是哲学的爱好者;责备哲学一无是处或者神秘莫测的人,并没有真正领会哲学的内涵。其原因部分要归咎于哲学的本...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股份合作制已成为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首选模式。各地在改革实践中,有许多创新,也提出了一些有待研究探讨的问题。一、股份合作制的类型对于股份合作制类型这个问题,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有人提出依据产权结构把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大股东控股型,股权高度集中在非自然人或某自然人手中;二是股东经营型。股权基本控制在管理人员阶层的股东手中;三是职工持股型,股权广泛分布在企业各阶层的职工手中。与此类似的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主要有:全员入股型;雇工经营型;混合参股型…  相似文献   

13.
正若男女彼此懂得体谅,懂得换位思考,那么辛苦便不再是苦,再多的付出,也能甘之如饴。一有人说婚姻是围城,有人说婚姻是牢笼,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总之,若谈及婚姻二字,越来越多的人口中蹦出来的是困惑、疲累、心伤等字眼。仿佛婚姻之内的男女都过着糟糕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一地鸡毛里死命挣扎,犹如困兽之斗。  相似文献   

14.
婚姻质量的家庭结构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婚姻质量可以有多视角,从家庭结构入手研究婚姻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使我们从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角度去了解婚姻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一、婚姻质量和家庭结构 婚姻是男女两性依法律和社会风俗的规定建立的夫妻关系。婚姻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关系不仅是男女两性的生理结合,也是社会结合。通过婚姻关系能衍生出家庭关系和一系列其他社会关系。婚姻的成立标志着家庭的诞生,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带来了亲子关系和其他亲属关系,形成了家庭关系的网络和结构。婚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一种,处在家庭关系网络之中,和其他家庭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家庭关系网中,换句话说,只有在家庭结构中,才能对夫妻关系从总体上把握,才能从本质上解释夫妻关系和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来发展中国 有人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是解决思想、实事求是;还有人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发展.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纵观邓小平理论,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无论从它的逻辑思维,还是从它的科学体系都不难看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经常关心的是: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1)对于这些问题,邓小平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谈到,一方面他旗帜鲜明地反对鼓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资…  相似文献   

16.
论意谓     
弗雷格在其经典性的论文(论涵义和指称)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等同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对象之间的关系?还是对象的名字或符号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在a=b为真时,是什么和什么相等同?弗雷格为研究等同是什么东西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引进了涵义和指称(即所指对象)的区别,他指出,有一种观点认为,等同是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由于“a”和“b”这两个名字指称同一个对象,因此a=b所表示的便是这个核并指的对象与自身的同一。不过问题是,a=a明确地表示了一个对象与自身的同一,但a=b和a=a有着明显不同的认识价值。a=a仅通过分…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什么     
婚姻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此另类的回答你听过吗?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外国没有中国特有?——一种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模式□金祥荣有人说,在市场经济建设(主要指制度和组织创新、演进)方面,只要外国有的,中国也会有也应该有;只要外国没有的,中国不该有,即使有也不会是合理的。那么,为什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而普遍存在的专业市...  相似文献   

19.
1.“人之初,性本善”,如果将此理解为“人的天性有善的一面”,就是对的。但设若将此理解为“人的天性全部是善,没有恶”,那就错了.因为这无法解释”恶人”的产生。 2.“人之初,性本恶”,倘若是指“人的天性有恶的一部分”,那么,这也是正确的。但假如这是说“人的天性唯恶无善”,则片面,因为这不能说明“善人”的存在。 3.“人之初,一团肉”(“性白板说”或“环境决定论”),如果这是“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人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意思,我就看不出这有什么不对头。但设若将其理解为“一个人是好…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的问题,是青年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在早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许多规定,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不同,借以规定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三个重要的命题:1、“人是人的最高本质”;2、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三个命题到底哪一个代表了成熟的科学的观点,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议并存在着观点分歧的。本文拟对上述三个命题的基本内涵、内在关系及其方法论特点作一分析和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揭示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方法所起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