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领土领海争端、地区安全和历史遗留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东亚传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东亚传统安全问题的再现是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产物,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互不信任影响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东亚地区安全的“三大困境”阻碍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美国霸权力量的存在牵制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区域认同的弱化延缓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我们必须抱着循序渐进的务实态度,促进各方协商对话,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传统安全问题.大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东亚地区各国还要学会处理好与地区外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说,东亚地区主义发展的关键在中国.  相似文献   

2.
区域间主义是关于区域之间关系的研究,随着国际社会中各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区域间主义具有板块层次性、行为体多角色性以及国家在区域投放权力相对有限性等特征,这些认识为我们分析地区秩序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冷战后东亚地区秩序的构建就深受亚太地区的影响,表现为东亚地区内部一体化进程在曲折中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继续维持并巩固其在东亚的存在,并将东亚地区秩序建构逐步纳入其对亚太地区的整合中,使得东亚地区秩序在冷战后沿着安全、经济与合法性观念三重维度不断发展变化。鉴此,东亚地区应在兼顾亚太地区和东亚地区秩序发展的同时,激发东亚内部的发展活力,增进东亚国家的区域认同和对地区发展的责任意识,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凌 《兰州学刊》2004,(5):44-45,41
东亚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 ,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和平论对东亚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有助于东亚各国形成相互信任和集体共识 ,创造东亚稳定的安全环境 ,从而形成一个建立在国际政治文化基础上的共同体。使共同体和平论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相似文献   

4.
依据“安全复合体理论”的概念体系,有学者认为东亚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安全复合体”。但本文认为,无论是从概念视角,或从战略与文化的不同视角分析,东亚“安全复合体”观点的某些考虑欠妥。我们需要认识到,推进东亚地区的协调与合作,决不能仅凭激情和理想,更要认清并基于本地区潜在的冲突因素或显在的矛盾事实。  相似文献   

5.
竞合主义实现了对经典国际关系三大理论的整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成长及扬弃,竞合主义终将被和合主义所代替。当合作远远超过竞争,世界从当前的“竞合状态”向未来“和合状态”演进,实现行为体间优态共存,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真正的安全才可实现。进一步地看,竞合主义找到了行为体间的互动方式,成功整合了三种结构性变量,让现实与理想、实然和应然、实证分析和规范性反思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基本路径和终极安全的实现方式,让和合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从观念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地区主义对东亚双边同盟体系的挑战及美国的应对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主义快速兴起,并通过培育地区合作安全观念、改善地区安全环境、重构地区权力结构等方式,塑造着一种新的地区秩序,对现行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体系及以此为基础构筑的东亚权力体系带来现实威胁和严峻挑战。为回应东亚地区主义的挑战,美国采取强化与东亚部分国家的双边关系、拓展其主导的亚太地区多边机制、制约和改造非美国主导或参与的东亚地区机制等战略措施,控制或引导东亚地区主义朝着美国指引的方向发展,以维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7.
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需求的加深,东亚各国掀起了加快区域合作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东盟的建立、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了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兴起.以地区主义为依托参与东亚合作已是东亚各国的共识,但目前东亚合作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新地区主义的兴起,对推进东亚地区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地区主义产生的背景,通过分析目前东亚合作中存在的局限,试图探讨新地区主义在推进东亚合作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在安全研究方面的解释越来越捉襟见肘,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反思主义的挑战显得越加强劲。在国家安全分析中,建构主义通过对理性主义安全观的驳斥,重在说明文化认同、规范在安全分析中的重要性。由此出发,探讨实现国家安全的可行路径,从学理上可以在国际政治中注入国际伦理因素,以国际伦理为起点,建立行为体间的共同意识,直至形成“安全共同体”。具体到政治现实,“东亚共同体”的设想也可依据此思路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是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出现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地区主义在东亚迅速膨胀,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揭晓 《兰州学刊》2007,5(9):56-59
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主要还是以现实主义的权力和利益为基础的竞争性地区主义,这也是东亚地区主义制度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以平等协商、互利合作为价值观的东亚新地区主义为东亚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东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也要求东亚各国打破传统现实主义权力制衡的牢笼,共同构建符合各方利益的"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