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分析与检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饲料企业用人需求。文章以"掺假鱼粉的鉴别"的实施为例,对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鲁道夫的“项目阶段过程”理论,在《文秘英语口语》课程中以视频制作项目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项目教学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3.
朱静 《现代交际》2011,(9):161-161
《办公自动化实训》课程是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同时兼顾办公设备基础知识学习的课程,适合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来开展实训教学,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任务,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来实现“熟练掌握打印机的使用”这一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用人单位对其员工的素质、技能要求为题,通过走访企业、行业技术能手及对毕业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选取典型项目案例作教学载体,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完成了教学设计,最终确立了《医用电子仪器》的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5.
关雁华 《职业时空》2008,4(11):158-159
整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目标、内容、功能,是依据高职教育理念,提高《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客观要求。课程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有机统一是课程整合的依据;根据教学功能提炼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整合的前提;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是课程整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申玉强 《职业》2023,(18):24-2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中提出,促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充分吸收世界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技能标准、评价体系,推进世界技能大赛各赛项的专业或课程转化工作。“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进行合理转化,将其引入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角度,阐述“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汪婷 《公关世界》2023,(1):101-103
“岗课赛证”互融共通,课程教学改革是着力点。国家政策层面对“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大力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改革升级,以及《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教学面临的瓶颈,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要求。探讨从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改革三方面进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  相似文献   

8.
朱花 《职业时空》2012,(7):142-143,145
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影视数字编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视频编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实践教学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案.实践证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特殊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特殊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本文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双语教学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探讨工业工程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双语课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刁凡 《职业》2023,(4):30-32
本文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为指导,对接《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依托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双高建设”项目平台,阐述如何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方面优化课程建设,精准服务龙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区域急需、德才兼备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商业图片处理与动画制作》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和企业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专业教师进行了以真实的图像处理项目为载体,重构课程内容,应用“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评”一体,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会”理念的课程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克勤 《职业》2012,(2):102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学中做,做中学",它很适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胡春亚 《职业》2012,(14):131-132
近年来,项目课程一直备受职业教育的关注,凭借多年的FLASH教学实践,依据“项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欣赏十分析+实训+讲解+创新+点评。此模式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苟振邦 《现代妇女》2014,(12):169-169
本文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提高制图教学质量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寻求了一条把课堂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方法一项目教学法,此方法把技能层次项目/模块化,强化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对高职生进行此方法的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健  刘哲 《职业时空》2013,(9):19-20,23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以《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为例,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材建设等方面探讨高职课程建设的思路、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学校中,《数控编程与加工》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按照《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实行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数控编程与加工》传统课程教学的弊端,从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有效途径出发,分析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出对《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改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大数据平台构建》课程家国情怀、伦理规范、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人文素养等思政核心元素的基础上,从课程伦理意识、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团队五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构建途径,采用“课堂教学渗透、实践教学渗透、课外活动渗透”的“三课堂三渗透”模式实施课程教学,将课程思政教育嵌入教学全过程,营造课内课外全覆盖的氛围,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舒展 《职业》2011,(Z1):184-184
《电子CAD》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之后,在中技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过去的教学方法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情况下,笔者尝试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到这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