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黄志清 《民族论坛》2012,(11):25-26
<正>在边远的新晃侗乡,有这么一位老人,当你和他谈起民族古籍,他如数家珍;讲起民族文化,他津津乐道;说起民俗民风,他口若悬河;提起民间文学,他信手拈来;唱起侗歌,他如痴如醉,他就是现年82岁的禾滩中学退休教师张家桢。张家桢,侗族,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禾滩乡。他曾经先后6年被省民委抽去从事民族文学、民族古籍的挖掘、搜集和整理工作。多次被市县民委抽去撰写  相似文献   

2.
乌兰夫是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他在我党我国民族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在民族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整体和全局观念;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坚持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等主要原则,也形成了民族工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李达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深刻的独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其民族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民族问题>一书之中.李达不仅译介了斯大林关于民族概念的权威定义,而且系统完整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在当时苏联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4.
张磊 《世界民族》2005,(2):71-78
查特吉的<历史与民族>通过对达里尼查仁等人的民族历史叙述的考察,揭示了后殖民理论的尴尬处境--试图摆脱殖民叙事,却抹杀了被殖民国家内部的多样性;试图彰显单一民族的历史,却无视民族国家内部宗教与民族多元的现实,在民族内部与外部、自性与他性、自我与他者之间陷入了后殖民历史叙事的圈套.  相似文献   

5.
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深厚的民族学素养使得王希恩在民族基本理论和现实民族问题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对民族过程理论进行了中国化改造,深入探讨了全球化时代的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并对一系列民族基本理论问题发表创见;以"族性"的视角分析了民族的发展,首创性提出"族性张扬"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当今世界民族过程总体特征的描述;从民族问题的概念入手,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轨迹、内容与形式和发展趋势等提出独到的见解;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参与现实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建议应对,在民族理论研究领域起到了应有的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郝时远是当代中国民族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民族理论研究是其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他通过对民族词源的考辨、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梳理、对ethnic group的起源与含义的追溯、对中华民族的含义的总结来厘清民族理论中的概念之争。他关注国内外民族问题的态势、背景、走向和中国民族问题解决,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郝时远的民族理论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视野深邃、宽阔,注重调查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7.
蒲军 《民族论坛》2005,(2):16-17
一巍巍南岭山脉,到处都有他为民奔波的身影;清清翠江河畔,无不留下他访贫问苦的足迹。郴州市13个民族乡镇49个散居民族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时不在深情地述说着一个人民公仆心系大瑶山,情倾民族业的传奇故事。他就是刚年过半百却献身民族工作20载的郴州市民族宗教局局长田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富强 ,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 ,非常重视国内民族问题 ,他所阐述的关于民族的概念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是中国近代民族学史上的最新理论和最高成果 ;孙中山提出的关于民族平等的思想 ,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革命的深入不断进步 ,体现了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孙中山关于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 ,也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深邃与高远的战略眼光 ,对于今天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涛 《回族研究》2000,1(3):21-25
白寿彝先生热爱本民族,确认主体民族的历史地位,以民族友好的中心思想贯穿三个理论和两个主流说,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与伟大复兴作贡献.他的民族现的动力源自爱国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他的民族史、民族关系史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科学理论的建设.并从一个方面诠释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最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历来是各个时期党和国家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民族交融发展的八条基本经验,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夯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交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发展;坚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事务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从实体论迈向关系实在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中,实体论具有重要地位,它包括客观实体论与主观实体论。前者长于民族的客观属性分析与内生分析,但忽略了民族的主观属性,忽略了他者和关系对民族自我的塑造作用;后者最为看重民族的主观属性,强调民族主义对民族的塑造作用,但放大了民族的主观属性,且落入从民族主义与民族两者的关系来界定民族的窠臼。文章引入关系实在论来阐释民族和民族主义,旨在消解民族的实体本体论地位,并将民族"自我"视为过程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的关系化实体。在此基础上,文章区分了两个层次的流动的、关系化的民族自我和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1)国家民族(主义),公民民族(主义)和族群民族(主义)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2)在第一个层次之上的民族自我与其他内部他者、外部他者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允武  王杰 《民族学刊》2013,4(4):71-79,123-127
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成果颇丰。其中,论文约有320余篇,比2011年增加了100余篇。这些研究在内容上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其中,民族习惯法、民族司法的研究比往年增多,民族政治权利成为年度重要话题;二是内容上的交叉研究增多;三是出现了一些综述性、反思性研究成果;四是关注了一些热点事件和话题;五是应用性研究成果较多。这些研究在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协商民主成为年度新话题;二是注重实证研究;三是注重比较研究。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的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权利保护、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习惯法、民族法制史、民族司法等方面分别对其主要成果进行了介绍与评价,在辨别良莠、展示精华的同时,为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法学提供可借鉴的年度综合性史料。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对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作出了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其中蕴含了习近平民族工作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依据;二是深刻总结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三是回应民族理论政策认识上的分歧;四是完善与发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这些基本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谱写了民族理论政策的新篇章、开拓了民族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一大理论亮点是对我国民族工作面临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概括,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五个"并存"中,每个并存的前半部分讲的是民族工作的机遇、成绩,后半部分讲的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认为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情况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立足点,并指出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处理好与民族有关的若干问题,即东部与西部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及非自治地方的关系;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杂散居民族与聚居民族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战略机遇期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对"民族"概念的模糊界定表明他对民族本质的认识有了近似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船山将传教士呼之为"夷",这种对外国人的轻视、排斥态度,无疑会对其之于西方政治学的态度产生负面影响;船山还具体论述了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民族及其特性形成的影响,这是对于传统思想的突破,也是其民族思想具有近代性因素的一个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17.
民族法治是指制定完备的民族法律制度,并以其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依据.民族法治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包括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和谐关系.民族法治与民族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族法治是民族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民族和谐是民族法治的理念和目标.民族法治与民族和谐二者有机的联系,共同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分化对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形成挑战.目前,少数民族自身发展问题,少数民族群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社会分化中的民族问题,并呈现出新的特点.鉴于此,我们尝试建构社会分化中民族问题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地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坚持以邓小平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地区工作 ,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行真正的民族平等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积极推进民族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觉理  盛遇 《民族论坛》2015,(2):104-107
金炳镐教授主编的《民族理论前沿研究》一书把握热点,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勇于创新,澄清了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观点;彰显自信,全面准确地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