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回顾了俄罗斯音乐家格里埃尔重要著作《花腔女高音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然后对《花腔女高音协奏曲》独特的结构思维、主题旋律特征、人声乐器化特征和独特的配器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赏析;最后指出,作为20世纪的作曲家,格里埃尔坚持用自己熟悉的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这部被称为"天国之歌吟"的协奏曲当中,为俄罗斯浪漫主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这位天才的音乐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执着于音乐创作,无论是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都以其优美典雅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加之变换的情感精心而作。他虽已谢世两个世纪了,但他的精神却留芳百世,为后人所称颂。在世界各专业艺术院校均以他的作品为必修的教材,不计其数的音乐家,学生均演奏过他的作品。他们在演奏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演绎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情感,完美地  相似文献   

3.
周润静 《阴山学刊》2008,21(4):72-75
《黄河》是第一部表现人民战争这样伟大主题的钢琴协奏曲。在结构上,它打破了西洋协奏曲必须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形式,而由四个乐章组成。在调式上,它是别具特色的中西结合式交响曲。这部协奏曲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周润静 《阴山学刊》2003,16(5):24-26
钢琴协奏曲《黄河》与《黄河大合唱》,由于表现手法与表现风格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特性:协奏曲中常常提高八度,运用和弦形式演奏旋律,用三连音填充较长的时值,改变节奏型等方面发挥出钢琴的交响性效果;而合唱旋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歌词,符合人的生理及语言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婚姻家庭中,夫唱妇随不失为人们赞誉的口碑。然而,倘若这种“协奏曲”违反了社会公德,甚至以破坏社会的和谐为代价,那实在很不中听,不但要遭到世人的唾弃,而且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笔者辑录生活中几首走调的夫妻“协奏曲”。  相似文献   

6.
对于合作作品,中国采取了广义立法例,即将其分为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和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这两类作品事实上已经对应着国外立法例中的共同作品和结合作品。无论采取何种立法例,对合作作品的认定及著作权归属规则都应当完备。现行立法关于合作作品及其归属的规定尚有欠缺,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博客是一种与传统作品传播方式不同的新型的网络作品传播方式,我们在使用它的同时,对于它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理应有所了解。博客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若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属于哪种作品形式,实在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博客作品的作品形式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热·热奈特提出的四种叙事方式,对哈萨克族叙事诗的叙述身份进行了分析。以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进行叙述的作品相对较多,必要时也会以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身份或第一人称的口吻进行叙述。具体以哪种身份进行叙述,在取决于作品的具体故事情节或主题的同时,还要看每一部作品的叙述传统。  相似文献   

9.
论儿童文学中的“成人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和主要内容、人的认知力的发展过程、儿童生理与心理的进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成人因素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但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达,而且会导致作品内涵的丰富、深刻,提高作品的层次。文中还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成人化”做了界定。  相似文献   

10.
宁晓洁 《学术探索》2013,(11):103-106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文学作品承载着思想传播、文化交流和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外国文学作品的传人,让我们领略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了解了其他国家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学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却远远不够,我们的欣赏知识停留在不断地引进国内,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各种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然而表面,而对于文学作品的精髓和思想却知之甚少,因此,寻找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新视野,在新的视野下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成为我国文学界的热点。本文就试以新的视野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以期对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的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刘沐阳 《中文信息》2013,(8):154-154
作品市场的繁荣使得与作品有关的衍生产品也逐渐增多。但是,由于盗版、仿制行为存在,作者常常很难在作品尤其是作品角色的衍生市场中获取应有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作者的创作热情。本文通过对作品角色现有的法律保护进行分析,阐述现阶段我国有关作品角色保护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学勤 《社会科学论坛》2006,(2):149-150,154
《伍子胥》是冯至创作的历史故事小说,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吸纳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素。本文回顾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来论述《伍子胥》的民族性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篇小说《奔》是大庆油田职工李正开最近创作的反映石油工人生活的作品。作品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几位普通工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努力拼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从人性本真进行挖掘;在细节描写上,从内心世界进行梳理;在语言运用上,从生活土壤进行撷取。  相似文献   

14.
要想完整地演唱一首声乐作品,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从作品的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去挖掘、揣摩、总结,全面设计演唱方案,规划声音,雕琢韵味,塑造意境,以情带声。演唱声乐作品仅有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完美的艺术表现。本文将从分析声乐作品的音乐、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把握声乐作品韵味与风格、演唱中的声音和语言这四个方面来谈如何完整演唱声乐作品,如何在演唱中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5.
虽然《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规定的作品的自动保护原则为作者获得版权的国际保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该原则的适用也是导致孤儿作品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利于对作者的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应当对自动保护原则作适当修订,规定作者以履行基本的手续作为获得版权保护的先决条件。通过建立一致的作品信息系统,妥善地解决孤儿作品问题,从而切实实现公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作品创作的智力投资者和财力投资者分离,著作权的归属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我国的委托作品、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制度对此进行了规定。但是各类作品分类标准模糊、要件选择随意以及权利分配原则矛盾、分配规则粗疏,导致弊病丛生。因此从两种著作权观念的反思出发,结合我国的立法旨趣,针对非独立创作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三类作品提出全面的整合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历代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屈原及作品进行了多层次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我们发现其间存着许多分歧,每位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褒扬和贬责各有不同。认真寻求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缘由,对进一步研究屈原及作品会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夏寒 《理论界》2008,(3):152-153
声乐作品演唱要深入人心,作品的分析和处理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只有对声乐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各国立法及理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存在极大的争议,从分析这些争议入手,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提供积极的法律保护,并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界定、权利主体的界定和权利保护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作为令人瞩目的旅美作家,在文坛和批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的小说创作颇丰,作品中意象丰富,视域宏大,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文将从政治角度、种族文化以及其近期的史诗性创作等几个部分对其作品进行探究,关注不同时期严歌苓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女性主义的观点。严歌苓不同时期的创作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女性主体渐次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