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给自身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大学生的网瘾问题,必须从治本入手,建立心理、学习、就业援助体系及运用现代“脱瘾”法,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网瘾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工具之一。但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对手机过于依赖,逐渐产生了手机网瘾,阻碍了其后期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从大学生的手机上网时间、大学生的上网地点和工具使用情况、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大学生的网络体验情况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网瘾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大学生手机网瘾的预防、心理治疗的策略及措施,希望以此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手机网瘾的戒断。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桂芳 《理论界》2008,(11):161-162
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本文着重从大学生网络心理互助的可行性,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载体的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就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实施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关键环节.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法的网癌动态跟踪反馈体系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网络技术反馈系统、群体自律反馈系统与人机反馈联动系统.大学生网瘾动态跟踪反馈机制高效运行能够突破大学生网癌时间难掌控、网瘾对象难发现、网瘾行为难把握等瓶颈问题.网络自动跟踪反馈的网瘾警示教育制度、群体自律跟踪反馈的自我教育制度与人机反馈联动的疏导教育制度为大学生网瘾矫治跟踪反馈机制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个体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成因主要是个体心理健康、网络使用目的和网络使用功能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学校来说,不仅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而且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操作模式可分为营造氛围、教育引导、发展提高、激励巩固四个阶段。良好的心理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育引导要注重学生心理意向的转换;发展提高阶段更具有实践性,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并放在实践中去锻炼,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通过激励巩固以扩大前期的教育成果,保证学生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前进。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的基础,也是高校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的基础,因此也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8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究竟是“垮掉的一代”还是“充满希望的一代”?研究表明,“80后”大学生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群体,对“80后”大学生要有一个客观的现实评价;要提高“8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80后”大学生需要引导,需要关怀,更需要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8.
“双重贫困”是指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因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贫困”的现象。导致“双重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济贫困生在大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二是高校缺乏解决贫困生的有效手段;三是“嫌贫崇富”之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为此,从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充分利用NGO组织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双重贫困”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冯艳 《南方论刊》2008,(10):105-105,104
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中国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约占10%。网络成瘾的最大诱因是被称为“电子海洛因”的网络游戏!青少年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加上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无止境的新鲜感,特别容易被网络游戏吸引住。于是不少学生纷纷走进网吧,痴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传奇、热衷于上网聊天。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谐发展,通过“优秀学生党员走廊”、生涯规划、网络等多样化活动和实践引导大学生;发展学生党员要建立四项发展制度,处理好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系,坚持“两早两严”原则;创新和改进党日活动,运用多元评价学生党员的方式进行党员再教育;积极开展创新型、和谐型、学习型、服务型、探究型学生支部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