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学期,老师让一个不懂英语的“小鬼”跟我同桌,我可遇到麻烦了。每天放学,英语老师便要我给同桌补习。而他呢?却一问三不知,我只好硬着头皮支撑下去。一天,英语老师又对我说:“要是‘小鬼’上课不举手发言,就惟你是问!”于是我每次上课时对他使眼色,可是他是一个“牛皮灯笼,怎么点也点不着”。我终于忍不住踢了他一脚,这回他总算知趣,无可奈何地把右手举了起来。他举手的姿势让我简直哭笑不得,实际上,他才举了一半,手臂是朝前弯的,看得出,他还是没有自信,连手都不会举!回答问题就更不用说了:糟透了!可是,英语老师却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也…  相似文献   

2.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5)
(一)罗德先生拿着儿子不及格的成绩单,来找老师。老师平静地说:“你儿子的答卷与他的同桌极其相似。”罗德先生说:“难道不可能是那个同桌抄我儿子的试卷吗?”老师说:“不能的。他同桌在不会答的题目下写着‘我不知道’,而你儿子写着‘我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褚双林 《可乐》2010,(8):60-60
一天,带小儿回山东老家,我让他尝尝大饼卷葱。饭桌上有酱,我指点他说:“你蘸着吃。”他立马站起来。看他误会了。我又说:“我是叫你蘸着吃!”他一时不明白,委屈地说:“我不是站起来了吗?还要我站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4.
娱乐世界     
王某平日放荡不羁,不懂礼貌。一天,他到朋友家赴宴,吃起菜来旁若无人,狼吞虎咽般地把美味佳肴抢吃个净光。同桌客人问他:“你属什么?”他张口结舌地答道:“我是属狗的。”客人说:“幸亏你属狗,如果属虎,恐怕连我们也吃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桌其貌不扬,不善言辞。可他有句口头禅却被我们全班同学熟知,那就是“小事一桩”。他的这句口头禅在我们班是出了名的。不管是谁有了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竭尽全力地帮忙到底。人家感谢他,他总是嘿嘿一笑,两手一摆“说小事一桩,小事一桩。”有一次,学校举行大扫除,规定每个学生都要锄一片杂草。我没带工具,只好硬拔。同桌看见了,三下五除二地把自己那片草锄掉,就急忙来帮我的忙。两个人的活他一个人包了,最后累得像头小毛驴直喘粗气。这还不算,因为帮我锄的草都是带刺的,一片草锄下来竟然让他的手裂开了好多小口子,真让我感到不…  相似文献   

6.
昏倒     
前些天,我班发生了一件事,说起来真是又有趣,又可笑。 那天,刚上课不久,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忽然“咚”的一声,球球倒了下去,再也没有任何动静。同桌溜溜一看,吓得脸色苍白,惊惶失措地喊:“司马老师,不好了!不好了!球球昏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7岁的儿子上课时,因为同桌踩了他几脚,儿子下课后在她课本上画了几道铅笔印,俩人因此争执起来,于是儿子夺了同桌的尺子不还,同桌便吐了他几下口水。  相似文献   

8.
换书     
星期四,由于九年级(初三)下午要举行第三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这门课安排在星期四下午考,所以这天上午九(12)班第四节的《历史与社会》课我让学生复习,准备下午考试。学生们复习时,我在班级里巡视,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离下课还有十五分钟左右,坐在第二组最后一排的那个最让我头疼的学生站起来,手里拿一本书,气势汹汹地冲到他前排的两个同学跟前,吼道:“你们把我那本新书拿走了,给我拿回来!”那两个同学说:“我们没有拿。”但他肯定地说:“就是你们当中的一个人拿的。”他的情绪很激动,坚决要他们把书拿出来。我见状赶忙过去想把他拉回座位,但他坚决不肯。全班学生都注视着他,也在考验我怎样“镇压”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总有学生向我告状:“老师,王小刚(化名)可讨厌了,我不跟他同桌。”可是,调了座位不久,告状声依旧不断。那一时期,我真为调座的事伤透脑筋。  相似文献   

10.
那是很平常的一天,也是非凡的一天……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照例是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我总结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刚要准备提醒上星期不大遵守纪律的同学,猛然发现班里的“顽皮大王”正捂着肚子,脸色铁青,额头上还渗出了汗珠。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关切地问:“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吗?”“他肚子疼,好像挺厉害的。”他同桌说道。“快,快出来!我打电话叫你父母来接你去看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上课了,老师背靠火炉站着,他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说话前要三思,起码要数到五十下,如果是重要的事情要数到一百下。”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数起来,最后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九十八、九十九、一百。老师,您的衣服着火啦!”  相似文献   

12.
楠林 《人生与伴侣》2008,(12):65-65
“你觉得怎么样?有感觉吗?”“我找对位置了吗?要不要换个姿势?”陈钧又在小心翼翼、一句接一句地发问。我闭着眼不想回答,努力将情绪集中到刚刚激起的一点快感上。他却停下了手,继续问:“这样好吗?”  相似文献   

13.
一件海魂衫     
那堂课是我执教的一节市级公开课。因为我准备得比较充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正在我暗自得意时,忽然发现前排同座的张天一和许成用书挡着脸,两个小脑瓜儿扎在一起不知在下面鼓捣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到他们跟前,看见天一满脸怒气紧攥着许成的手较着劲。我钩起中指,在他们书桌上轻轻一敲,提醒他们不要溜号。哪成想,我刚转身,天一竟“噌”地一下站起来,指着同桌压着嗓子说:“老师,他把我的衣服撕坏了。”“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真的。”许成也压着嗓音极力辩解。  相似文献   

14.
小孔明——张瑞,就是我的同桌,他身材矮小,体质强壮,虽没有孔明之貌,却有孔明之智,用他的话来说:“浓缩的都是精华。”  相似文献   

15.
浸润书香     
那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面对刚发下来的崭新的《语文》和《算术》课本,我爱不释手。一页一页地揭开来翻阅,忽觉有一种香气溢进了鼻孔。我就对同学说:“哎呀,书页有香味呢。”同桌就将鼻孔贴近书页长长地吸着气嗅起来,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尔后是一片感叹声。老师看着大惊小怪的我们,笑着说:“这叫书香。是书的油墨味。”于是“书香”这个字眼从此扎根于我的心底。我把课本用牛皮纸包好,  相似文献   

16.
傻子不傻     
“严老师,王南与张老师打起来了!”,上课时,突然一位学生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办公室向我汇报。听到有事故,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跑似地走了过去,王南怎么会与张老师打起来呢?王南是我班的“弱智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习作素材从何而来?每位语文老师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努力让学生“演奏”好这样三部曲:从小留心身边的生活,关心国家的大事,洞察世界的风云,如此简单而已。因为这三部曲为学生的观察和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演奏”好这三部曲,学生才能更好地取材构思,起草加工,这是学生积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具体谈一谈怎样“演奏”好这三部曲。  相似文献   

18.
课始,我一言不发在黑板上写了“吴”字,学生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接着,我在“吴”字的右边画一个“→”并写下了“吞”字,这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了,感到很有意思。我又写了“呆”字,学生很快地说出了“杏”字,看来学生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们开始讨论起来,争先恐后地说着:由→甲、士→干……课堂顿时热闹起来了。平息了课堂的骚动,转入正题。“同学们,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特点的两个数。”我话还没有说完,就有几个“小机灵”抢着说出了“倒数”。我便在黑板的中上方写下了“倒数”,顺利地实现了由“倒字”到“倒数”的切…  相似文献   

19.
我六十岁生日那天,我的亲家和几位老友同桌用餐。他们宁可自己挤一挤,也硬要把我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请过来。对这样一桌子人,我是不能不去敬一下酒的。但是,由于我平时滴酒不沾,这次也就只好以茶代酒了。在和亲家碰杯时,想不到他竟略施小计,把他杯中的“五粮液”碰了几滴到我的杯中来,而我却没有发现。等我“感情深,一口吞”了之后,我立刻就脸红脖子粗了。 我刚想找机会溜走,就听到有人惊喜地喊:“你们看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为儿子洗调羹了!”待人转身向  相似文献   

20.
我叫谢苏木。这个名字用了16年从没有给我惹上一丁点麻烦,直到班上突然转来一个男生。 他个子不高,一脸痘痘,让我想起一张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的月球照片。我仿照《红楼梦》里“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造句,偷偷对同桌马小凤说,“嫦娥一号”一奔月,“天上就掉下个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