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国中期,齐国先后采取过以下对外策略:(1)远反(秦国)中联(三晋)近攻(燕国);(2)运交(楚国)远反(秦国)近攻(魏国);(3)近交(韩、魏)远攻(楚、秦);(4)远反(秦国)近交(三晋)近攻(宋国)。大都失误,导致了齐国的衰落。战国后期,齐国采取了谨事秦而孤立于关东五国之外的错误的对外策咯,导致了齐国的灭亡。齐国的衰落与灭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对外策略的失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代齐威王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齐国快要灭亡了。齐国的爱国人士都很担心,却没有人敢出来劝谏齐威王。一位大臣想出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相似文献   

3.
平陆是齐国五都之中的西都,根据文献方志与考古文物材料,并结合实地考察,考证平陆是公元前408年齐国灭亡郕国后在郕国故址设置的别都,是齐国西南边陲的军事重镇。平陆见证了齐国盛衰和战国纷争的历史剧变,在齐国边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齐国由初封时地处一隅的东方小国,到终太公一世成为大国,进而在春秋时首霸诸侯,战国时争雄天下,这与齐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有关。而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齐国为什么在五国伐齐时不堪一击?齐国为什么在秦国相继灭亡其它五国之时,竟然坐视不管,最终出现不战而亡的历史悲剧?齐国军事力量强盛的经验固然值得我们认真总结,齐国军事力量衰弱的教训更是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最后灭掉齐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交真正意义的政治大统一。然而由于相对落后的秦文化不能满足新建统一王朝的需求,由于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齐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极大的适应性,所以齐文化并未伴随齐国的灭亡而消弭,相反,却在尚未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的前期秦朝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阴阳五行学说、封掸说、稷下学等对秦朝的影响尤大。秦朝后期发生的“焚书”“坑儒”两大事件皆由齐人而起,自此,齐文化走向了沉寂。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代齐国参加的主要战争述略徐勇整个先秦时代,齐国始终是个军事大国,参加过多次诸侯间的各种战争,其中有的战役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鉴于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文章尚属少见,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一、西周时期齐国参加的主要战争从西周...  相似文献   

7.
浅谈国家消亡的过程及其完全消亡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国家消亡的过程及其完全消亡的条件聂立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国家也是如此,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也必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而走向灭亡以致完全灭亡。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8.
齐鲁文化考辨周立升蔡德贵一、齐之为齐与鲁之为鲁今天属于山东省管辖的这块地方,素称齐鲁大地,也雅称“齐鲁之邦”。这是由于在历史上,这里曾经分属于齐国和鲁国管辖和统治。齐国和鲁国都有很丰厚的文化积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影响。但由于鲁国产生过历史上最伟大...  相似文献   

9.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划体历史著作,它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重要史实。《国语·齐语》主要记述管仲相齐桓公的政绩。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mx年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公元前cd前)字夷吾,颖上(今安徽额上)人,少时家贫,曾以经商为生。从公元前685年开始,他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使齐国的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时期第——个称霸中原的大国…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逐鹿问鼎。齐国由姜太公受封时的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成后来的"膏壤二千里"、"粟如丘山"的东方滨海大国,历时八百年,谱写了史书上的辉煌篇章。纵观齐国国力强盛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是齐国充分开发利用"鱼盐之利舟楫之便"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齐国之所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齐国的海洋经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就齐国海洋经济文化之海洋渔业文化、海洋盐业文化、舟楫航海文化和丝绸商贸文化四个方面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齐国是中华兵学的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兵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取得领先于全人类的伟大成就.齐国作为当时的强霸之国,对中华兵学的诞生、发展与成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出许多光辉的战例;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兵家人物与兵书著作均出自齐国。因此,齐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华兵学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在齐国历史上先后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人物 ,他们的辉煌业绩和真知灼见很多在当时的各诸侯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也是构成齐国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他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同齐国的综合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蜀汉政权在三国中首先灭亡,流行的看法是把责任归咎于后主刘禅,“扶不起的阿斗”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刘禅并非昏主,蜀汉之所以灭亡,其最根本的原因乃是蜀汉在资源、人才和地缘政治等综合国力上天然的劣势。扶不起的不是阿斗,而是蜀汉。  相似文献   

14.
齐风再现了齐国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不同于他国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国独特的地域文化使诗歌整体上呈现舒缓阔达的风貌。齐国的地域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对这些因素的考察有助于从中探寻地域文化与诗歌风格间的必然与偶然关系。  相似文献   

15.
齐瓦当是指带有齐国文化色彩的瓦当,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汉代的齐国及周边受齐文化影响的地区所发现的瓦当,其基本范围在今山东省境内。齐国瓦当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整幅画面的布局以及形象的塑造,都具有不同于别国的艺术特色。齐瓦当以其特有的内容、新颖的构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附着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甚至远古文明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相似文献   

17.
当代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科技革命的发展将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科技革命的发展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了一些消极与负面影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最高形式,它的一切调整都是为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做准备,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齐国故都临淄随之被确认为足球起源地.在古代中国,足球的起因可能是为了锻炼腿部力量,是属于军事上训练的活动.后来通过实践,逐步改进游戏方法,使人们感到踢球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在先秦齐国,都城临淄的人们,就是将踢球、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等都当作娱乐活动的.之所以如此,这与齐国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先秦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方面与古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文武 《金陵瞭望》2009,(13):38-38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叫司马穰苴。当时,在齐国景公时代,晋国侵略阿、甄地区,燕国侵犯河上地区。齐国陷入四面楚歌的环境中,派军抵御。结果,大败。齐景公急了,贤臣晏婴推荐了司马穰苴.晏婴说“穰苴虽是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齐景公采纳了晏婴的建议,面识司马穰苴.交流军事知识。司马的谈吐与学识折服了齐景公。齐景公极为高兴.马上任命穰苴为军事统帅,抵御敌军。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认为,北齐国号源自高欢父子的封爵与籍贯。然而揆诸魏齐之际的史实,北齐国号的选择还受到追溯先祖、攀附与拉拢士族、附会谣谶及契合美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可以窥探出北齐统治者谋求抟合北镇勋贵、河北豪族、洛-邺士族文官等统治集团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