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法律实现障碍及其消解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实现障碍是法律设置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它社会事实的影响和制约而发生阻滞、冲突的社会现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领域正在逐步走上法治化的道路。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国农村在城市化、信息化等摧枯拉朽般的社会变迁中已经被逐渐"边缘化"和"去中心化",法制建设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农村法律实现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使农村法律运行失常,呈现一定程度的"病态"。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城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挺 《南方论刊》2005,(5):12-15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要注重抓好规划,积极实施中心镇战略,加快产业发展,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努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现在要提出加快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这是由我市农村面临的形势所决定的,也是农村长远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市农村形势总的讲是很好的。在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我市农村经济仍然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好势头。特别是在农村的第二步改革中,进行了许多有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问题与三农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又成为妨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障碍。该文指出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和以工业化为主导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三农问题解决的影响,指出这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会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准入门槛、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也因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设置了障碍。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冲击,就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因过度城镇化而给农民进城造成障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只有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才会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我国各种类型区的共同发展方向,贫困地区也应走这一条路。但同发达地区比,贫困地区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上难度要更大一些。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城镇化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作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城镇发展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劳动力、环境承受巨大压力的基础之上,尽管城镇化水平提升迅速,但其对基础农业的破坏作用也显而易见。可以说,目前我国城镇化被房地产开发商"绑架"了,属于"被城镇化",同时地方传统文化面临解构和破坏。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存在的问题,并引进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强调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用"逆城镇化"、"城镇农业"、"设施农业"、"农业产业链延伸"等相关经济学论点,对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进行深入实地调研,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同步推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清照 《东岳论丛》2003,24(2):33-36,13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 ,必须同步实施 ,共同发展 ,才能使现阶段的农村改革和发展实现新飞跃。为此 ,应强化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和指导职能 ;完善配套政府 ,消除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管理 ,创造有利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 ;抓住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新思考"三农"问题,把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放在新型城镇化的视角下去审视和谋划,围绕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切实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解决"新三农"(现代农村、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问题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科学协调加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经途径。本文试图从我国已经向城市、乡镇企业转移了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基础上 ,分析存在的障碍因素 ,并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状况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村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的最终归宿地。近 10年来 ,无论是从城乡从业人员的变化还是从城乡人口的构成来看 ,我国城镇化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从前者可以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广大农村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农村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强势的利益集团。如何准确认识强势群体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加强引导,发挥其先进作用,保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7,20(5):114-116
目前包头市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2、发展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不高,辐射带动力有待加强;3、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制不活,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4、区域性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因此,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稳定、最基本的实体,推进县域现代化建设,应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心所在。本文在客观分析邯郸市县域现代化实现中现有优势和存在的障碍基础上,从制定和坚持科学的战略指导思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实现超越式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加快提高城市化水平、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全面促进社会建设七个方面提出今后进行邯郸市县域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导致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研究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形势,探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证研究邯郸区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获取不同的转移类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推动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亭亭  宋东升 《河北学刊》2006,26(5):206-211
城市化是21世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速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在客观评述与系统总结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矛盾障碍的基础上,揭示出有利于找寻城乡结构能力转换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其中所涉及的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可为河北省决策部门和兄弟省市的城市化实现方式,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城镇化健康的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任务。分析了河北城镇化面临着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差距已经严重超出合理限度、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并从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河北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方面指出打造河北城镇化新局面的战略举措,健康城镇化道路是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6.
杨金洁 《理论界》2014,(6):154-156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政府或社会为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措施之一,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保驾护航。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身份平等,有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促进城乡和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成果的公平共享。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包括职业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着观念、能力、制度、身份、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要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自我发展机制、政府推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互动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洪卫中 《兰州学刊》2010,(4):59-61,85
农民工不仅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最主要的力量,因此,他们的文化和教育不仅关系着城市的继续建设和发展,也关系着农村的改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的改变,而且与诸多社会问题譬如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城市治安、农民工犯罪、农村观念的改变等都密切相关,目前它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而改变农民工的文化和教育水平首先在于政府法律的制定,其次是城市用人单位和社区对农民工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和教育,最后是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和教育投资的加大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自主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城乡主要结构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城乡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乡村经济系统发展滞后;二是城乡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三是乡村劳动力亟待转移;四是城市化“虚高”。必须优化城乡结构。建议:(1)坚持城乡互动;(2)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对城市的了解愈发全面和深入。他们的生活、思想等各方面也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城市想象和自我身份认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江苏地区农村居民的实地考察,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了解城市的方式、对城市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虽然具备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半现代性”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