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根据世界主要经济体中45个国家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特征、政治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四个层次分析影响一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宏观经济因素和银行行业因素是决定一国银行体系效率的主导因素;而政治和制度因素对于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未来政策着眼点应该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稳定物价水平、降低实际利率、提高银行业市场竞争力、降低行业垄断和准入门槛、控制信贷风险等方面,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业银行日益突破传统的存贷业务,开始经营理财产品等投资银行业务.而相关商业银行法规仍然建立在分业监管的基础上,对混业经营创新业务的风险防范明显不足.为了保障储蓄业务的安全,必须解决在混业经营中商业银行究竟“从事哪些业务才是安全的,不能从事哪些高风险银行业务”的问题.次贷危机之后,西方纷纷推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核心思想正是加强对商业银行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目前中国银行介入投资银行业务处于缺乏法律规范的发展状态,应当吸取“结构性改革”的有益经验,划定商业银行应当禁止从事的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明确法律界限的“双重维度”,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3.
郭英见 《学术交流》2006,(8):123-126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银行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操作风险的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全面提高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改革的胜利成果。要有效地管理操作风险,必须将其真正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实施全面的股份制改革和组织架构改造,严格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操作风险模型和监控系统,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毛志明 《社科纵横》2012,(7):35-37,41
自1587年意大利威尼斯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就与商业银行始终相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能否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八大风险之一,是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面临的最具有普遍性的风险。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已逐渐得到各级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重视,成为整体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本文通过阐述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概念、形式、风险点及其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五项对策,以期对业界开展风险防范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和 《浙江学刊》2004,(1):164-16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银行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银行也是经营货币的高风险企业,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银行风险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极大,因此在重视银行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银行风险控制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银行业的信贷资产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华  张艳 《创新》2010,4(3):67-70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主要有: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曹俊勇  张兰 《浙江学刊》2006,(5):151-15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联立方程组,对我国商业银行2000-2004年期间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互动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实施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是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发挥监管者所期望的效应(敦促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而国有商业银行不会因为所谓“隐性”支持的存在而表现出更多的不合理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会因为其偏于市场化的运作而对资本充足性要求做出更合理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的并购重组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 ,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WTO后 ,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在正确判断世界金融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加快银行实践结构创新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流程再造 ,以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用衍生品市场自从1994年创新以来,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深刻影响着全球金融生态.信用衍生品的出现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深刻的变化,即在组合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贷款规模管理、流动性管理以及银行的系统风险等方面给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近期<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2007年版)>的签订为中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扫平障碍,发展银行信用衍生品市场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保证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将银行资本监管、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治理等因素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不仅从理论上考察了银行外部管制环境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而且对于讨论在中国存在隐性存款保险条件下,针对银行不同的内部治理机制进行不同的管制措施,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农"弱势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难题.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为转轨经济国家运用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发展提供了先进理念和规范程序.波兰农村银行体系的改革确立了法律基础,调整了合作银行组织架构,允许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扩大业务,以盈利能力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引入欧盟银行监管标准,现已成为中东欧各国合作金融最成功典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以农信社为主体,其演进历程与波兰有相'似之处.波兰合作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业绩指标要优于商业银行,而我国农信社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距仍然较为明显.为此,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转型深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殷志军 《浙江学刊》2015,(1):173-177
金融风险内生于影子银行体系,但隐藏在各类金融活动中,不易被捕捉到。本文通过考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刻背景,发现诱发影子银行风险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全业务链风险评估缺失、风险积聚的正反馈效应和银行评估交叉业务风险深度不足。结合这三个因素并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结论是我国目前影子银行引致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很小,应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改革力度,促进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美子 《学术交流》2007,(11):114-117
自中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以来,外国银行通过在中国设立分行、成立法人银行或参股的形式,逐步进入中国的银行业,并获得了中国银行业10%以上的市场份额.韩国的银行业同样也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外资银行的引进,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使中国银行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引进外资银行,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将加速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这是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尽管存在着瓶颈,在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大好机遇中,只要加大力度推进黑龙江省与韩国的金融合作,研究和探索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对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国2003-2014年14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且对城市商业银行影响较大,对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影响较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因为能够抓住互联网金融机遇,盈利能力反而得到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盈利多元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作用尤为突出。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给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也倒逼其积极调整盈利模式,推动盈利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24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的样本数据,基于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分别以所有样本银行、主要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为对象,实证检验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型转型具有促进作用.与主要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压力更大,资本约束状况对其盈利模式影响更加明显;规模因素对商业银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集中度因素对主要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方向相反.这对资本监管强化与金融改革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学术交流》2007,(12):130-132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具有复杂性、分散性、规律性、关联性等特点。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难点主要有组织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执行风险管理、信息流通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防范个人信贷操作风险应注重培育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注重营造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氛围,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建立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管理机制,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差: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我国32家商业银行2000-2008年的数据分析银行利差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是影响利差的重要因素,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冲击导致利差显著扩大;随着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深化,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均在利差中得到补偿,但流动性风险尚未得到体现;金融创新和中间业务发展为银行调整利差提供了空间;有待改善的金融生态使商业银行支付隐含利息进而扩大了银行利差;中小银行相对于大银行能获取更高的利差;银行管理质量和融资体制对利差产生一定的影响;利差还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新业态领域中的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政治安全风险、金融安全风险、社会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和身心健康风险.引致新业态领域社会风险的成因在于:一是法律法规供给不充分,职能部门执法权受疑;二是犯罪证据取证难度高,涉案资产处置效率低;三是监管主体责任欠清晰,部门协同监管不到位;四是市场主体缺乏自律性,社会责任意识较淡薄.要有效治理新业态领域中的社会风险,就必须要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前提下,建设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风险治理共同体.一是要完善新业态法律法规,推进新业态风险法治;二是要创新追赃挽损方法,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三是要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四是要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大违法打击力度;五是要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打造多元共治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微观视角,利用2014-2020年中国143家银行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管新规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资管新规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机制检验表明,资管新规通过提升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及增强银行盈利能力,进而降低银行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的实施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非国有银行的风险。因此,应继续坚持资管新规对银行的有序规范、提升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及增强银行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0.
薄广  李潮 《学术交流》2004,(12):58-60
在对流转类企业的授信实践中,根据流转类企业的经营特点将其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可持续经营风险完全转化为较易控制的操作风险,解决了有市场潜力的流转类企业取得商业银行信用支持的难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拓新的信贷领域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为进一步分散资产组合风险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