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以德治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思、总结后作出的明智选择."以德治国"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交替运用,便可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杨亚利 《人文杂志》2001,(5):158-160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方略是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治国方略的发展创新."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内涵的扩大和发展.只有德法并重才能标本兼治."以德治国"的实施途径是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其次要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教育、道德实践做大量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第三,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以解决以德治国的领导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反腐倡廉呼唤"以德治国" 1、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的呼唤 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相适应,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道德体系,是"以德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今年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法、德相济成为我们的治国施政方略,正确地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会使我们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方针,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及西方关于道德与法律的结合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由此形成了"德治"和"法治"两种不同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及西方道德与法律结合的思想进行评析,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学术》2007,(3)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德治国",需要在国家范围内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社会道德体系,应包括三个基本层次:公民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在相互作用中,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把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然而以德治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其真正实现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这其中健全与完善以德治国实现的制度基础尤为重要。 一、以德治国需要有健全的经济制度为基础 早在以德治国这一思想提出之前,就曾有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时至今日,这一要求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道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它在实践中体现为社会之"面"与个体之"点"的有机统一.在"面"上,要围绕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确立,建立符合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点"上,要着眼于提高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思想 ,对于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时代的召唤 ,也是现代化的需要 ,更是我们矢志不渝地所追求的一个目标。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 ,必须以道德为基础 ,以法律为保障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国的基本规则。首先 ,法治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规则 ,基本含义在于依法办事。法治是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原则 ,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理性趋于完善的体现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推进"以德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齐抓共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国之魂在德.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道德教育和建设可以使人性得到升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将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以德治国"的内涵.承担着治理国家任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以德治国"的表率.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是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角度看,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战略抉择;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的角度看,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选择."以德治国"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是在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应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道德建设的作用,在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上下功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紧密结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实践“以德治国“思想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吴小评 《北方论丛》2004,3(6):127-129
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一些流行的观点、看法存在某些不足,乃至误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构关系决定了整个治国方略的系统性质."依法治国"是"坚定不移"的"基本方略","以德治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略,正是这种结构关系决定了整个治国方略区别于人治的法治性质.  相似文献   

15.
童萍 《兰州学刊》2005,3(1):58-60
恩格斯道德相对独立性理论是恩格斯科学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道德对社会经济条件的依赖性、历史继承性和能动反作用.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并更好地发挥道德的功能,批判继承优秀道德传统、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落实“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搞好“以德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对"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提出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的论述,探讨高校如何抓好以德治党、以德治师、以德育人,从而更好地用"以德治国"的思想搞好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强调"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两个紧密结合",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江总书记指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的方略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法制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属不同的范畴,但都是管理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同时也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而德治则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和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法治和德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莫伟凌 《南方论刊》2001,(12):31-3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种重要资源。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坚持“以德治国”,为贯彻这一方针,我县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0.
金萍 《江西社会科学》2001,(12):110-111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犤1犦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方略与儒家“德治”观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方略是对儒家“德治”观的扬弃。它是在继承和弘扬儒家“德治”思想的优良成分、抛弃其糟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社会主义的“以德治国”方略与儒家的“德治”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为何“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