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特别指出了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范遇到的新挑战。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特征,构建了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评价法测算了金融风险指数。影响金融业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具有一定的混沌特征,本文进一步刻画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应有针对性地改革当前金融监管理念,建立综合监管体制,统一制定金融产品监管标准,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
金融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的金融监管措施.不适当的监管措施会构成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审慎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全球化顺利演进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探讨了金融服务全球化与金融审慎监管关系,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银行审慎监管的原则以及巴塞尔协议所确定的银行审慎监管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督是指金融行政监管和金融风险监管,是国家对金融机构、金融行为的管理,是防止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的必要手段。本文讨论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从金融发展史,还是从金融抑制论或金融功能观的角度看,金融创新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创新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暴露了其在金融创新监管制度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关系,必须首先从立法上对风险监管进行规范;其次要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效率;第三要约束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稳步推进复杂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最后是要建立金融创新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系统性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业自身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我国的金融创新也正在走向深入 ,对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国际金融创新进行比较研究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入手 ,剖析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大力开展金融创新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并购呈现出规模化、跨行业的特点,金融并购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使其面临着新的金融风险:一是金融机构越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二金融机构越大,"太大而不倒"的安全网措施激励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三是跨行业并购可能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随着金融并购的发展,以限制竞争和安全网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方法将向以审慎性监管、信息披露和预警机制为基础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金融监管模式的博弈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应对,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作为基础和保障。在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统一监管等模式的乱象背后,何种金融监管模式才是更优的选择,是后危机时代法律和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机构监管并不是行业划分的标准,无论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机构监管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两者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单一监管是金融监管模式中理念最为领先的制度,但这种制度仍需要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配合,并提高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管理能力。以目标为基础的双峰监管模式,既能做到金融风险的监管全覆盖,又兼顾金融消费者保护,是金融监管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金融企业集团的出现对既存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诸多新的法律问题.基于金融企业集团是原来金融企业的衍生与发展的产物,所以对与此相关的风险集中的监管法律制度的创新并不是对以前金融监管法律理念的摒弃,而是应采取兼收并蓄及发展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一个动因,金融创新又促使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然而,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缺失引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仍会出现.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轮金融危机,用“核心—边缘”监管思想来分析美国的金融创新活动与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不足,进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我国金融监管策略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从金融诞生以来就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并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社会发展而不断优化和完善.不同于十年前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金融监管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经济、新金融、新业态、新技术所引致的金融监管问题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简单的趋严监管不一定能达到预设的监管效果,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应是拿捏好金融监管的"五度"问题,即金融监管的角度、广度、力度、高度和监管适度五个方面,进而探索金融监管在这五方面的创新思维与改革路径:即金融监管角度方面宏观上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观上要防范系统性风险,微观上要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监管广度方面要探索混业监管,并借鉴"监管沙箱",实现监管创新;金融监管力度上要坚持审慎性监管和弹性监管;金融监管的高度方面要保持前瞻性、主动性、穿透性监管思维;金融监管的适度即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并采取包容性监管思维.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制度通过金融产权形式进而使金融组织的行为决定了金融发展的可能空间.但是,确立和维持制度的交易成本及其变化,又使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对金融制度变迁形成反馈作用.我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缓慢,使金融因素成为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上述理论逻辑提供了一个反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高科技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金融理论的发展是“供给”因素 ,金融市场需要是“需求”因素 ,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催化剂。金融工程的运作机理是风险的转移和再分配、逃避管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等。本文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国的金融工程发展 ,并给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近代金融史实的角度观察、分析了金融功能的有效供给与需求,给出了金融功能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一般含义,揭示了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的内在关系,明确指出了正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对金融功能的不断需求,而有效金融功能的不断供给不仅满足了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向商业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的过渡,同时也使自身由初级金融发展到现代金融。因此,金融功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不断均衡是金融发展的标志,对均衡的追求是金融发展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14.
财务文化与财务文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隶属于“企业文化”中的“财务文化”,既具备“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在企业财务中的特殊属性。近年来,“财务文化”及“财务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企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调整,“财务文化”必将对企业财务目标、财务战略、财务制度、财务方法带来深刻影响。同时,随着对“财务文化”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财务学科体系也将发生动摇,涵盖“技术”和“文化”的“双翼财务学”将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风云变幻 ,时骤时缓。在时间列车驶入 90年代以后 ,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已悄然而至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我国入世后金融市场步伐加快 ,如何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确保我国金融业的安全 ,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正是本文所阐述的问题。首先 ,论述了我国金融开放的必要性 ,继而对我国金融市场在开放条件下所引发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涌人中国,新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也随之而来,中国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的变迁轨迹,并结合中国国情,认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开展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解决好金融创新是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金融约束理论的介绍,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作出了我国现阶段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相机选择的判断,同时提出了我国实施金融约束政策存在的问题,指出金融约束是促进金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金融信息化出发,探讨了金融信息化与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金融信息防范金融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融资租赁中交易双方对各期支付额的定价问题进行分析,从投资回报和筹资成本角度入手,提出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定价模型,通过定价模型,从理财的角度为出租人和承租人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支付额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明确了交易双方可达成协议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虽然金融市场的效率与公平有时表现为对立的政策目标,但从根本上讲,金融市场的公平性是实现金融市场效率的前提条件。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的高度技术化,在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条件下,金融机构行为伦理的确立不仅是决定金融市场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金融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