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强化学生的心理辅导作了探讨.提出了首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7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加强心理辅导,其次班主任要视学生在学>-7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时进行心理的辅导.通过鲜活的事例印证了上述心理辅导的功效和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考语文复习的最佳地点是课堂,课堂时间就是高考语文复习的好钢,那些重点的内容和题目就是刀刃。语文教师就是要把语文课堂这一时间用在那些重点的内容和题目的复习上,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反复地练习、讲解、强调,使这些重点的内容和题目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语文复习主要内容有三大块: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时就是要紧紧扣住这三个方面,抓紧课堂时间不放松,讲方法,找规律,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3.
成敏 《社科纵横》2012,(1):203-204
高职院校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明确自身定位,对于提高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存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重视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建设滞后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够专业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和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管理体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体系和建设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相似文献   

4.
石松 《江右论坛》2007,8(7):32-33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如果这长期得不到纠正,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还会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体育课中学习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情况的分析,找准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的方法,以便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安敏 《生存》2020,(5):0198-0198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且古诗词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对久远,很难与学生形成思想上的共鸣。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上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文章中从多个层面阐述了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M开放大学远程学习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心理与其他类型学员的学习心理在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探索地方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构建多维高效的远程开放教育服务指导模式的策略,以激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好地为学习者学习效能感的达成提供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周玲 《生存》2020,(12):0016-0016
写作难,难写作,一直是困惑语文学科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摆脱写作的窘迫状态,找到好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开开心心地进行写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展的趋势,潜心研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有效方法,反复地进行练习,组织具有创新特色的写作活动,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发现学生写作中面临的问题,疏导学生的心理,细化各个写作环节,把握写作教学的航线,促使学生身心轻松愉悦地进行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常江 《社会福利》2007,(6):46-47
心理调适是指运用一些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心理调整.通过心理调整让自己和他人达到一个健康状态的一系列过程.心理调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学生创业意愿不强烈、创新意识薄弱、心理耐受力差等问题更是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数量和质量.该文在课程思政大环境背景的要求下,将思政教育嵌入创业指导培养工作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以创新意识、创业价值观、创新实践能力、创业心理品质为培养目标;以培养主动创业意愿、价值观教育、多元化实践模式、分类分型指导为渠道,通过思政教育与创业指导的深度融合,构建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创业指导一体化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施云耿 《学园》2011,(18):176-177
心理暗示具有“双重性”,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人精神的“稳定剂”和激发潜能的“兴奋剂”,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判断,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常伴随他们左右的不良的心理暗示并认识其危害性,使他们掌握积极的心理暗示方法,这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