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师之本也;爱,德之源也.论及一位教师教书是否成功, "德"是评定的根本所在;而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所表达的真挚的爱,又是师德的源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呢? 一、爱,是南风般的沟通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师只有保持着一颗真挚的爱生之心,才能建起一座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做到了真正的沟通,教学水平才会提高.  相似文献   

2.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了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缤纷绚烂、充满诗意的学科,诗意是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也是语文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学中应该多一些诗意,多一些对美的欣赏和领悟,才能够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诗意"的语文课应该像诗一样给人以美感,创设出一种富有诗意和人文气息的情境.  相似文献   

4.
王强 《职业》2010,(14)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后进生,用心中的爱去感化他们,用智慧去改造他们,后进生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爱是后进生转化的根基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后进生由于平时受到的惩罚和指责多于赞扬和鼓励,所以更渴望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德育应该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同样,朱小蔓教授也说过:"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众所周知,一个民族有自己的灵魂,那么,笔者认为,一个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灵魂,特别是中职学校的班级,更需要有一个"班魂"所在.但是,应该如何去塑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灵魂呢?笔者在此就根据两位教育家的意图,即用"德育"的途径去实现班级灵魂的塑造.具体来说,可以从下述三方面来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育家说,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使人学业有成,精神百倍.爱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沟通灵魂的桥梁. 一、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学生 天下没有相同的树叶,人世间没有同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让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并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有一位哲人说过: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评价观,用发现的眼光去评价我们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相似文献   

7.
刘政媛 《职业》2014,(27):90-90
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有教育的一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楷模,都清楚地印在学生的眼里、心上。笔者结合从教九年来的经验,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快乐地教和学生快乐地学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用母亲般的心灵去爱学生,只有当这种爱在学生心中升华,化为积极进取、好学上进、克服困难的内驱力时,教师的教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在语文学科中具体体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以下我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的人生观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其中语文课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如在教学王愿坚《七根火柴》可以以无名战士的献身精神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树立远大理想.《桂林山水之歌》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特级教师陈志聪说:"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江山多娇的祖国、爱人才辈出的祖国、爱语言优美的祖国、爱具有优秀民族特点的祖国."  相似文献   

10.
学生迟到的故事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45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笔者是一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深感任重道远,要与时俱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进行潜心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粗浅地认为应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辈子的谎     
演包青天那个演员,好像姓金的,名字忘记了,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他在答"会否对妻子说一辈子都爱她"时说:"一辈子爱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对她撒谎.如果我愿意一辈子都对她撒谎说我爱她,这也是一种真爱."  相似文献   

13.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女人,带着一个约莫4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则故事,就会被那个小男孩所感动.  相似文献   

14.
1 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一个亲密无间的发小?我有,他叫张海洋. 在幼儿园吃饭,张海洋会把餐盘里的瘦肉攒成一小堆.老师以为他不吃肉,结果,他认真地挑完之后,旁若无人地走到我面前,把肉全部给我. 还是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妈带我去远在江西的舅舅家待了一个星期.知道我要回来的那天,张海洋一直在楼下等,连幼儿园都不肯去了.见到我时,他又哭又笑地说:"莉莉,我想你想得心都要坏了."而我呢,也特别认真地说:"那就拿出来修修呗."对此,张爸张妈跟我爸妈开玩笑:"看这俩孩子多好,订个娃娃亲吧."我爸妈也特别爽快地答应了.尤其是我妈,一点也不矜持:"三岁看老,海洋这孩子仗义又心细,我喜欢."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好古诗教学,与是否能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激发学生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性.陆机在<文赋>中说: "诗缘情而绮靡."郭沫若也曾说:"诗是强烈的情感之录音","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这说明情感是诗的内核,是诗的生命.可见,要学好诗,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进而走进诗中,最后把握诗歌主旨,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汪继峰 《职业》2002,(5):47
只看见猎物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林里去打猎.到达目的地后,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树木."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说:"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有树木."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再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老三回答说:"我只看到了猎物."父亲高兴地点点头说:"答对了."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热爱生命,不只是欣赏生命、享受生命,更应该创造生命的价值。除了责任以外,增加爱吧,爱教育、爱生活、爱学生,为教育与生活注入人文的关怀,让每一个生命享受教育中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8.
一 蓉儿来求我:颜如玉,既然你不爱唐明,就放他一条生路吧? 我继续喝我的茶,问她这次又是什么理由.我不知道是自己太传统,还是蓉儿太前卫,一个想抢别人老公的女人,胆敢一次又一次,明目张胆请求原配妻子给她让位. "我怀了唐明的孩子."蓉儿说得有点无力,医生说如果我拿掉孩子,很有可能导致终生不孕. 很好呀.我笑着回答蓉儿,我就知道老天爷是长着眼的.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教育方法。记得曾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知道他是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那么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施教呢?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明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励,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教育过程,教育中要多赞赏多鼓动多关爱。只要老师用爱心、耐心和诚心慢慢沁润学生的心灵,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  相似文献   

20.
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用爱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去关爱眼前的每一名学生,才能获得学生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