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国工会在工党诞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工会对建立新政党的积极态度就没有工党.工党成立伊始,工会在工党发展和政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党也通过议会活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工会的权利,巩固了工会的社会地位.不过由于在某些事务中一味妥协,工会在1910年代也发起声势浩大的摆脱工党的工团主义运动,对工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工党与工会关系的早期嬗变表明,英国工会是影响工党发展变化的重要变量.工党的发展既离不开工会,又不能过于依赖工会,必须进一步确立适宜的政策主张、主导思想和意识形态才会不至于泡沫化,工党才能逐步崛起于英国政坛.  相似文献   

2.
1970年代的英国工党与工会关系可以分为前期和中后期两个阶段。在工党在野的前期,二者关系逐步改善,相对融洽;在工党执政的中后期,二者关系逐步恶化,矛盾尖锐。二者关系的这种特点既与工党地位不同追求目标不同有关,也与保守党的工会政策和英国经济状况有关。从工党与工会的相互影响看,工会对工党的影响更大,工会是影响工党在1970年代政坛沉浮的重要变量。从二者关系对工党与工会各自的影响看,历经1970年代,工党与工会在关系复好与逆转的轮回中两败俱伤。  相似文献   

3.
艾德礼政府时期工党与工会总体保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工会支持工党的内外政策,在工资等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克制;工党的政策则带有鲜明的工会考虑,重视维护和提高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工党和工会30年代以来在劳工运动中密切合作、相互确立适宜的政策与态度和英国选民结构的特点。工党与工会之间的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对工党具有明显的两重效应。它既帮助工党取得巨大的执政绩效,也是工党争取连续执政和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0年代以来工党和保守党处理工会问题的经验教训以及工会的新变化,1994年出任工党领袖的布莱尔把对工会的定位由工党的劳工运动盟友转变为社会合作伙伴,对工会开始采取疏远和强硬的态度,尽力削弱附属工会在党内的权力。布莱尔对工党与工会关系的调整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产生工党失去身份特征、核心选民减少等问题,对此要给予全面辩证地认识。  相似文献   

5.
麦克唐纳置工会利益于不顾,执意组建国民政府是1930年代职工大会寻求控制工党的直接原因。削弱工党领袖权力的普遍呼声、工党领袖的老化和能力有限、独立工党退出工党和工会强势领导人的出现为职工大会控制工党创造了现实条件。职工大会控制的全国劳工理事会成为工党的最高决策机构,职工大会为工党制定一系列内外政策主张是其控制工党的主要表现。工党入阁后实力与地位的变化、工会领袖贝文身份的变化是导致职工大会控制工党结束的主要因素。从现实和历史两方面看,职工大会在1930年代对工党的控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工党的复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党的执政之路永远是在其政治纲领与社会现状之间寻求平衡,英国工党的大选历程为此提供了最佳范例。诞生于工会运动中的英国工党在早期受到劳工主义的影响,一战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工党的主流指导思想并使其成功赢得1945年的英国大选。但是,50年代以来英国社会阶级构成的演变使得工党的国有化政策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并且导致七八十年代党内的理论分歧和激烈斗争。经过近20年的困顿与调整后工党在1997年重新执政,"新工党"最终形成。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竞选纲领和选民阶级构成这三者的变化相互交织和影响,构成了工党一个世纪执政道路的起承转合。  相似文献   

7.
国有化是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场经济改革又不是工党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重大试验。但是国有化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工党的“社会主义”目标也没有达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上台执政或连续执政,英国工党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主导思想。从宏观层面看,英国工党主导思想的嬗变具有总趋势先左转后右转、与自由主义逐渐趋同、工会的影响由强变弱、重大变化均发生在在野时期和经济社会领域等四维特质。这些特质的形成既与英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英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也与工党自身的组织特点和政坛地位有关,是工党党情与英国国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945年-1965年是英国历史上政治稳定、工业均衡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高潮,这一时期,英国两大政党——保守党和工党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工会等一系列政策趋向上基本一致,相互妥协,形成了所谓的“共识政治”局面.笔者从英国两党制本身的演变和发展、稳定中产阶级选民的崛起、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说、二战的影响和推动等四个方面来寻找和探索“共识政治”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结社法是政府为限制工人结社而制定的法律。在18世纪之前,英国并没有特别针对结社的立法,多半是在一些劳工法令中有限制劳工结社的条款。1720年英国通过了第一个结社法,此后历经数次修正。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结社法对于工人结社以及工会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1871年,结社法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工会法,工会取得合法地位,工会运动得到了一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管理学的视角对英国精英教育制度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剖析,比较分析了英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理念差异.在对牛津大学的教育体制考察的基础上,对大学、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等基本概念作出了阐释,提出一所真正的大学应具有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战后英国在放弃还是保存帝国这样的一个两难悖论中挣扎的时候,非洲的价值却因其巨大的资源以及战略优势引起了英国的注意,于是非洲被放入了非殖民化时期帝国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由于对非洲在未来帝国生存模式重组方面可能会发挥的巨大作用,英国开始了以非洲为中心的帝国非殖民化的探索进程,但这同时也将是以非洲为中心重组一个隐性帝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需求的迅速扩大为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英国不仅拥有巨大的海外市场,而且有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市场培育进而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社会运作机制的变化。这些成为英国工业化的前提,由此拉开了英国强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中的植物文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与人类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根据它们的形状特征或习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与观点、寄托感情和理想,形成了民族的植物文化。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了解不同民族的植物文化,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5.
大众社会理论牵系着文化研究的源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英国文化主义的源起。本文着重考察大众社会理论的英国脉络,注重英国大众社会的形成,详细考察以马修.阿诺德、T.S.艾略特、F.R.利维斯建构起的"文化-文明"传统对文化主义的塑形,爬梳英国文化主义源起的独特背景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英吉利民族之所以能从众多欧洲民族中脱颖而出,不列颠之所以从一个西欧岛国不间断地向外扩张,最后建成疆土与势力范围遍及全球的庞大帝国,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性。除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制度文明,英吉利民族本身具有的民族特性,英国社会各个阶层与英帝国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盎格鲁撒克逊人固有的种族优越感,整个民族对海外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崇尚,帝国存在的本身对千百万英国人的生存方式以及帝国观念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 ,对于民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伊拉克战争期间 ,一向标榜“新闻自由”及“独立、客观报道”的英美各大主流媒体却纷纷充当政府“喉舌” ,制造战争舆论。英国煤体的所作所为以及以“伊拉克情报”为导火线所爆发的英政府与BBC之间的“口水战”日益激化 ,从中也不难看出英国新闻自由是有局限性的。相比之下 ,我国的新闻自由尽管还存有缺陷 ,但其前景必将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英国传统的两性婚姻和家庭遭遇离婚潮的严峻挑战。二战之后,英国福利国家创建和新离婚法改革对英国的婚姻和家庭影响深远,然而离婚后引发的诸多"社会病"却成为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婚造成了庞大的单亲家庭群体,而且对离婚后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婚姻和家庭的大量解体,社会失去稳定阀作用,当代英国政府在保守党和工党政府的不同时期采取了诸多努力,建立相应机制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负面影响,以重建英国婚姻和家庭。  相似文献   

19.
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工业革命,还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正是这一组因素奠定了英国城市化的基础。英国早期城市化以自由放任为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城市化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