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解体后,泛突厥主义思潮在土耳其、中亚地区重新抬头,为国际社会所注目。泛突厥主义能否像其希望的那样,使土耳其、中亚和其它地区的突厥民族联合起来,形成某种形式的政治联合体?本文拟结合中亚突厥诸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对此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区主义的兴起是“二战”后重要的国际政治现象.在“冷战”的两极格局背景下,欧洲国家探索在本地区实现经济与政治一体化,以消除内部战争和实现欧洲复兴,欧洲一体化的实践成为地区主义的典范.在欧洲以外,其他地区也进行着不同形式的地区主义实践.发端于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东亚地区主义,在“冷战”结束后快速发展,表现为一种与欧洲模式不同的地区主义.欧洲地区主义与东亚地区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表明,超越国界限制的利益诉求是地区主义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当前地区主义所面临的困境则与民族主义等深层次原因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评价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分析与动态考察的原则。实际上,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十分复杂。一方面它在很多方面和某些特定时期或国家、地区成为推动欧洲抵抗运动产生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外因;另一方面,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应有的积极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存在实际重视不够、支持不力且不平衡的局限性;还在多种情况下成为欧洲抵抗运动充分、健康发展并获得彻底胜利的障碍。同时,它又是多变的和不平衡的。其性质往往取决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要与长远政治利益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政治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因此在理论型态上形成了生态政治理论,这种政治理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内容,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它的兴起对当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模式,政治观念,政党结构以及国际关系准则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西方的生态政治理论主要有三种,绿色政治学理论,环境安全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与俄罗斯在欧洲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使得欧洲北极地区出现了再安全化与安全困境,2022年的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北极地区冲突风险。同时,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安全体系存在自卫权理论和侵略罪标准等争议规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存在军舰领海无害通过、北极航道法律地位和通行权的不同解释与适用;在欧洲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大国可能利用这些国际法规则,采取军事行动,实现政治目的,使武装冲突风险增加,而欧洲北极地区现有的区域合作体系亦陷入停摆,无法缓解此类安全风险。此外,乌克兰危机导致地缘政治主导区域国际关系,在增加安全风险的同时,也将提升相关国家对国际法的重视。未来,《联合国宪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或将成为维护欧洲北极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对西方环境政治运动及思潮的系统探讨一直是我国相对薄弱的区域,令人欣喜的是、最近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学者郇庆治博士的新著《欧洲绿党研究》一书,可以说是我国在西方生态政治与政党研究方面的成功之作。 具体来说,《欧洲绿党研究》一书有以下4个特点。 一是作者在国内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对欧洲绿党的各个方面做了全景式的考察研究,结构新颖,视野宽阔。绿党组织是一个将生态主义理论引入到社会政治领域、并将政治生活中赋予生态化思维的新型政党组织形式,如今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该书之所以惟独选取欧洲绿党作为考察对…  相似文献   

7.
多少世纪以来,咸海是一个辽阔而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成吉思汗踏着这个地区的大草原进入欧洲,而法国丝绸商人穿越这个地区的大草原进入亚洲。可是,由于前苏联有关部门的决策失误,咸海即将完全干枯。  相似文献   

8.
欧洲是最早提出治理思想并进行区域治理实践的地区,欧洲治理的进程和发展动向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甚至全球国际关系发展态势,也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因此,以区域治理的前沿理论为基础,从政治、经济、安全等多维视角深入探讨欧洲治理的模式及其经验教训,将有助于加深对欧洲区域治理和当今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理论认识,无疑也能为世界其他地区治理和国家间合作提供借鉴.<南开学报>2010年第5期"当代西方研究"专栏以"多维视角下的欧洲治理"为主题,组约了4篇专稿,就此展开专门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那些来自前苏联地区的人来说,欧洲和北美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确实颇具诱惑。但这种情况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陷阱:犯罪团伙已经发现贩卖人口比倒卖毒品更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要以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条件和政治环境的特殊性为起点.目前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特殊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族和宗教等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必须选择适合本地区政治发展的特殊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郭宏 《南都学坛》2005,25(1):37-39
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兴起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20-30年代。工业化的发展是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出现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欧洲体育运动组织化的增强推动了工人体育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欧洲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工人体育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工人体育组织积极培育无产阶级体育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推动欧洲各国工人的团结和合作,使其具有鲜明的国际主义性;积极进行各种政治斗争,使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同时,欧洲工人运动政策主张的分歧也使得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具有明显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12.
在16~18世纪欧洲高等教育发展与政治近代化相互作用的背景下,政治与教育显示出相关性。本文将从高等教育发展对政治空间的需要及欧洲政治近代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奠定的制度基础这两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欧洲高等教育之政治前提作一番考量。由此可以发现,政治近代化的核心是世俗化程度的加深。随着世俗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日渐显性化,欧洲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时机便愈益成熟。  相似文献   

13.
欧盟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当代世界现存地区一体化组织中成立时间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它对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欧盟在政治一体化方面的进展对于振兴欧洲、维护欧洲和世界和平起了重大作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地区开发基金政策促进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协调发展。欧盟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对后者的经济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战后欧盟地区性民族主义即聚合型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并将对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欧洲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冷战结束后,在世界社会主义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欧洲社会民主党却在20世纪90年代以“第三条道路”为标志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神奇回归”。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政坛“右转”现象不断加深,社会民主主义面临严峻挑战。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欧洲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必将对欧洲政坛的近期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欧元的启动 ,标志着欧洲联合经济的跨世纪发展 ,必将促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定位。我国和欧洲尽管存在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 ,但是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各自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 ,欧盟已成为我国第四大出口商品市场 ,也是我国进口商品的第二大供应商 ,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必须积极探讨欧元启动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在界定政治环境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环境具有的广泛性;系统性、空间性、复杂性诸特点,阐述了政治环境与政治系统的互动关系,强调寻求二之间的动态平衡,良性循环和协调稳定,是政治系统巩固发展的重要条件。章还探讨了中国政治环境与政治系统的互动关系,提出保持政治环境的稳定,促使其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国家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的方法,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并不是封建制的一统天下,不仅实际有封建制,而且在许多领域和方面实行的是非封建性的制度。非封建性的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同样普遍存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结论,与前苏联与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占具主导地位并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观点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解体前后 ,在其国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被否定 ,自由主义作为政治文化的主流精神填补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真空 ,影响着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俄罗斯内外政策的选择。本文试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俄罗斯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 ,来揭示当时俄罗斯推行全盘西化的政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与政治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因此在理论型态上形成了生态政治理论。这种政治理论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反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内容,强调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利益。它的兴起对当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模式、政治观念、政党结构以及国际关系准则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西方的生态政治理论主要有三种:绿色政治学理论、环境安全理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东欧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和出人意料的剧变,以及苏联武装力量撤离该地区,实际上宣告了战后集团的解体在欧洲的结束,也可以说,意味着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出现了地缘政治的真空。尽管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可能完全消除全球对抗的危险,但它们也导致欧洲长期的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平衡的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年来潜在的地方冲突突出起来,而且因欧洲社会主义之后的社会中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