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像力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在音乐的殿堂,去探索、去创造、去开拓。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通过温故而创造新形象的机能,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可以想见,缺乏想象活动的文章会是一副怎样不堪卒读的面目。学生想象力的贫乏,或者说因种种客观原因使其丧失想象的空间,造成了学生作文没血没肉而丑  相似文献   

3.
道德想象力是道德探究与道德选择所需基本能力之一,实用主义伦理学针对性引入道德想象力概念以对规范伦理学的程序思维模式提出挑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道德想象力及其运用过程加以详尽说明。与此相关,道德叙事作为美德伦理诉诸的基本探究方法,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可供深入探究道德想象力概念的理解框架。基于美德伦理叙事视角,可以从道德想象行为主体、道德想象社会空间以及道德想象传统情境等方面深刻把握道德想象力概念内涵。另一方面,也可获得关于道德想象力运用过程的有益借鉴,从而为人们在价值多元的伦理生活空间中合理进行道德选择奠定有力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心灵能力或主观能力,具体到电影,则是为电影创造新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力。电影的想象力问题关涉电影理论的两个命题:一是电影如何看,即如何想象;二是电影如何影响观众或观众如何看电影,即如何想象电影。在第一个层面,从明斯特伯格开始,电影与心灵的类比便已出现,想象力作为人类心灵的隐秘机制成为阐释电影媒介之本体与效果的重要维度;在第二个层面,相比文学等其他艺术媒介,电影因与意识的同构性以及影像的具象性常常被批评为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走向抽象性、实验性、先锋性的艺术电影,以及想象力充沛的幻想类电影,是在影像内容与表达形式层面进行变革,以提高观众的想象力参与程度。数字时代愈发多样化的电影形态及观影与电影消费的新方式,推动电影受众由观看者变为协作者、产消者,为观众积极发挥想象力,即完成一种后电影时代的想象力消费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想象力,是人的一种心灵能力或主观能力,具体到电影,则是为电影创造新意义的一种精神能力。电影的想象力问题关涉电影理论的两个命题:一是电影如何看,即如何想象;二是电影如何影响观众或观众如何看电影,即如何想象电影。在第一个层面,从明斯特伯格开始,电影与心灵的类比便已出现,想象力作为人类心灵的隐秘机制成为阐释电影媒介之本体与效果的重要维度;在第二个层面,相比文学等其他艺术媒介,电影因与意识的同构性以及影像的具象性常常被批评为剥夺了观众的想象力。走向抽象性、实验性、先锋性的艺术电影,以及想象力充沛的幻想类电影,是在影像内容与表达形式层面进行变革,以提高观众的想象力参与程度。数字时代愈发多样化的电影形态及观影与电影消费的新方式,推动电影受众由观看者变为协作者、产消者,为观众积极发挥想象力,即完成一种后电影时代的想象力消费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英 《新天地》2011,(11):78-78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力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能力,是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联的。几经教学的轮回,笔者深深体会到,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想象的最佳方式,应该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1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一切创造性活动离不开想象.写作是1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想象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分析写作与想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想象力在康德理论中是一游移运动的能力,这导致想象力给人多意性的印象。本文试图将其放入康德的感知体系中去把握,分别分析想像力与知性和理性的协合运动,从而阐释想象力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想象是1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一切创造性活动离不开想象,写作是1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想象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加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分析写作与想象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想象力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能力,其原初的作用是伴随着知识问题而凸显的。在传统认识论中,为了使知识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解释,想象力参与解释澄清过程。自柏拉图两个世界理论至康德进行纯粹理性批判,想象力一直是在认识论的框架内被界定的。在巴什拉实现了西方哲学中的"空间转向"之后,即由外在空间转向内在精神空间,巴什拉进一步使想象力超越了认识论的范围,提出物质与诗意统一的想象观,在新的维度上探寻想象力不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