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王维国  杨鹏亮 《唐都学刊》2003,19(3):117-121
对于认识的本质,我国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来的认识论研究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反映论、选择论和建构论等。反映只是认识产生和形成的基础,选择和建构只是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单纯用反映、选择或建构不足以揭示认识的本质。从马克思现代实践认识论立场来看,反映论、选择论和建构论都未能对认识的社会交往前提和知识的公共性维度作出现实的说明。建构论只是对西方建构主义的一种引进,而西方建构主义虽然蕴含有把公共性看作为可靠认识的基础的思想,但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说明。但他仍对我们揭示认识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作为反映论、选择论和建构论的辩证统一的认识本质观就必然要把认识看成为人们对客体能动的公共反映。  相似文献   

2.
1.1认识论不能仅仅研究作为结果的已经完成了的认识(知识),还要研究如何达到结果(知识)的认识着的认识。认识的发生是认识着的认识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二是认识从未知到已知的发生过程。迄今的认识论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是分离的,因而面临许多困难。认识发生问题的研究是哲学认识论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道门径。1.2古代(主要是希腊)哲学作为对前哲学意识的否定,提出了哲学本体论。它在企图探讨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时把人与周围世界从原始思维的混沌状态中区別开来,世界成为人的  相似文献   

3.
“情法两尽”被视为传统司法的理想目标和基本原则,然而“情”的多义性和价值分歧成为“情法两尽”当代转化的话语瓶颈。从“默会”知识的维度来看,作为法律首要价值的“正义”理念,是联结普遍性的明言知识和具体情境的默会知识的结合体。基于对本土司法实践的考察,“情法两尽”可以理解为传统司法中的“默会”正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广泛存在的“意会”认知方式支持了“情法两尽”理念的传递,以准情酌理为手段的“默会”是“情法两尽”的重要实现方式。“情法两尽”既包含正义的法律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基层司法中行之有效的司法方法,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情法两尽”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再认识魏皓奔现在在公有制观念上存在的两个主要误区,一是将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截然对立,二是将公有制所有权中的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混为一谈,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应该是充分体现劳动者对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关系。魏皓奔,男,1956年生,...  相似文献   

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认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党)执政基础问题、 共产党(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 共产党执政目标(奋斗目标)问题的再认识.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再认识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再认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遵循"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再认识的深化就是深化对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要充分认识社会基本矛盾不会变化而社会主要矛盾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的认识论领域,列宁的哲学遗产的中心论点之一就是:实践乃是认识的基础、目的及动力.然而列宁并未局限于分析实践对获取客观知识的意义.他同时致力于揭示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列宁写道:"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对人类有机体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这里谈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苏联哲学界已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著.然而,认识对实践的作用的机制还是目前研究得很不够的哲学问题之一.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确定人类活动的两种形式之间的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其内在的诸多规定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范畴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层次性和过程性等丰富内涵。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本质视为排斥主体性的“反映”,这是片面的;唯心主义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主体性而否认认识的客观性,这是错误的;今天有些同志把认识的本质仍旧归结为“主体性”,这是重复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老调,因而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认识信念研究探讨知识与认知的概念.并试图理解知识的本质、知识的构建和知识的评价.认识信念的研究完成了从哲学层面向心理学领域的转化.当今主要的认识信念研究模型包括发展模型、反思判断模型、嵌入系统模型等,每种研究模型都具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它们对于推进教育学和学习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一文中,将"阶级"明确界定为一个"认识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的代表,遵循着统一的认识原则,形成了有效的认识方法,并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认识一切问题,使自身形成为一个特殊的认识主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提升认识自觉,强化自身的认识主体功能,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对贫富本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 《唐都学刊》2003,19(3):113-116
对贫富本质的认识是解决贫富问题的前提。从人与物及人与人的关系上看,贫富的本质在于贫富的主体对客体的占有。从财富的分享过程与贫富结果上分析,贫富问题是一个分配方式的问题。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高度进行概括,贫富问题则是正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詹姆斯气质哲学的提出以其心灵目的论为基础,"气质"指的是心灵中的兴趣、爱好、个人情感等非理性的成分。他认为兴趣和爱好在心灵中占据核心地位,心灵在认识活动中拥有自发性和表决权,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有目的的机械。气质哲学也体现出贯穿于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中的经验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日前,我国学术界对认识本质问题的探讨形成了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论者基于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反映论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反映范畴带有机械论的痕迹,主张扬弃反映范畴,而代之以对认识本质的新的概括。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王振武的选择说(参见《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086年第4期)以及江信砚的重构说(参见《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他们从全新的视角对认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深化问题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告诉我们,选择和重构,如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认为史学应该同现实、同社会要保持一定距离,甚至认为史学最好"超越"现实,21世纪史学应该"降落民间",这样才能避免史学泛政治化.这些看法实际上是把史学作为"纯学术"看待,不很强调史学的社会作用.由此看来,讨论史学与政治究竟有没有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值得重新认真讨论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重新认识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认识清楚的现实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回答,不仅会影响到史学自身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和方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梅尧臣是宋代诗学平淡理论的首倡者,有着"开山祖师"之美誉,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平淡诗观的具体内容则语焉不详.甚至失于片面.本文从历史机遇、个人胆识以及对诗歌本质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论述梅尧臣的平淡诗观.  相似文献   

15.
徐国利 《求是学刊》2002,29(1):110-115
钱穆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 ,他从历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学认识的独特性对历史认识问题作了阐述。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探讨了认识的起源和形成 ,阐发了在人文界认识的体用不二性和人文性。他深入分析了人文科学的认识方式及其特征 ,即重经验、直觉和综括 ,寓价值观与仁慈心 ,这和自然科学认识方式是绝然不同的。进而他还就历史认识的主观性进行了具体分析。钱穆的人文历史认识思想既有积极合理的方面 ,也有局限和错误 ,需要正确分析对待。  相似文献   

16.
科学是一种社会设制,其职能是为生产新知识和探索实际运用新知识的途径等活动提供保证。科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发展中的知识体系,已获得的知识不断用于获得新知识。认识活动则是科学的生命,一旦它停止不动,那么科学只能是档案资料、教科书和成果。换言之,科学不仅是知识,而且还是在一定的体制内即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知识生产的活动。自组织则体现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设制的性质。它的结构,奖励科学成就和吸收新人进行认识活动的方式,对认识活动的评  相似文献   

17.
论图书馆馆员的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冰 《探求》2005,(1):75-77
在对个人知识管理认识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就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个人知识管理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图书馆馆员如何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个人知识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发表了自 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历史本质问题是历史哲学的最高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而历史认识的最高视野,则是历史的社会价值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生产实践本身的双重价值意义,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实践,本质上都是人们通过对象客体价值的创造,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活动。文章又从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的追求活动,进一步提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文章通过人的“双重生命价值”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取决于人的类价值和类本质,其表现形式是人以“自在生命价值”为基础对“自为生命价值”的追求;而其实质内容则是人对人自身类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最后,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规律观点及其人和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规律和最深层本质,是人们通过他们个体本质、群体本质的实践创造活动,去不断追求、创造和实现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和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都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思维认识的矫正——以法学教育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思维是衡量法律人准入或水准的折尺,亦是法治实现的前提.然而,在我国,由于相关理论的粗浅、认识上的错误甚或制度上的因素,法学教育因此迷失了方向,与此相应的法学教育自无效率可言,更无法律人或高精尖法律人适量涌出的可能.走出法学教育困境的当务之急乃是要基于法的自然属性、法学的主要任务、法学教育现状、严格实证主义的观念与制度等问题的反思而确立"法学教育就是法律思维之铸成"的理念,以使法学教育的结果应是使学习者获得"渔"而不仅仅是"鱼";并对法律思维的意义及其与法律逻辑、法律方法、法律知识等要素间认识上的错误予以矫正,亦是说,要明晰:法律思维与法律知识的割裂性及非等量性,法律逻辑对法律思维作用的局限性,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等相关问题,以期在法学教育中为法律思维的培养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