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刘颖 《职业时空》2014,(12):70-72
教育信息化微时代,微课教学模式或将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结合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以及它在计算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养知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高度的统一融合,不同于形式上的结合,而是内在的融合高层次的相互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变革了传统教学的结构和模式,引发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变化,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生机,创建了一个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多彩课堂,同时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实践能力方面,有着良好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马展红 《职业》2015,(3):46
案例教学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结构。  相似文献   

4.
陈苡晴 《职业》2014,(24):138-140
依托项目语言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内容的、探究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探讨了Secretarial English Through Comprehensive Projects课程目标“三合一”的教学思路以及实现课程教学方法 “三合一”的好处。教学实践及效果表明,该课程可以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现代教育中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是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20世纪的教育是以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为特征的。然而,早在20世纪初叶,杜威就系统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20世纪末叶,重新整合课程与教学已成为时代精神的要求。本文重点将分析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改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内容到方式再到方法都进行深刻的变革。本文首先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优越性,进而阐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及其内涵,最后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从五个方面阐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微课程是互联网迅速发展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在线教学和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微课程更适合知识更新迅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中职学校,且5分钟的学习时间也适合学习主动性较差的中职学生。本文通过对中职微课现状及重要性的分析,就中职微课程应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目标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要求我们的改革要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划分学习单元 从数控专业岗位的活动中,对"图"这一特殊的语言有特别的要求,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相应的知识定位,整合后开设了<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这门课程.本课程以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和减速器的测绘为学习载体展开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对轴承座的三视图的绘制,减速器主要零件的测绘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臧欢  李怡然  朱红权 《职业》2020,(9):61-6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职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综合了电工学与电子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实施过程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其学习评价方式不同于单一的理论课程。本文在传统课时作业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学生日常学习记录方式——学习周志,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自我测评、学习心得四个模块,旨在帮助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更系统、更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也为专业授课教师提供更有力的学业评价考核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影响,传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实现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听说交际能力。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类别,较适合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也符合近年来的改革方向,主题鲜明、精炼短小、适合传播,符合信息化环境的时代要求。教师更应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学习制作内容精良的微课程,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静 《职业》2016,(6):102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微课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训教学中.本文基于微课应用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实训教学的实践,简述了微课的概念、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现有的教学资源,着重论述了微课与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实训教学资源整合的方法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就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和高校素质拓展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整合研究,得出了符合高校素质拓展课程教学的微课设计,旨在普及与发展高校素质拓展理论与实践知识,为高校素质拓展课的有序、安全开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张超 《公关世界》2023,(16):102-104
本文以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产出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针对新课程具有理论深、知识点多、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以OBE理念所强调的教学产出为导向,确定线上课程教学目标,重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从多渠道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采用过程化课程考核激励与师生互动交流新模式等进行线上教学资源和方式的建设与实践,实现学习产出质量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张永军 《职业》2014,(32):86-88
本文提出参照企业工作任务书内容建立模块化教学项目课程任务,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完成工作任务实践教学为主线的学习方式,使项目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对接,整合理论与实践,逐步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形式项目化、教师结构团队化的教学模式。物探专业教学项目的探索与实施,对于专业课程模块化项目教学、有效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涛 《职业》2014,(36):164-165
微课程是一个新兴事物,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社会发展时刻同步的技能教育。目前各教育领域都开始了对微课程的尝试,微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以及学生人格塑造和开拓网上教学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红 《职业》2017,(27):81-82
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在传统课堂中引入在线教学的一种方式,不仅可共享了MOOC的优质资源,也弥补了MOOC的缺点.本文以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分析探讨了SPOC混合学习模式下的中职教学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课程教学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微课程,正在丰富着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的局限性,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学生进行个性自主化学习。  相似文献   

18.
黄良英 《现代交际》2011,(2):105-105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数据库基础课,是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考试科目之一。本文作者以高职经济类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本文阐述了作者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璟泓  杜娟 《职业》2016,(24):146-147
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制作简单等特点,使专业学习更加深入、便捷。因此,应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确保微课程“对症下药”,并深入发掘微课程的用武之地,以快速有效地发挥微课程的作用。本文以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从教学实践出发,运用学习心理学,系统分析了学生专业技能发展过程中的学习需求,从课前和课后时间点入手,研究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应用微课程。  相似文献   

20.
技校课程改革是顺应科技发展、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次革命,要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授课形式,打破理论与实践脱钩的教学组织方式,打破以接受书本知识为唯一学习方式的现状,建立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的模块课程,让学生在特定任务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协作来解决问题,从而为日后立足工作岗位获取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