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是“四库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处于四库馆臣纂修分类稿与《四库全书总目》的过渡阶段,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撰者在对前代书目分类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搭建起较为完整的图书分类体系,反映了四库馆臣对传统学术史和学术体系的基本建构。《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残本著录宋人笔记94种,并对这些笔记的书名、著者、版本及真伪等问题做了考订辨析,也就部分笔记在传布过程中的卷帙篇幅、文字增删等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考察《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的著录情况,有助于探讨四库馆臣对宋人笔记的早期认知,进而全面窥探其对宋人笔记的接受与批判。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所体现的阐释学思想,既是四库馆臣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国古代阐释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四库全书总目》中,四库馆臣多言及"文士"和"讲学":宋明时代的两类阐释者及其所代表的阐释模式,并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批判,意欲在超越的基础上寻找更为合理的阐释模式。四库馆臣对宋代《诗经》注解文本的批评之中,亦使用了这一组概念,成为研究其阐释学思想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本《唐才子传》是四库馆臣以《永乐大典》"事韵"、"姓氏"中文字缀合而成的。与《永乐大典》原文及元刊本相校,《四库全书》本在体例和文字方面均有改动,但其中异文对《唐才子传》校勘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4.
四库提要从四库馆臣最初撰写的分纂稿到最后形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之间,经过了撤换、增补、复校等过程,内容、文字、体例等都有不少变化,存在许多差异。提要的差异与文献的修改、缮录底本的改换、馆臣的擅改、誊录监生的随意删节与疏忽、特定的政治因素以及馆臣的学术观念等有关。四库提要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充实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充实文献学学科理论建设,也可为四库馆的管理研究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5.
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所录存的著作具有空前的广泛性,是各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成果。地处西南地区的巴渝大地,虽不及江浙、安徽一带学人众多,但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同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对渝籍四库馆臣、私家献书人、录存渝人著述进行分析,有利于挖掘巴渝地方历史资源,从而丰富了《四库全书》编纂的地域多元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6.
清代官修《四库全书》中各书的提要,自乾隆五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目》由武英殿刊板以来,得到迅速、广泛的流传。其后援引或谈论四库提要者,无不以《总目》为依归。其实殿本《总目》中各书的提要,只是四库馆写定的一个本子。在它形成以前,提要曾经过四库馆分纂官反复的拟稿和改写,还由总纂官纪昀做了大量整齐划一的工作,历时凡二十年。可惜提要的各种修订稿流传极稀,今天已很难看见提要形成各时期中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7.
清修《四库全书》,馆臣为作《提要》,人简事繁,错误之处颇多,故余嘉锡先生作《四库提要辨证》,纠谬补阙,蔚为巨编。笔者习治元史,披阅《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有关元代典籍之《提要》,觉《提要》之误未经余先生辨正仍往往有之,故狗尾续貂,作“正误”数则。  相似文献   

8.
余嘉锡所著《四库提要辨证》未尝涉及《云庄集提要》。而此提要不辨真伪,严重失实,颇有辨证的必要。《云庄集》十二卷,宋刘爚撰。《四库总目》和《简明目录》皆作十二卷,而《四库全书》收存的《云庄集》实为二十卷,由此集校订人编写在集子前面的《提要》也作二十卷。在《提要》中没有留下四库馆臣将十二卷析为二十卷的蛛丝马迹。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四库所本的明刻本(即  相似文献   

9.
乾嘉学风的确立乃至鼎盛,是以《四库全书》的成功编纂为其标志;而此次大规模的修书工程,又以"皖派"学者为其中流砥柱。四库馆中徽州士子的奉献与成就,"皖派"学者的抗争与影响,使朴实考证之风得以确立和发扬。通过对戴震及"皖派"学者在四库馆中奋斗历程的考察,可以了解十八世纪政治学术生态与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0.
《旧闻证误》是南宋杰出史家李心传(1166——1243)的晚年作品,成书在其名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之后。该书为考订两宋特别是北宋史事的第一流笔记,是有宋一代历史考据学的代表作,可与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比美。《证误》一书,原有十五卷,惜明代已无全帙,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百五十二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作一百四十余条),重编为四卷:卷一著录44条,卷二45条,卷三33条,卷四30条。原书几经传抄,又遭四库馆臣窜改,故脱误之处颇多。即以传世的四卷本而论,有引录旧文而脱李心传按语者十一条(其中卷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