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基于医学人文素养的医学名画叙事课程设计为例,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讨论三个环节,聚焦赏画、读事、悟理三个部分,将名画鉴赏、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与英语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以多维度跨学科的方式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讨医学人文素养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引导学生感悟医生的职业价值与职业素养,领悟医学与艺术的关系,培养医学人文的意识和精神能力。  相似文献   

2.
薛静 《现代交际》2014,(3):69-69
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以篇幅宏大、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场面壮观为特点,而最为突出的是其背景的刻画异常丰富真实,究其原因是作者用叙事空间拟真化的策略来凸显小说的"真实感"。因此本文以《魔戒》和《冰与火之歌》为视角,着眼于英美史诗奇幻小说中空间叙事自身呈现的特点,来探究这一独特的奇幻文类是如何利用叙事空间来建构文本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是文学研究、批评和教学里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中小学课堂中,频繁出现学生普遍抵触历史经典性作品,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细读对英美历史信息文本的案例分析,用文本细读这个阅读支架对鲁迅等一系列历史经典作品进行深度细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商业大片为典型范例,深入探讨了意境问题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及现状,旨在分析意象在影视创作与叙事中的内涵与独特的作用,探寻我国影视创作独有的叙事品格。  相似文献   

5.
英美新批评从属于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本体论是理论基点,文本细读是其主要方法。新批评作为一种鉴赏方式在文学批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东西方诗歌的解读和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赵丽华的诗歌在文坛曾掀起轩然大波,本文借用新批评的鉴赏方式对赵丽华诗歌进行文本细读获得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美文学教学的知识和内容,增强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可以运用文学批评的一些方法来开展和丰富教学,如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叙事理论、后殖民理论和新批评理论等。从叙事视角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导入,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深入到文章中去挖掘人物的特点和内心世界,并对英美文学的教学结构进行更加全面的解析,更好地把握英美文学的中心思想和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青年研究的日益发展,定量研究的数据模型不足以呈现和解释当下纷繁复杂的青年现象,而文学领域中的叙事凭借自身的实践价值逐渐走近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视野。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为读懂青年、走进青年提供一条认识、理解以及研究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青年研究的叙事转向内在地含有三个维度,分别是青年研究视角从"问题本位"转向"青年本位",青年研究范式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青年研究关系从"主体与客体"转向"主体间性",这三个维度中叙事转向问题及其现实的实践路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与机构,既是记忆的载体,又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它承担了记录、书写与重构等多重使命,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进行回忆。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影视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叙事、话语、记忆等相关理论,对凤凰卫视中文台自2005年以来的"知青"主题纪录片的"记忆"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媒体通过个体的记忆叙事来建构知青的社会记忆,并由此形成媒介记忆框架。在这一记忆框架中,"还原事件""反思事件"及"青春无悔"构成了最重要的记忆主题。在知青个体记忆叙事层面,知青通过回忆和叙事,将"上山下乡"运动及卷入其中的各种权力要素建构为一场特殊的青春场域,在这一由记忆所建构的场域中,宏观的国家权力、中观的国家权力弥散形式及微观的网状权力共同作用并形塑着知青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9.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都可见中国人物形象。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因此,也成了外国人最早了解中国的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也在发生变化,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也随之变化。19世纪的英美文学作品对中国人物形象扭曲得比较严重,信息时代的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研究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中国人物形象的变迁,使人们正向看待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虽然属于典型的历史叙事作品,但是并不能由此说明转喻的文本构成模式在作品中占到了绝对优势的地位。受中国古代历史意识"通""变""具象思维""情感介入"四个方面特点的制约,史传文本中的隐喻和转喻两种文本肌理形成了平分秋色、相得益彰的局面。通和变的史观决定了历史叙事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的转喻,具象思维和情感介入生成了历史叙事在形象和审美关系上的隐喻。最终解释了史传文学具有文学与史学二重性质的深层原因是隐喻与转喻两种话语生成肌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经典改编一直是影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2005年关锦鹏导演改编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该影片备受争议,深究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境遇,叙事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口碑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关锦鹏最近作品《长恨歌》为例,详细探讨了叙事的差异所造成的电影的改编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高中课程中的基础学科,文学作品赏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欣赏就是应用古今中外成功的文学艺术成果,借助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其人文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重视文学作品教学,培养自己自我感悟、自我认识的能力。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学作品多样化赏析的方法,并分析了周边环境对文学作品欣赏的影响,以期为高中学生提供有益参考,提高自身的文学作品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英美文学作品是体现英美文化的典型代表。为增强选题研究的客观性和针对性,需要结合英美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赏析与探究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4.
电影《让子弹飞》是对小说《盗官记》英雄叙事的后现代改写,塑造了亦正亦邪、介于侠客与土匪之间的张牧之形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勾勒其与小说原著《盗官记》的隐秘对话,并且通过分析张牧之与传统侠客英雄、革命英雄的区别,展现《让子弹飞》中侠义与反侠义之间的互动,进而揭示姜文所构建的荒诞现实背后的英雄叙事,以及这一现象所暴露出的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5.
OP艺术对电影作为叙事媒体、视觉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借鉴OP艺术的抽象思维来分析、体会动画电影艺术作为媒体艺术中的美。文中以一些动画电影为例,从视觉效果、与叙事两方面来分析动画电影中的视觉美和媒体叙事美。探讨、分析的目的是开发影视媒体潜能,以期获得这种载体的成就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新世纪对也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内在要求标准。优秀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求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但目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现代医学教育过分偏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这种教育方式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宗旨背道而驰。本文以兰大医学学生为主要调查目标,探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也包含很多语言学习的价值,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课标和英美文学本身的人文价值,是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应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在经典文学作品引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充分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多应用文学作品开篇吸引同学注意力,借助经典作品创设教学英语情境,利用经典作品的思想感情来升华英语文化接受度,对经典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等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传承,记录了英美发展的历史。因而,英美文学作品有着非常大的研究和学习价值。另外,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也颇具魅力。但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进行赏析时首先需要了解英美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有更准确的了解,赏析也能够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9.
运用吉尔斯·福康涅(Gilles 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对亨利·詹姆斯的《鸽翼》文本的叙事特点进行研究。福康涅的心理空间理论又称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概念整合是指把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在心理空间视域中以文本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为切入点,旨在分析詹姆斯通过人物心理空间来进行叙事,并实现了对传统叙事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是我国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必修课,前者由于教授方法、教材选用、评估方式等问题备遭学生冷遇和诟病;而后者则在"实用主义""重技能、轻人文"教育思想的冲击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遭遇边缘化的局面。本论文旨在响应《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立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结合两门课程的长处,规避短处,探索出一条"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一体化教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