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公关》2012,(2):84-86
2012年2月9日,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公司在中国发布“2012年度爱德曼全球信任度调查”中国报告。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在多个发达国家的企业信任度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信任度的上升幅度位列全球第一。2011年的数据由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除阿根廷,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阿联首)综合产生,2012年全球数据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吉隆坡太阳大厦的二楼有一家名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商贸集团公司——海鸥公司。它之所以能名闻东南亚,不仅是因为这家公司经营中国保健品卓有成就,而且更主要的是这家公司有一位具有高超经营思想,可贵创业精神和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的董事经理陈凯希。  相似文献   

3.
1982年马来西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发起了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批评重点涉及南极条约体系的缺陷以及南极环境保护问题和矿产资源的公平开发问题。从1993年起马来西亚逐渐认同南极条约体系的原则,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关系发生转折。2002年南极条约协商国邀请马来西亚作为观察员参加第25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关系得到重大改善,有望不久加入《南极条约》。马来西亚南极政策的转变既有维护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受到大国政治、环境政治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来到马来西亚,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这样一个名字:陈凯希。听说我们来采访,人们会急切地问我们:“那你们见到陈凯希了吗?你们一定要见见陈凯希呀。”可见在马来西亚,陈凯希的名气之大,声望之隆。2004年2月12日,我们在马中商城有幸见到了这位人们心目中的传奇人物——陈凯希。现年67岁的他,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艰苦的岁月和坎坷的生活除了染白了他的几缕须发之外,似乎没有给他留下什麽痕迹。在马中商城的一个普通的圆桌旁,我们采访了陈凯希,听他讲述了他自己曲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陈凯希於1937年5月3日出生於马来西亚柔佛州居銮镇。陈…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有近七百万的华人,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国家。华人精英在教育领域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马来西亚华人常常自许马来西亚拥有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究竟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多少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笼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可通过华文小学的课程内容窥探一二,因为马来西亚有超过九成的华人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因此,华文小学的华文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相似文献   

6.
来到了中国之后我这才发现,中国大陆儿童文学界对欧美、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文学的熟悉程度,大大的超过了对马来西亚儿童文学的了解。说得比较直率一点,他们对马来西亚的儿童文学状况的陌生,简值超过了我的想象。这也难怪,过去由于一些政治及客观环境的因素,长期以来中马两国人民沟通、交流的机会不多,因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隔阂。倒是马来西亚的华文儿童文学工作者,对中国的儿童文学界,知道得多一点。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医学与保健科学学院下设有中医学系,五年全日制中医药学士(荣誉学位)中医课程已获马来西亚国家高教部批准,将于2011年5月正式开学。该校中医课程有关培养思路及课程结构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23-23
青岛中际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诚信至上,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经营宗旨,本着“对国外雇主负责、对国内劳务人员负责”的经营原则以及坚持“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经过不懈的努力,已先后向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输送数千名劳务人员。公司不仅在外派劳务事业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访谈时间:2016年7月9日访谈地址:马来西亚槟城cititel酒店中华厅朵拉,原名林月丝,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原籍福建惠安。著名作家、画家。于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个人集共47本,于各地出版合集超过100本。曾任大马棕榈出版社社长、《蕉风》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清流》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现为《读者》杂志签约作者、郑州"小小说传媒集团"杂志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25-27日,第10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晶冠酒店召开,会议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主办,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承办。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文莱、日本、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等12个国家与地区的近百位作家、评论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研讨会阶段,中国的郏宗培、刘海涛教授、龙钢华教授、萧成教授、郭  相似文献   

11.
俞懿晗 《今日南国》2008,(19):45-47
在福布斯2007年亚洲富豪排行榜中,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都有富商上榜,独缺该地区GDP增速最迅猛的国家——越南。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2002,(3)
距离近马来西亚位于赤道以北七度,由马来亚半岛、婆罗洲岛的沙巴及沙捞越两洲合并而成,居东南亚的核心地带,面积约为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万。全年温度介于摄氏21-31度。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主要民族为马来人、华人与印度人,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其中,华人约600余万,是世界上除中国和新加坡以外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马来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是英语也是主要的媒体与商业语言。马来西亚政府历来重视教育,致力于把国家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教育的中心。费用低在马来西亚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低廉。留…  相似文献   

13.
常璐 《今日南国》2007,(24):15-17
古人云:"四十不惑。"2007年,亚洲重要的地区性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迎来了40岁。对于东盟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成熟期的到来。从当初仅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组成的东南亚联盟,到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5.6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东盟,40年一路走来,光荣、梦想、挑战与机遇始终并存。  相似文献   

14.
云里风是马来西亚第四届"马华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现象.他的写作生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见证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后,成为一个新兴的国家.云里风的小说被誉为"华族生活的忠实写照",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出马来西亚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社会转型对华人社会的冲击,同时也表现了马来西亚华人这几十年在这个土地上的感受、梦想和憧憬.本文从云里风短篇小说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成份,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得民族关系始终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马来西亚政府依据本国国情,应时代所需,先后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发展民族经济、缓和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通过系统梳理马来西亚民族政策的历史嬗变,不难发现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民族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这对我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日南国》2010,(5):22-22
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50%,续为马第二大出口国,其中电子、石化、棕油和橡胶等产品对中国出口均有较大增幅;12月份马来西亚自中国进口增长35.8%。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国际教育的跳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完《夏日麽麽茶》,当我们沉浸于任贤齐和郑秀文发生在马来西亚丹丹岛上美丽的爱情故事之余,同时也向往那迷人的地方。马来西亚可以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岛屿、沙滩、公园——一个绿色世界。这只是我们对马来西亚的初步印象。  相似文献   

18.
东盟——东南亚各国联盟成立于1967年,当时包括5个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些国家经济基础差、落后,属于发展迟缓的国家。由于这种困难和成员国之间种族、语言、宗教、政治体制的不同及潜在的一些冲突,谁也没有料到25年后,东盟已成了世界上诸如欧盟、美国、日本这些经济强国的对手。东盟的经济潜力和发展速度日益加大,成员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马来西亚的很多公共场合,如街头、车站公园等等随时可以看见这种景象:年轻人边走路边全神贯注其手机,还不断用大拇指按键盘。据统计,目前马来西亚年轻人手机的拥有率高达90%,真是到了人手一机的地步。发手机短信已成为青年人时下最为流行的沟通方式。最时髦的沟通方式时下马来西亚青少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媒体,依序是手机、互联网、电视及报纸。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青少年认为,手机在生活中的重要度最高,其次才是互联网、电视及报纸。手机出现的初期,它依然还是人们一般的对话工具。可如今,马来西亚的青年人却把它当交友、娱乐的工…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共和国是岛屿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人口258.6万(1986年),其中华人占76.3%,马来人占15%,印度人占6.4%,欧亚混血人占2.3%。 新加坡于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59年6月开始自治,1963年9月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又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在英国殖民统治的135年里,新加坡经济落后,是一个主要依赖转口贸易的商业城市。自独立以后,新加坡政府注意改变单一经济结构,采取以出口为导向、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实行经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一系列配套政策与措施,使经济取得大发展。1965—19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