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郎益君 《理论界》2008,(4):29-31
统一战线工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统一战线是党凝聚力量的有效工作方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党的执政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发展既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目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手段,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本质。消除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冲突,探索和谐执政规律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实践的重大课题。和谐理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和谐执政规律并逐步走向成熟的理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需要,更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宣汉”的必然要求。宣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历史遗留问题多,跨越发展的基础异常薄弱。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抓好群众工作,夯实群众基础,应该成为建设和谐宣汉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孟宪平 《江淮论坛》2011,(3):117-122
非制度化生存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又有体制和制度根源,还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关。行为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利益博弈和潜规则,将非制度化生存在社会的各阶层、各部门、各环节演绎出来,并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打下印记。非制度化生存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是非制度化生存的“成就效应”,会吸引众多的追随者。治理非制度化生存,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的合法性、优化执政资源的高度着眼,从完善制度和改造群众的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和谐治政,营造一个心理和谐、行为和谐、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因为领导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从而带动整个单位的和谐发展。和谐的领导班子是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领导班子,是充满活力、有序运行的领导班子。和谐的领导班子,表现在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显现在个体与整体的和谐,体现在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机制,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来,经由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党内民主的“生命”意义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党内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和发展动力;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是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先决条件和根本途径。因此,努力实现对党内民主“生命”意义认识上的与时俱进,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思维方式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本文通过对和谐思维方式特点的深入分析,指出我们党按照和谐思维的理路,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和合共生为执政理念、以统筹兼顾为执政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说明了和谐思维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执政范式的现代化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范式的与时俱进是执政党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范式的新发展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延续性。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物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在发展、和谐、代价三大向度内规避风险,是执政范式现代化的经验性诉求。  相似文献   

11.
《南方论刊》2004,(10):1-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就要通过协调各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在抓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抓好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协调有序地发展。这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这也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在执政理念上的一个新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年上台执政后已经有五十年的执政历史了,在五十年执政中,新加坡从一个经济落后、地域狭小的弹丸之国发展成为国力竞争能力居世界前列、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国家,这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能力是紧密结合的,人民行动党推行的经济优先民主、威权政治与法治并重、廉洁务实和促进各种族和谐相处的政策,形成了新加坡独特的政治文化,并走出了一条适合新加坡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而社会和谐则能够优化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的实现基础,能够为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能够为党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完成执政使命提供现实条件。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法治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包容性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言论、执政方式、执政纪律、执政基础、执政力量等方面,其现实基础主要包括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主体利益的多样化、民族特点的丰富性、区域发展的特殊性、社会制度的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国际环境的复杂性等。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黄山区始终把统战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强统战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党外人士在服务发展中奋发有为。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中争先进位,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工作格局日益形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日益形成。  相似文献   

17.
张浩 《南方论刊》2008,(6):27-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的社会结果。”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并为之长期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18.
依法执政能够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也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陈丽杰  易越龙 《理论界》2009,(12):19-20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从哲学的高度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在我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执政思维方式转换的结果;是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和谐的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0.
国外执政党防范和应对执政风险的主要经验教训是: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必须实行公平分配,保证国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完善民主机制,实行民主执政;必须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执政;必须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维护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