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网络隐私权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然而,我国对网络隐私侵权的保护不论是在规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明显不足。对此,建议我国确立并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制定专门的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自律建设,以此实现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政府和民间机构广泛运用计算机收集个人资料,使网络隐私权受到极大挑战。网络技术为侵害个人资料提供了技术可能,使侵权频率更高,后果更为严重。个人资料的保护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加强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通过对网上个人资料的法律属性分析,来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网上个人资料的法律保护模式,以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上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狭义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隐私权侵权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通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隐私权保护法定义务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对其隐私权侵权中间责任的相关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人类进入了以博客、微博以及微信等为载体的自媒体信息时代,作为言论自由的延伸,具有先天表达自由的优势,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旦自由表达超越了其合理范围,则会出现与隐私权的冲突。所以,有必要立足于自媒体表达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社会现实,通过制定网络隐私权的专项法规、增设专门的网络隐私保密机构以及创新隐私权保护的技术化等措施来加强对隐私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张雨 《天府新论》2020,(5):96-104
网络定向广告建立在信息交互与融合的基础之上。广告业者利用定向广告未经消费者同意而秘密收集其信息,并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至特定消费者个人,存在侵害隐私权与信息权的嫌疑。我国目前在网络定向广告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制效力层级低,而司法实践对于网络广告“定向”侵权的判断标准也存在局限性。规制标准不明确、规制权力不集中、规制手段单一滞后等因素也不利于对网络定向广告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鉴于此,我国网络定向广告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加强对业者收集、处理与利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且应从强化业者透明义务与通知义务的履行,规范化网络行为定向广告行业标准,简化“同意选择”机制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通过电脑及智能手机参与互联网的使用.然而,随之而来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问题则对我国相关立法发起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侵权途径,我国相关的立法现状以及相关网站的自律情况,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隐私侵权之法律规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其中公众最为无奈的当数网络隐私侵权问题。探讨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构成、网络隐私侵权行为违法性之阻却及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之法律规制,对净化网络环境,保护网络隐私权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电子商务隐私权与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应成为独立的、基础的权利种类。隐私权的保护客体为个人数据和私人生活。我国对电子商务隐私权的制度设计,可考虑借鉴英美等国经验,采取国家制定法律的他律和网络行业的自律相结合方式,全面切实地保护隐私权。  相似文献   

9.
刘洪波 《兰州学刊》2009,(10):87-91
文章援引统计数据描述了电子商务及网络金融(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理财等)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技术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隐私权保护等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已经采取的监管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监管举措:政府要推动发展、在发展中规范从源头上把关、提高监管的技术含量、监管中处罚与教育并重、加强全球性联合监管。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突破传统隐私权理论的局限,对隐私权进行了首次界定,并且通过第1033条,列举隐私侵害的具体行为,却未对相关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做进一步说明.以《民法典》隐私权条款和侵权责任编的一般规定为背景,结合域外法上相关领域的既有经验,探究以"社会规范"和"比例原则"共同构成我国隐私权的特殊侵权判定标准,能为隐私权在司法实践上的精准适用和隐私侵权责任体系的完整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承韪  刘磊 《广东社会科学》2022,(3):235-246+288
在私密信息的侵权责任构成上,隐私权保护规则适用的是过错责任,个人信息保护规则适用的是过错推定责任,《民法典》第1034条第3款确立的私密信息隐私权保护优先规则导致两种保护规则在侵权责任构成的过错要件上存在冲突。由于限缩适用《民法典》第1034条第3款前半句或《个人信息保护法》适用范围均难以彻底化解这种冲突,不妨考虑隐私权保护规则优先性的缓和化方案:隐私权保护规则下私密信息的侵权责任构成,应降低信息主体对过错要件的证明标准,这可通过事实推定规则确定侵权事实及个人信息处理者在此基础上是否违反成文法义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隐私权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在网络空间中,却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从网络空间隐私权及其种类、网络空间稳私权侵权的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网络空间隐私权三个方面论述了网络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银行泄露或者不当使用客户重要信息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时有发生,受害人的赔偿请求权虽然在合同法和侵权法中都能找到理论支撑,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遭遇了巨大的障碍。首先结合案例对金融隐私权进行讨论,然后分别从合同法与侵权法的角度为受害人的赔偿请求权寻找现实依据,并且对两种请求权进行利弊分析。最后针对现行法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人肉搜索是一种人际关系行为,对网络和现实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并且关乎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因此,必须做好网络人肉搜索的法律规范.具体的对策至少包括:分清言论自由和侵犯隐私权的界限,加强和规范网络管理,加强网络隐私立法保护和网络主体对隐私权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引起的社会评价争议是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与网络环境下公民私权利之保护的冲突表现,也是社会中其他相互冲突的诸权利协调与博弈过程中的矛盾反映。它集中反映了中国网络隐私权、名誉权保护制度与互联网侵权救济制度的不足。只有沿着"人肉搜索"的权利冲突与权利边界这一基点,以网络环境下隐私权、名誉权的保护与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制衡为主线去思考人肉搜索的价值冲突并给予法律定性,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恶意软件在网络上的泛滥,不仅侵犯了广大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影响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恶意软件从安装、运行、删除程序、制作目的等方面侵犯了网络用户的隐私权、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中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等.恶意软件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一种.治理恶意软件侵权应该谋求法律治理手段和其他治理手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网络隐私权保护伦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对信息技术的滥用与网络道德的败坏 ,使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日益泛滥 ,这不仅侵害了人的基本权利 ,而且阻碍了我国信息化的进程 ,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伦理分析 ,给网络隐私权保护予以道德力量的支持。在保护网络隐私权过程当中应当遵循伦理原则 ,以给网络隐私权立法提供理论依据 ,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网络隐私权保护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所采取的立法措施,结合我国目前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所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论监督功能,但不可避免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王菲案”作为人肉搜索隐私侵权的典型案例,其核心是如何确定隐私权及对应义务的内容与界限.权利的维护需要成本,当权利的实现成本低于其收益时,权利人才有足够的内驱力去维权.侵权责任法通过降低维权成本激励被侵权人维护自身的权利,通过增大侵权成本阻止潜在的侵权冲动.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和各方利益之平衡,网络侵权法律救济体现了“防君子易、防小人难”的旨趣.  相似文献   

20.
陈军 《江西社会科学》2000,(Z1):165-169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根据有关隐私权类推适用名誉权的司法解释,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隐私侵权救济手段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