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一天,男孩对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我的母亲,另一半给你。"那一年男孩12岁,女孩10岁。 过了十年,他们的村子被洪水淹没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有小孩,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惟独没有去救她。当她被别人救出后,有人  相似文献   

2.
轩旎 《伴侣(A版)》2007,(12):38-39
我有时候甚至希望他遭遇一次车祸或者生一场重病,或者彻底破产,然后就可以证明我到底爱的是他的人还是他的钱。危情倾诉人:孙棋危情指导/心理咨询师:王智  相似文献   

3.
微云 《老年世界》2008,(16):4-6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不满19岁的消防战士,冒着二次坍塌的危险,跪求死死拽住不让他冒险的战友,流着泪喊出了这句震撼人一心,感动亿万国人的话语。  相似文献   

4.
在她最需要安慰和照顾的时候,他狠心地离开了。她以为他不负责任,却不知他已重病在身,给不了她将来,他只想选择放手……嘉彤下了长途汽车给我打电话,已经是晚上7点,我还在开会。问她晚上住哪里,她说妹妹在武汉上大学,去妹妹寝室挤一  相似文献   

5.
小非 《老人世界》2008,(7):9-11
汶川大地震后,十几万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投入灾区抗震救灾,壮举可歌可泣。其中有一则救人故事让无数国人落泪:一名消防战士在余震袭来时,仍冲向废墟刨孩子,当被战友强行拖到安全地带时,他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哭喊着:“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面对灾难,消防战士一句乞求的话语具有强大震撼力,这个声音穿透时空、穿越灵魂。  相似文献   

6.
1.“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电话中对救援人员说。 2.“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  相似文献   

7.
姚瑶 《现代妇女》2014,(9):126-127
透过网络等媒介,现实生活中见危不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让人触目惊心,感叹于人性冷漠的同时,为避免悲剧的再次上演,学术界对见危不救入刑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主张在当前风险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并存的人文环境下,用刑法规制见危不救行为,以期在全社会重塑一种"救人于危难"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1.一钱莫救有个人,吝啬得很.一次出门赶上下暴雨,河水猛涨,他舍不得花船钱,便拼着命去水过河。不料到河中央,被急流冲倒了,一直冲出半里多地。儿子知道后,赶忙跑来找船搭救。船夫要一钱银子,儿子只给五分,两人讨价还价,半天也没定下来。他父亲眼看就要淹死了,临死前,回过头来喊他儿子说:“儿呀!儿呀!你千方要听父亲的话,五分便救,一钱就不救!”2.不请客有个吕田人,从来不清g。有一次,邻居后他家的地方设宴请g.有人着见了,问他家仆人说:“你主人多天清g?”仆人吓了一声说:“要我家主人运g,得着到下羊子!”王人听…  相似文献   

9.
强求的亲情     
梅子 《现代妇女》2008,(9):41-41
讲述人:艾子,18岁,高中生。 梅子:我最近常常梦见被追赶.追我的竞是一个乞丐。其实。平时我也经常在大街上见到乞丐,我很少给他们钱的,我知道很多乞丐都是骗子。可是在梦里面,那个乞丐很凶,我不给他钱,他就追过来,一直伸着手要,我越是跑.他越追得紧。  相似文献   

10.
有缘相识。只因公交车上一次义举2011年10月16日下午,葛凤云在阅读当天的晚报时看到一则新闻:这年夏天,辽宁省新民市一位名叫田波涛的美发店老板,与人一同在水库中游泳,结果为救两名溺水者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5岁。但因被救者不承认田波涛的救人举动,故而警方认定田波涛是酒后溺水而亡……看罢这则新闻,又仔细辨认了田波涛的照片,葛风云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因为她不但认识这个田波涛,还曾与他有过接触。  相似文献   

11.
戴海春 《老年人》2005,(2):20-21
万达同志离开我们有一年多了。他去世时,我正在美国探亲,没能送他最后一程,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我曾经给他当过10年秘书,彼此之间的感情很深。他是领导,更是良师益友。每当回首往事,万达同志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那是1971年3月,组织上安排我给万达同志当秘书。始初,  相似文献   

12.
一、怕无权、无势、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男人天生控制欲强,希望当领导,希望做上司,希望受崇拜。男人的气度,多建立于他的身世、地位及胸襟之上。试想:失去冠冕的皇帝、失去战场的战士、失去球拍的健儿、失去崇拜者的偶像、失去财富的二世祖……还算什么?可见,男人  相似文献   

13.
白栀子花     
白栀子花译编/苏为宝自打我12负时起,每年生日那天总有一束白栀子花送到家中来,没有送花人的名片,打电话到花店去老问不出结果,因为送花人是用现益付帐的。我母亲给我出主意.问我是否曾给什么人做过一件好事,这是他表示感谢的情意,说不定是我帮助过哪位邻居从汽...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弟弟来访,在家里住了两日。临走前,他表示想给我女儿留下点零花钱。毕竟自己是当叔叔的,上次来时小女才两岁,他和自己的侄女七八年没有见面了。这次两人就像第一次认识一样.做长辈的给个红包作为见面礼,也属于人之常情。我马上告诉他:“我们之间这一套还是免了吧,大家彼此都不要给对方的孩子钱,否则会把孩子惯坏的。  相似文献   

15.
陈新 《老年人》2007,(8):8-9
2007年6月10日早晨,正给患病的儿子王冬服药的王崇实,接到40年前的老战友、著名演员濮存昕的电话:王冬现在的病情怎么样?好些了吗?我知道他还需要大量的钱,我会为他继续想办法的,希望他一定要坚强!  相似文献   

16.
方林 《老年世界》2010,(6):12-14
六旬老汉郑同金在妻子病逝3年后,与一名27岁的年轻女子结婚。女儿敏敏却认为这名女子另有所图,极力反对。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她向父亲索要母亲的遗产。父亲则认为,他给前妻治病已花去了大部分积蓄,仅存的10万元是他的养老钱,不能“分”给女儿。父女俩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你起诉我,我起诉你。2009年12月11日,法院判决父亲郑同金返还女儿敏敏诉求的遗产。  相似文献   

17.
苏童 《金色年华》2008,(2):23-23
一个囚犯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伤,躺在医院的急救室里等待输血,去取血的救护车却迟迟未归。囚犯奄奄一息。这时,一个年轻的警察对医生说:“我跟他血型相同,快抽我的血给他吧,救人要紧。”囚犯的血管里流进了监狱警察的鲜血,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相似文献   

18.
黄局长是黄石市西塞山区老干部局局长,我至今不知他叫什么名字。今年4月2日,黄局长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当代老年》杂志不知什么原因没送到我家里,而是送到了区老干部局,我说等过几天我就去取,没想到黄局长诚恳地说:“张老,您刚做完手术,不宜劳顿,我这两天抽空给您送过去。”我一再表示不必,以为局长也只是说说而已。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天地》2008,(7):45-45
我是一个四川人,妻子是广西的。4年前,我们在深圳打工时,因为工程失败赚不到钱,怕妻子受牵连,就让她回了老家,打算等经济状况好起来时再团聚。可是,她一走就没了音信,她家里的人也都说不知她的去向。现在,我经过打拼翻了身,打算把妻子和老家10岁女儿一起接到本地来生活。  相似文献   

20.
明妃──索朗白姆小传郭翠琴残疾人将一只手伸了出来,只有十岁的索朗白姆吓了一跳,随即将手中的钱给了他,空手回家。妈妈问她豆腐呢?她说:“我不吃豆腐了,那个人好可怜呀!我就是水远不吃豆腐也比哪个人幸福。”母亲理解自己的女儿,又掏了钱给她去买豆腐。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