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对于亚低温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亚低温治疗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9例,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肺部感染14例,气管切开各5例.治疗组预后良好25例,死亡4例;对照组预后良好14例,死亡lO例.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亚低温治疗,能有效保护脑组胞,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对急性心梗病人的院前救治经验.方法:迅速到达现场,及时给氧和生命体征监护;对无低血容量及低血压者给予硝酸甘油5mg缓慢静点;对无证者立即嚼服阿斯匹林300mg,给予现场溶栓:0.9%生理盐水100ml加尿激酶150万u,30分钟静滴完;对伴有心功能衰竭给予速尿20~40mg静推,对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应用利多卡因静推,对室颤或室速者给予电除颤;心脏骤停者都给予气管插管等心肺复苏.结果:78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平稳者72例,病情加重者5例,死亡1例.结论:开展AMI院前静脉溶栓,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AMI引起的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自体筋膜枕大孔扩大成形加小脑扁桃体缩小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经验.方法:对照总结32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病人的手术经验.实验组在切除压迫的C1后弓,枕骨大孔扩大后,切开硬脑膜,分离粘连,打通脊髓中央管开口,软膜下切除部分小脑扁桃体或电灼使之缩小,采用自体筋膜扩大修补.结果:实验组术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受压解除,脊髓空洞缩小或消失.无脑脊液漏、感染和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除骨性减压外,必要的内减压能明显改善Chiari畸形病人的脑受压和脑脊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临床症状.自体筋膜修补避免了异物材料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意在探讨Survivin、Bcl-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以进一步探讨肿瘤相关基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及其恶性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试图找到更多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的因素,从而探索出新的抗胶质瘤模式.方法:建立组织芯片技术平台,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Survivin、Bcl-2这2种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结果:128例标本的组织芯片制备成功.其中Survivin在四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26.3%,51.7%和62.3%,其中Ⅲ\Ⅳ级与Ⅰ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四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0%,15.8%,55.2%,81.9%.其中Ⅲ\Ⅳ级与Ⅱ级组比较,Ⅲ\Ⅳ级与Ⅰ级组比较,Ⅱ级组与Ⅰ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unrivin的表达只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而与年龄和性别未发现明显相关.而Bcl-2的表达却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均明显相关.结论:建立了组织芯片技术平台,本研究中Survivin、Bcl-2的表达上调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均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因此联合检测Survivin、Bcl-2可作为预测脑胶质瘤发生和发展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在妇科术前病人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病人术前心理需求,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应激作用及对手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36例妇科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先用自设的问卷调查病人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准备.观察组根据病人心理需求,应用信息疗法、矫正认知、松弛训练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疼痛程度及手术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手术期心率、血压的改变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h疼痛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及下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对妇科术前病人,根据心理需求进行心理干预,可减轻病人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类、分级的方法对180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人进行科学评估,其中对筛选出的85例病人采用脱水、防治脑血管痉挛等非手术的方法治疗.结果:有效率99%,死亡率1%.无脑积水、脑室内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部分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以限制入水量、补充高渗盐水为治疗方案,观察病人情况.结果:治愈率95%,效果良好.结论:预防脑部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应强调入水量控制、积极纠正血浆低渗透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正确掌握布鲁氏菌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方法:指导患者合理活动及对症护理,调动患者积极情绪,解除焦虑等不良情绪.结果:布鲁氏菌病患者相关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下降.结论:对布鲁氏菌病患者加强基础护理,并采取积极措施控制病情,有助于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发生的因素.方法:分析90例胎膜早破孕妇中发生难产和新生儿窒息的例数,随机抽取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9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90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难产49例,发生率为54.44%;对照组90例孕妇中发生难产28例,占31.1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进一步重视胎膜旱破的观察及预防,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增高与预后关系,以及血糖增高形成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选择条件为无糖尿病,无其它部位严重损伤,无重要脏器痰患病人,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L asgow Outcome Scale,GCS)分为三组,于入院当时,入院第三天、第五天、第八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并跟踪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在10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不同程度血糖增高,随病人GCS评分下降、血糖升高越高越明显.预后结果愈差,血糖增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结果越差.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血糖有不同程度增高.血糖增高程度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预后结果越差.我们可根据病人血糖变化判断预后.据此,病人血糖变化是判断其顸后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人麻醉前降压幅度及术中体会.方法:术前不停用抗高血压药物,使术前血压调整控制在160/105mmHg以下.结果:术中发生低血压24例,占16.7%,发生脑梗死3例,心梗1例占2.8%,均为2期高血压病人.结论:术前控制血压幅度也是术中低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严重高血压病人,术前控制血压不宜过大,不超过病人基础血压的30%为宜.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自理差.护理更重要.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使患者得到优质护理,也方便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头晕为主症的腔隙性脑梗塞与临床一些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6例经头颅CT或MR读片有脑梗塞的以头晕为主症的病人询问既往史,测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结果: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此为预防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因素,凡临床上表现持续较长时间或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的头晕应考虑腔隙性脑梗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与患者有效沟通、评估患者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及时观察及细致的生活、饮食、皮肤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肝功能恢复、腹水逐渐消失,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与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药物敏感度以及抗菌素选择的异同.方法:7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分两组(结核组与对照组),留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核组以革兰氏阴性茵为主,占82.1%(P<0.01),对照组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2.9%(P<0.01).结核组中致病菌对抗菌素的敏感性低于对照组.结论: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选择抗茵素不同于非结核患者的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病人手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科2006-01~2008-12收治286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入院评估和全面护理.结果:286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232例,其中治愈201例,伤残31例.结论:准确评估病情,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出现并发症是提高颅脑损伤病人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加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4例大面积脑出血病人采取了手术治疗.结果:24例手术病人术后死亡6例,其中4例家属放弃抢救,1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肺感染合并肾衰竭.其余预后良好.结论:对于大面积脑出血的病人,大骨瓣减压加血肿微创清除术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影响.方法:对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完整的全程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发生并发症27例(27%),对照组的45例(45%);实验组自理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纽.结论:通过系统、科学的干预可以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总结四年来利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68例脑内血肿病人的预后.结果:生存者80%以上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术后再出血及肺内感染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微创穿刺技术是治疗脑内血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颈部的解剖、生理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内容的临床学科,属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为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本文将对耳鼻咽喉教学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探究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