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联性。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现代公共治理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话语民主与公共行政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行政模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普遍形成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行政模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普遍形成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话语民主理论: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出现了“规范政治哲学”复兴的倾向。而哈贝马斯是推动“规范政治哲学”复兴的重要人物,他以交往理论取代康德的先验实践理性,通过经典共和主义和康德自由主义的相互校正,提出了话语民主理论。90年代,一些学者又基于后现代社会的某些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取代传统的行政模式。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公民参与意识与积极的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我国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我国话语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民主对话的性质能使决策更具合法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也可以使决策更科学合理。因此,应采取培育公民社会、构筑协商平台、完善协商机制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协商民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与政策执行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0年代以后才为学术界广为重视的“社会资本”问题,主要是指建立在信任和互助合作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它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之一。目前,社会资本理论已成为我国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框架,但其在我国政策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资本理论与政策执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政策执行的重大意义。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倡导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可以促进我国社会资本与政策执行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两个富有意蕴的思想事件。协商民主寻求理想的民主模式,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而新公共服务旨在强调政府善治,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尽管各自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两者之间具有深层的相关性,呈现出一种"共生"关系:以公共利益为基础;明确权利和责任;通过积极参与和平等的协商对话,实现政府与公民以及公民之间的互动。可以预见,未来的国家或社会治理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瑾 《理论界》2010,(9):72-74
公民社会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我国逐渐兴起的,至此,现代社会在我国也被划分为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两部分。按照传统的习惯,政治国家包办所有管理职能的社会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国情,并会引发很多社会冲突。作为代议制民主的重要补充理论,协商民主理论被看作是可以弥补传统民主理论中重视自由而相对忽视平等价值的缺陷。我国民主建设中不乏协商式民主的传统,但基于相关体制的不健全和扩大公民民主参与的需要,通过引入和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完善我国的协商民主传统就有其建设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多元社会的挑战,西方学术界逐渐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作为西方民主理论的新探索新发展,体现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协商民主能够促进决策合法化、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培养公民美德和平衡自由主义的不足.在公民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协商民主激发了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但在协商民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不能把中国的协商民主与西方的相混同,无论是在意境话语上,还是在形式路径上,中国协商民主政治的特质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民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民主对话的性质能使决策更具合法性、更值得信任.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决策模式,是对"聚合民主"模式的一种替代,它能够避免"聚合民主"模式的缺陷,使决策更具科学化、合理化.协商民主对完善公民人格、培养公民美德也具有重要价值.协商民主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要大力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对社会协商起着理念渗透与实践导向功能,而社会协商则是协商民主社会场域内的具体化、路径化。受历史条件、社会复杂性的制约,社会协商的发展困难重重。为此,必须在政治文化层面上,积极培育公民的协商精神与提升社会公共理性;在组织生态层面上,促进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制度构建层面上,促进社会协商的制度化建设,构建“个人—社会—国家”互动的协商格局。与此同时,规避社会协商过程中的“过度性”协商与“抽象性”协商,强化社会协商的“真实性”。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协商的实践路径,实现社会协商发展的具体化、广泛化,继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协商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源于对民主实质再思考的协商民主,强调了实质性的民主控制,更多地涵盖了直接民主元素.协商民主重在协商而轻于讨论,其程序性内涵弥补了代议民主的不足,成为了独立于共和民主与自由民主的新型民主方式.协商民主兼有公共与多元的二维属性,“理性对话”是协商民主的先决程序,其特点是公共理性和多元化.协商民主以话语竞争为核心,有效防范了“禀赋效应”.同时,协商民主依赖于公共领域对政治系统的理性批判,对公民参与的要求远高于其它民主形式.虽然协商民主理论在沟通理性的概念层面与公民参与的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不足,但无论如何,协商民主理论都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改变了代议制民主重视自由而忽视平等的传统,重新强调公民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和责任,倡导积极的公民精神和公民参与意识,强调在社会政治层面加强公民与团体间的平等对话与合作,强调通过追求和实现理解的交流来寻求合理的替代,并作出合法决策。从某种意义而言,协商民主理论似乎可以为公共治理应对困境提供一些理念和实践层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结合中国国情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价值,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创造的一种重要民主形式。而社会资本是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坚强基石。信任、互惠、参与是社会资本和协商民主共同推崇的基本理念,协商民主的运作离不开协商主体之间的互信、合作、参与、宽容。通过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建立公民之间的互信关系,积极培育社会资本,可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发展民主,可借鉴一些西方的民主理论。公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而协商民主则充当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工具,民主政治就是两者的契合点所在。从公民社会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公民本位的回归;从协商理论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保障政策合法性的根本制度,两个理论对政治的挑战,决定了民主的必要性。为了实现民主政治多向度的"前进",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必须和健全的协商民主相结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新近兴起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它是人们对传统的代议制民主进行反思和修正的成果.协商民主对于现代公民社会的意义可以概括为:有利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制约政府权力,有利于培育公民精神.但协商民主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影响决策的效率、提高决策成本,协商主体力量的不平衡也有可能导致协商过程的异化等.  相似文献   

17.
强势民主理论依赖于一种自治的公民共同体的理念,希望设计一系列能够经得起生存能力、实用性以及理论连贯性的考验的制度,使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讨论、判断和公共观察成为可能.通过对强势民主理论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长久以来公民政策参与的状况;可以借鉴其对公民参与的制度选择,以公民身份为基石不断进行政治实践,辅以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政策参与的能力;强调政策制定主体与公众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连续性的协商对话,以谋求公共利益共识的达成为公众政策参与的价值目标,从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政策过程的政治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作为当代民主理论的新思维,是指利益相关方或其代表通过自由、平等和公平的对话、讨论和审议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进行公共决策,它为我们构建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新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和推进包括农民工群体在内的广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可以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构建行政协商制度、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和培育农民工社团组织等国家制度和政策机制层面进行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主要包括公民平等参与、社会多元主体在公共利益框架下实现利益表达、通过协商讨论达成共识、广泛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历史上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包含的“和”的思想,以及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与实践,都蕴涵着丰富的协商民主因素.当前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为协商民主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基础,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容的同时,也对协商民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稳定性特点的协商民主,是当前推动制度建设的可行性途径,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的对话式民主提出了一套试图在多元利益主体间通过对话、协商、沟通的方式达成民主的理论主张。哈贝马斯对话式民主强调基层民主、政治主体、政治过程、社会文化等因素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现代价值。哈贝马斯的对话式民主为当前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提供许多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