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爱论     
自爱,作为个体在人生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热爱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在个人身上的高度凝结和积淀。它包含着对自我的认识、评价、肯定、尊重、发展、超越、控制等诸多丰富内容。自爱实际上是对个体主体性(或个性),人的本质力量的真、善、美的热爱。这种观念和感情必然体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中的独立性及其所达到的自由境界。一为使我们的“自爱论”不致有个人主义之嫌,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社会性和主体性(或个性);自爱与爱人;自爱与自负的的关系。我们认为人性是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作为个体,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人不仅是以自己的社会性与自己的祖先相揖别的,固然,人确实只有依靠其社会性、群体性才在与自己的“祖先”——自然界、动物进行斗争时才能获胜,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  相似文献   

2.
在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中,amour propre这种自爱的激情是导致人类由自然状态中自由的个体走向社会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理性和社会性的起源。一方面,自爱的激情使人的自我认同依赖于他者,作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导致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产生了诸多道德上的恶;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这种自爱的激情使人走出了原初的自然状态,因为当自爱促使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从他人那里寻求承认的时候,人开始超越自己的主观偏好与信念,只有建立在相互承认基础上的社会公约,才能在社会状态中实现人的善。自然状态往而不返,克服恶的唯一办法在于对自爱这种激情的培养,而非抑制或消灭,这正体现了一种善与恶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自爱与自尊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相似文献   

4.
自爱是人的基础美德,自爱教育是新时代的崭新德育.本文深入分析了自爱及自爱教育的内涵,探讨了实施自爱教育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提出了中学生自爱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需要女性的参与和女性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而目前我国女性道德素质偏低的状况制约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要提高女性的道德素质,关键是要唤起女性的自爱意识。本文试就女性的自爱意识与道德素质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一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有二重性。当他作为一个有感觉的个体存在物时,他有别人不可替代的特殊责任,那就是自我保存,而当他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时,他同样也有其他人无法替代的责任,即人格的维护。而我们说的自爱就包括这二层含义:自我保存和人格维护。自我保存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个体的存在。这几…  相似文献   

6.
自爱、自私、利己是三个不同的伦理学概念:自爱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自私是损人利己的社会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利己则是人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一定欲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满足。在分析三者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待三者的正确态度:倡导自爱、反对自私、分析对待利己。  相似文献   

7.
细绎《论语》,"学"含有"效仿"与"觉悟"二义,但并非善于效仿或悟性较高之人,就可得到孔子如颜回般的偏爱。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不全系于颜回对"六艺"的独到见解;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颜回对"道"的孜孜追求,在人不堪忧的环境中,颜回仍学道志道。而其在追求"道"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乐"。通过孔子的"偏爱"与对颜回形象的描绘,《论语》呈现出了儒家的理想人格,颜回则是这一理想的典范式人物。  相似文献   

8.
1983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有人对《诗经·魏风·伐檀》第一章中“不素餐兮”提出了新的解释。云:“《毛传》说:‘素,空也’。空可以解作空乏,《论语·先进》孔子讲到颜回说‘其庶乎屡空’的那个‘空’字就作‘空乏’解,‘不素餐兮’就是‘不愁没有饭吃’。”显然,这是以误匡正,有必要辨说几句。  相似文献   

9.
自尊自爱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要求,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为此要求教师有精湛的专业造诣、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强烈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塑造了很多女仆形象,其中地位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晴雯。“身为下贱”点明了晴雯的社会地位,“心比天高”赞扬了她的反抗精神。对晴雯这个人物,许多“红学”家,曾经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见解。笔者认为晴雯是《红楼梦》中最耀眼的宝珠,她身为女仆,却始终自尊自爱,保持人的骄傲。她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想,是划破乌云浊物的一道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1.
阿东 《社区》2002,(10):15-17
“吧女”,是当代都市中新近涌现出的一种职业。据对东南沿海五个大城市的调查,目前比较流行的,有“茶吧”、“泳吧”、“陶吧”、“虫吧”、“锅吧”、“票吧”、“琴吧”等,笔者最近在十余种“吧”里穿梭采访,接触了不少千姿百态、行当各异的“吧女”。在调查中,我认为不少“吧女”还是自尊自爱的,但也有一些“吧女”在不法老板的驱使下,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对于“吧女”这一事实存在的职业,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使她们的经营行为符合文明社会的规范,同时,对那些行为不轨的老板和“吧女”,应坚决打击和取缔。下面逐一披露她们台前幕后的…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8,(19):59-59
近日.浦口区建设局向全系统干部家属发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精神.当好家庭“廉内助”的倡议书。倡议书中呼吁.机关干部的家属要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那些想通过家属“吹风传话”的找不到门.行贿送礼的进不了门.  相似文献   

13.
何谓“孔颜乐处”?按字面解释,是指孔子与颜回的快乐;而在宋明道学家看来,乃人生的一种精神境界。“孔颜乐处”的典故出自《论语》,但其被着意渲染和受到重视则是在宋明新儒学。最早把“孔颜乐处”作为教学内容的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  相似文献   

14.
姚燕玲 《金陵瞭望》2007,(21):44-44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时候官员也不例外。关键词:“敬”、“仪”、“规”清末官场上所谓的“敬”、“仪”、“规”,其实质就是贿赂。之所以加上“敬”、“仪”、“规”之类的字眼,目的在于使其带上“合法”的性质,送受双方都心安理得。归纳起来,大概有这样一些形式:一是别敬,也称别仪,  相似文献   

15.
康德和孟子都认为低级的“欲”关系到感官的愉快、幸福、自爱,高级的“欲”才和“善”有关。康德伦理思想的落脚点是要为持续的生命本身负责,为上帝负责,具有宗教精神。康德只关心意志的合乎法则性,至于对象是什么,康德是不关心的。康德伦理思想具有理性主义精神,不能开辟出一条通过人的情志内容内在超越的道路。孟子把“善”落实到血缘亲情之中,缺乏外在超越的精神,往往把感官王国的内容混入超越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感叹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食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任数》[译文]孔子领着学生周游列国。走到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带的干粮吃完了,连野菜汤也喝不上,有七天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吃一颗饭粒子,饿得大家东倒西歪,只好白天睡觉。颜回是个机灵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以“霸”为类后缀的“X霸”新词中,同一“霸”字形成了两类不同的“X霸”新词,其分类依据在于类后缀“霸”语义的不同。探析“霸”语义的古今演变,可以发现产生这种语义现象的原因。另外,作为类后缀的“霸”,其语义也发生了不完全的虚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领军人物,弗兰西斯·哈奇森坚持了人性善的立场,其道德感学说构成了情感理论的基石,而神正论基调则成为其人性论的背后支撑。对人性善的捍卫,对自爱说的反驳,指向普遍幸福的道德感和法权论令其道德哲学成为功利主义思想的嚆矢。对自爱与偏狭的教化与克服,构成了他启蒙身份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苹果拜物教是我们时代的隐喻,尽管苹果有理由受到人们的崇拜,但崇拜的方式却值得反思.事实上,当舆论把iPhone4S解读为iPhone for Steve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向我们指出了以iPhone女事件为代表的苹果拜物教现象的真相.如果说“商品拜物教”是iPhone拜物教的本质,那么产生“苹果拜物教”现象的根源既不在于苹果公司,也不在于“果粉”,而在于当下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与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哲学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具体到两者的友爱思想,传统中对亚里士多德利他和兰德利己思想的认识,并不能深入两者友爱思想的实质。兰德与亚里士多德都强调友爱的自爱本质,但内涵、话语方式和内在逻辑截然相反:兰德强调价值的互换,亚里士多德突出德性的自爱;兰德注重友爱的规则伦理,亚里士多德强调友爱的德性伦理;作为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友爱思想体现了两者对人这一本质存在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不同认识,这一认识建构在不同的哲学基础和文化背景之上。比较两者友爱思想的差异与联系,分析其合理性与绝对性,认识他们贡献了现代思想的力量,其意义既是学理的,也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