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概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过高、危害颇大.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从政府、市场和银行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希望通过联手合作、"三管齐下"的办法逐步化解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特定时期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长期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文章对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不良贷款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大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剥离范畴;尝试运用非诉讼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刘旌在《警惕不良贷款监管陷入数字误区》来稿中指出:多年来,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两个重点指标,这种以数字为杠杆的监管思路客观上并没有达到治本的效果,反而在—定程度上助长了数字的水分,掩盖了真实的风险状况。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置存量不良贷款问题时,有两大客观难题:其一,贷款质量的好转主要取决于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就难以在短期内有大的转变;其二,诉讼费是按标的的一定比例收取,不管能否“打赢”官司,都要花费成百上千万元的诉讼…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2018年9家不同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经济状况、金融发展和银行特征行为入手,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因素。通过将不良贷款率及其变动趋势(差分值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基于广义矩估计(GMM方法的动态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农业产值增长、信贷扩张对降低不良贷款率有促进作用,银行业务盲目多元化、贷款投向集中、信用贷款及互保联保贷款占比过大会增大银行经营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提出降低不良贷款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和特殊原因。首先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不良贷款的一般性原因,进而从我国转轨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不良贷款证券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政府和金融界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资产证券化为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我国金融风险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化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企业方面以及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针对导致不良贷款的风险因素深入挖掘根源,提出了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为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通过政策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但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还是面临不良贷款绝对额和不良贷款率双上升的压力。在此压力下各行对不能按期足额回收的存量贷款采取积极清收和转贷等手段来压缩不良贷款。其中的转贷有一些是属于非正常情况下进行的转贷,风险较大。本文围绕存量贷款非正常转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借款合同有关法律问题的复函》中对“以贷还贷”借款合同所作的有效认定,违背了《商业银行法》和《借款通则》有关借款规定的基本精神,该行为实施的后果不仅会严重侵害担保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为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有效监管设置了巨大障碍,干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纵容了商业银行的短期经营行为。在银监会加大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今天,我们应当通过立法形式对“以贷还贷”借款合同的效力作出否定性规定,以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困境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始终面临着银行"惜贷"、学生拖欠形成恶性循环、高校扩招带来教育成本转移以及财政性教育支出不足等问题.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公共财政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具有了可行性.国家助学贷款要摒弃以商业银行为主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的做法,转而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问题.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专门机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筹集多样化、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管理、建立公共财政承担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风险承担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商业银行不愿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为什么现阶段由商业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以及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家政策性银行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等这些问题,并得出结论:要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问题,除了要从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简化办理手续、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着手以外,还必须从经办银行这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论国外贷款定价模式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外银行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相加法、价格领导法、客户盈利性分析法等三种模式。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管理十分薄弱,主要体现为①贷款定价未被纳入信贷决策机制中;②缺乏定量化的定价系统;③利率浮动的幅度未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包含政策框架、价格审批、定价模型以及风险评价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内的贷款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生贷款证券化是贷款银行将学生贷款的债权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然后由SPV将学生贷款汇集成一个贷款组群,并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其交易架构包括资产池的构造、SPV的设立、信用增级以及风险控制等。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其运营尚需政府的支持、相关法律和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的配套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服务等。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新兴发展起来的业务,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具有长期性,其面临的最大风险依然是信用风险,因此加强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消费信贷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已经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业务,因此借鉴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信贷市场运行规律角度论证了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根源。文章认为,信贷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目标冲突,导致了高校助学贷款陷入困境。解决的办法是在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原则基础上,重新设计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上市公司贷款担保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贷款担保为新疆上市公司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但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甚至引发地区金融危机。通过建立信用市场、调整公司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疆上市公司贷款担保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新政策执行已陷入困境,其表现是:商业银行竞标积极性不高;政府与高校共建风险补偿基金困难重重;失信惩治条款乏力。造成其执行困难的缘由有:国家助学贷款商业性与政策性之间存在冲突;我国目前信用贷款的环境尚不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回报率较低;对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分歧。解决其执行困难的措施为: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学生信用体系;采取可操作的“准”抵押方式;强化银行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