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煎”、“熬”本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熬"二词有共同的义素"干",古人浑言不别,所以在传统训诂与古书注释中多作互训,同训为"干"。但仔细考察古代文献可以发现,二者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煎"的本义是"加水煮至水(减)尽",水尽即干。"干煎"为其引申义。"熬"的本义是"长时间文火焙干五谷",即焙干、煎干。由此引申出"文火慢煮"义。现代辞书释义时不加区别,常将二者的本义和引申义纠缠在一起,所以造成了对"煎"、"熬"解释的模糊与混乱。  相似文献   

2.
时寒冰 《社区》2011,(8):26-27
“温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过。大意是这样的: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把青蛙先放人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地热死了。  相似文献   

3.
韩愈、柳宗元都树"文以明道"的旗帜,韩以道统自居,而柳虽崇儒,却出入佛道。两人著文都是"不平之鸣",注重文章抒情。韩愈不平既指个人遭际,也指国家命运;柳宗元出言多讽。他们艺术风格也不同,韩文雄奇壮大,柳文缜密峻洁。  相似文献   

4.
俞樾认为《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之"传写互易",理由是"‘贫’以财言,‘不均’亦以财言";"‘寡’以人言,‘不安’亦以人言"。验诸《论语》时代经典,"寡"谓寡少,并非限于"以人言";"不均"谓不平均,不公平,并非限于"以财言",故俞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温水煮青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讲的是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青蛙会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成功逃生;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它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想起曾指导过的一名求职者,名牌大学毕业的她成功应聘了一家大型国企的行政岗位,  相似文献   

6.
曹操作为建安文坛和建安风骨的典型代表,其文学成就被后世所认可。然钟嵘《诗品》却将其列为下品,引发后代诗评家的许多争论。本文认为钟嵘在"风力"与"丹采"二者之中更重视后者,曹操诗却不符合这一标准;钟嵘评诗"止乎五言",而曹操诗歌成就主要在四言诗;曹操五言诗均属乐府诗,尚属"汉音",不是钟嵘关注的文人五言徒诗;后代对曹操的接受是一种非纯文学的接受,曹操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从事文学创作,其文才在很大程度上为其政事所掩,这也是其文学家身份并不为钟嵘所充分重视的一个原因;后代对曹操诗的等级品评有非议的属于少数,从而也反证钟嵘的品评在当时及后世批评家眼里是受到认可的。  相似文献   

7.
最后的坚持     
有人用玻璃板把一条蛇和一只青蛙在水池里隔开。开始时,蛇要吃青蛙,它一次次冲向青蛙,却一次次撞到了玻璃隔板上,吃不着。重复几次后,蛇便放弃了努力。然而,当玻璃隔板被抽掉之后,蛇却不再尝试去吃青蛙了。  相似文献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野生青蛙不仅是除害专家,而且因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一直被人们誉为上好的滋补佳品。但是与此同时,野生青蛙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是随便可以抓来就大快朵颐的,更不允许私自贩卖。虽然国家采取一些相应的打击措施,严格控制抓捕野生青蛙,但还是有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顶风而上,也就有很多人冒着风险去贩卖青蛙。  相似文献   

9.
笨蛙与蠢蝎     
读到一则有趣的寓言。蝎子想过河,请求青蛙驮它过河。青蛙一开始不答应,因为怕蝎子螫它。但是蝎子反问道:“如果我这样做,大家不是会同归于尽吗?”青蛙认为有道理,就爽快地背蝎子过河。结果是,青蛙被蝎子狠狠地螫了一下而双双沉入河底。青蛙在沉下之前,不甘心地对着蝎子大叫:“为什么你要这么做?”蝎子回答:“没办法,因为我是蝎子。”  相似文献   

10.
正每每想写鸣山时,却总是难以落笔而绕开。我最想写的是鸣山,又担心写不好鸣山。最近在我回老家时,友人邀请再次同游了鸣山,那天刚好是春雨刚歇,远远望去,浓雾还遮着鸣山村,似乎这小村庄浸在水墨之中。又当我走近她的时候,黑瓦白墙渐行渐明,我忽然从心底里流露出一句诗:"宜浓宜淡是鸣山。"鸣山在平阳、在温州,都应在名村之列。这个村庄离县城很近,从北门头走出来,走过头杆桥和二杆桥,再过栏杆桥就是鸣山了。古人有诗:"横阳五里是鸣山,水到桥头第一湾。"说的就是它为县城的近郭。  相似文献   

11.
金镝 《新天地》2012,(6):45
作为一个藏龄三十多年的老年收藏爱好者,我这些年来一直秉承一个收藏理念:收藏要藏出"趣"来。三十多年前,我刚刚涉猎收藏领域时,实事求是地说,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搞收藏的。因为那时我听说很多人通过搞收藏而获利不菲,有些人甚至"平地一声雷,转眼富家翁",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活三年"!于是,我涉足收藏时,心里激动着却又一路小心翼翼,唯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每每遇到一件藏品,  相似文献   

12.
痴鸡     
每年春天,总有那么几只母鸡,要克制不住地生长出孵小鸡的欲望。那些日子,它们几乎不吃不喝,到处寻觅着鸡蛋。但许多人家,却并无孵小鸡的打算,便在心里不能同意这些母鸡们的想法。再说,正值春日,应是母鸡们好好下蛋的季节。这些母鸡一旦要孵小鸡时,便进入痴迷状态,而废寝忘食的结果是再也不能下蛋。  相似文献   

13.
自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以后,历代研究者都将铺陈、外放、夸饰等看做是汉大赋最核心、最突出的特征,而忽略甚至完全不提它的敛藏。事实上,敛藏与铺陈相辅相成,也是汉大赋的重要艺术特征。从敛学、寓经,到各种文本中共同呈现出来的蓄势结构、讽谏方式与特定的修辞格,无不体现了汉大赋的敛藏性。这一特性是汉代赋家在吸收从先秦隐语到荀卿、宋玉赋所谓"家言"一派的"藏"的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用其来表达代表"王言"典范的"古诗之义",也就必然对含蓄蕴藉的诗教精神作出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7,(2):22-24
学界经常引用的一则东汉末年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是经过学者修改的。这句话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引崔寔《政论》,原为"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奈何欲望致刑厝乎!"民谣只是其中"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部分。崔寔征引民谣后反驳其中反映出的轻吏思想。清儒严可均将"从来"改为"民不",突出了其中"民""吏"对立。近代以来学者多从严可均改动,作"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并视之为民谣一部分,以论述东汉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5.
1934年,周作人的《五十自寿诗》由林语堂在《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之后,受到上海左翼作家的指责。之后,一直没有作打油诗。1940年,他却重新开始写打油诗,应该说实在是出于不得已。1945年日本投降,周作人被判为"汉奸",进南京老虎桥监狱,感到"假如用散文或白话诗,便不能说得那么好,或者简直没法子说",把打油诗易名为"杂诗",开始大量地写杂诗了。探讨周作人对杂诗持有如何意识与看法,从而进一步探讨杂诗的两种形式(七言绝句与五言古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富有东方智慧的理性精神.邓小平"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和李光耀一切以行得通为原则的"行得通论",体现了实用理性;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摸论"和李光耀鞋子"穿得越久,就越觉得合适"的"鞋论",体现了渐进理性;邓小平"不搞争论"、"抓紧时间干"的"不争论"和李光耀"是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将来怎样,让下一代去决定"的"存而不论",体现了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从理解"言"开始,不可得"志"而忘"言"。译诗之道在于用译入语还原原诗,力求形神兼备。"译诗民族化"能兼顾两端,使二者结合起来。因此,译者如果能正确把握原诗的"言"和"志",再辅以正确的翻译理论,应该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本文所举四首译诗就是把"正确理解诗歌的‘言’和‘志’"与"译诗民族化"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8.
嫁给一只手     
男腔女调情爱之事,话题永恒,却逝而如风。正是一厢情愿的多,两情相悦的少,何以为道,尽在男腔女调。女友小S最近傍上个钻石王老五,但同时听说她也"郁闷"了。到了聚会的时候,大家先是双手抱拳恭喜她来得太迟的"金玉运",随后,开始关心起她的"郁闷"。左问右问,小S就是不说,反而打听起我们谈恋爱时的种种情形,好像她是初涉此道一般。她问了种种恋爱的"迹象",最后冷不丁地来一句,"恋爱的时候要牵手吧?"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目前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重"言"轻"文"的串讲式教学,二是重"文"轻"言"的课堂教学.针对误区,文章认为应该把"文"和"言"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以"言"带"文",以"文"促"言",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让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正春晚开始之前数日一直到播出后的几天,各类"吐槽"的帖子会海量涌现,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是年年如此,且愈"吐"愈烈。有人没看几眼就"吐槽",有人甚至根本不看也"吐槽",结果是挑刺多、演绎多、传闻多,杜撰多,唯独表扬不多。今年又是"槽语"多多,冷静地分析、总结一下,又是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太主观。请看,"没有描述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