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世冕募术中心法国陆续归来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界的主流,他们以其独有的留法背景和深厚的西方艺术学养致力于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的交流与调和,不仅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在促进中西美术交流方面也成绩斐然。林风眠是留法美术学生中的佼佼者,回国后致力于传播西方艺术,推动中国美术发展,调和中西方绘画并取得创造性成果,在中西方美术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申报》作为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对中国近代美术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申报》对近代美术社团、美术展览会和重大美术事件的报道以及书画润例广告的刊载,不仅加快了中国美术吐故纳新的进程,而且也促进了近代美术市场的形成与繁荣。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创作经验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和深远的启示,在艺术设计中有着特殊的价值。现代艺术设计应以民间美术为基础,重视对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使中国的艺术设计自强自立于世界艺术设计之林。  相似文献   

4.
1931年正式创刊的《水利》是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会刊,也是近代中国创办的颇具影响的水利期刊,它的诞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水利》创刊后积极传播水利科技知识,在推动水利科学研究,造就卓越水利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近现代水利科技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原民间美术是中国民间美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在河南蓬勃发展,需要寻找其所根植的土壤。通过对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异同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二者发展的关系。艺术设计和民间美术需要紧密结合,共同弘扬中原文化,发展中原经济。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美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民间美术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结合实际上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联姻。从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教学相融的几点启示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应用于现代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代学科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设立是近代中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冲突、融合的结果。在西学东进的过程中,留学生成为近代学科引进中国的主要载体。他们不仅在国外学习近代学科的先进知识,回国后进行传播,而且也致力于这些近代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使之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本文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师)(1915年-1923年)为例,探讨留学生在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新学科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回顾和总结近代中国体育先驱者的探索实践及历史贡献,研究表明:在现代体育中国化进程中,中国体育先驱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吸收和转化国外先进体育思想的基础上,先驱者们充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选择了中国体育发展类型,凝练了中国现代体育理念,促进了现代体育实践本土化,为近代中国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体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总结近代中国体育本土化实践经验,对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新闻传播思想是在近代革命性新闻传播思想发展基础上,伴随着现代科学教育文化思想的形成而产生。其内涵为:新闻是报刊的根本属性;政治宣传不是报刊的惟一社会功能;实行现代企业化方式经营管理;把新闻传播行为当作一种专门社会职业,倡导新闻传播规律的研究。其历史意义在于确立了中国独立的新闻学学科,促进了各种社会信息的及时交流共享和社会的政治文明进步,同时催生了中国新闻传播的职业化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并由此加快了中国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科技的强势作用下,艺术符号从强调情感“意义”走向强调形式“表达”,其表征智性和审美精神的空间被挤压,变得冷冰冰的,缺乏人情味。只有“意义”与“表达”均衡即和谐的艺术符号才是适当的。而均衡“意义”与“表达”的和谐化艺术创新的实现,就是要通过与科技融合、市场流通来物化“表达”,并以和谐思想规范艺术创造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等主客观原因而日显不足。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保持其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艺术教育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可通过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加强民间美术研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等措施,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民间工艺美术是广大劳动者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追求和满足物质生活之余审美理念的一种升华,是人们情感的一种流露,这种有别于其它低等动物的思维,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载体,而宫廷艺术当然也是广大劳动者血的结晶,但它冲刷掉了人们的感情美,是一种高傲的不可登攀的深居宫院的.与此相反,民间工艺是民众集体感情融洽的产物,情与美是一体的,它没有浮华和虚饰,美随情动,情借美生,情与美高度结合的生命之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以诗、书、画为一体,重视人文精神的情感抒发,具有人文社科的特征。西方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重视工程技术与客观规律的发现,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数字技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艺术在重视人文精神的同时,亟需重视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文艺政策是执政党及其政府就文艺发展的某些重大问题所提出并加以实施的政治主张 ,是政策主体用以调节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杠杆。文艺政策学则是研究文艺政策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文艺政策的适用范围、文艺政策的发展历史以及文艺政策的结构体系等。文艺政策学的方法则主要有特殊性方法、系统性方法和价值论方法  相似文献   

16.
要理解所谓后“后现代”的数字艺术,必须追溯西方艺术的几次危机和转型。艺术史上的每一场变革,都跟之前积累下来的矛盾和现实中遭遇的危机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转型正是对矛盾和危机的回应。数字艺术在21世纪里正在逐步重塑当代艺术的整体格局,它还将继续对整个艺术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艺术与技术的相辅相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纯艺术还是实用艺术,不论是手工艺的工艺美术设计还是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都有艺术与技巧、技术的相辅相成关系。成功的艺术作品和产品总是艺术与技术相得益彰,技术也外化为艺术的形式而成为审美对象。但技术也能制约艺术的展示,因而,只有技术越臻完美,才能越易外化为艺术的形式;艺术形式的自由度越大,技术也越显其完美。  相似文献   

18.
论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仿生、工艺仿生以及人工智能艺术,是艺术与仿生学结缘的三个突出的方面。对之所进行的边缘性研究,旨在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仿照某些生物的特征、机能,制作新的建筑物、艺术品、工艺品和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工业产品。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是艺术起源观中的摹仿说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的一个质的飞跃。在技术美学领域,对艺术与仿生学的结缘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高等艺术院校纷纷调整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加大计算机等数字技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而创建数字艺术中心,充分发挥数字艺术实验中心的育人功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篇文章通过对数字艺术的理解,阐述了高校建立数字艺术中心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字艺术中心的管理及利用的具体措施,以利于艺术院校全面推进数字艺术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徐悲鸿美术思想、美学观点、教育方法的分析,以及对他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绘画原则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解,进一步阐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美术教学中对技能培养、素质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